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暴涨与猝死

2021-01-04 17:40:37  来源: 纸上建筑   作者:纸上建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网曝某名企23岁的年轻员工,新年前夕猝死在凌晨一点半加班回家的路上。据说该企长期996,大小周13休1,为了在当下互联网卖菜大战中夺得先机,员工被压榨到极致。而与此同时,该企业的发展一日千里,最近刚刚经历股价暴涨,老板跻身富豪榜前列。

  这样的企业其实是整个互联网江湖的缩影,当然仅限我国。在国外的话,劳动法和工会不仅管着传统产业,也管着新兴产业,企业没有空间乱来。但我国是有法难依,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企业可以轻易绕过法律条文,员工难以维权。

  譬如所谓“奋斗者协议”等诱导员工自愿弃权的方式,以及“硬核奋斗”、“996福报”等洗脑说辞,都在帮助企业绕开法律障碍,实现员工“主动”加班,而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悲哀的是,这些手段非常有效,因为钱的说服力太强了,高薪的诱饵胜过一切苍白的法律。而且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是一个路子,从业者也没有其他选择。

  更悲哀的是,金钱与洗脑理论长期互为助攻,越来越多员工群体接纳了这一体系,固化为自己的人生鸡汤。中国人自古崇尚勤劳奋斗、先苦后甜,祖祖辈辈言传身教,成为刻在基因中的软肋。

  最悲哀的,莫过于员工群体离开了自身阶层立场,而坚定站在资本一边。每次相关热点事件,都会有大量的“精神资本家”列出为老板辩护的强大队形,站在劳动法和员工权益方面的力量反而成为弱势。要知道,舆情民意在我们的法治操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无法形成统一的声音,意味着法律也会退避三舍,形同虚设。

  996的奋斗确实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福报”,譬如比别人高一倍的工资等等,但它消耗健康的速度可能高两倍三倍,35岁现象已经使互联网从业者成为高折旧率的消耗品。不是每个人都会在23岁猝死,但35~40岁被淘汰出局,已经成为大概率的事情。

  然而很多人依然幻想,在40岁的门槛之前,自己将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十几年的拼命奋斗将是值得的。互联网企业流行的期权、股票捆绑,几乎普及到每一个员工,给了他们足够的幻想空间。你不能说它完全是骗局,现实中确实有“老板敲锣、前台暴富”的案例在激励着每一个打工人。

  或许万分之零点几的股份就能让一个打工人变成精神资本家,这是合算的事情,几万名员工加起来,也就是百分之几的零头股份,就可以消灭所有的工时障碍,把生产效率开到最大,把奋斗氛围开到最嗨,老板说一不二,在跑马圈地的竞争中无往不利。我们的高科技互联网产业,不是技术驱动,而是人力驱动。

  现实中形成了死结:一边不停以猝死、淘汰的方式甩出“战损”,一方面又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补充;网友一边对996吐槽,一边又向996企业抛出求职简历;社会无法形成共识合力,企业在笃定地吃着“奋斗红利”,高消耗、高发展,猝死与暴涨构成了稳定的循环。不知道这算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