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张玉凤回忆录》系伪造,兼说叶永烈的治史态度

2021-01-17 15:15:28  来源: 子夜呐喊   作者:秦明
点击: 13403    评论: 6 (查看) 字体: / /

  网友给笔者转来了一篇所谓的《张玉凤回忆录公开》的文章询问真假:

  这篇时不时就出现在某些自媒体上、甚至连一些所谓的正能量号也在转载的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拼凑出来的恶毒谣言。

  这篇文章早在2018年初便署名“大树林”在网络上出现,流传甚广。

  2018年9月,张玉凤托人发布了一则澄清说明:

  张玉凤声明

  一、网上以大树林为名发表的《张玉凤回忆录首次公开》一文完全是伪造。

  二、我从未发表过回忆录,该文内容基本是造谣,只有主席写给华国锋三句话有点影子,该作者是借个别真掺大量假。

  三、此谣言文影响很坏,欢迎广大网友在网上转发我的声明,帮我加以澄清,让善良的人们不要上当受骗。

  四、该谣言文作者及有关媒介应立即删除该谣言文,否则,我将保留通过法律惩戒造谣及传谣者的权力。

  二0一八年九月十六日

  没想到时隔两年多,伪造的文章还在大量传播。

  这篇伪造的文章写道:

  后来的传播者有意或无意地隐掉了原文作者紧跟着的一段注解:

  右派隐掉这一注解是为了让这篇伪文隐藏反毛立场看起来像真的,抑或是为了方便发表;而某些糊涂的“左派”以为获得了一篇重要史料,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删掉了注解,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误导了一大批普通群众。

  仅就这一条谣言来说,这其实是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在网络刚刚兴起时就编造出来的谣言,有关当事人早已作出了说明。

  2012年第5期《同舟共进》杂志发表了杨银禄的文章《向张玉凤、汪东兴当面求证“常委名单”》,杨银禄询问了三位“作记录”的当事人,回应均是“没有那么一回事。”

  其实,杨银禄早在2010年就曾于某知名杂志反驳了上面的谣言,只是《同舟共进》杂志紧跟着以所谓的“读者来信”对反驳进行质疑,2012年的文章是对所谓的“读者来信”的进一步回应。舆论斗争何其复杂,我们从中也可见一斑。

  笔者开头提到的那篇伪文《张玉凤回忆录公开》的主干内容其实是来自叶永烈编写的传记内容,另外加了一小部分“大树林”糅合的其他历史谣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索两篇内容进行对照。

  笔者不知道张玉凤有没有读过叶永烈的这本书,她在澄清说明里指出,“该文内容基本是造谣,只有主席写给华国锋三句话有点影子,该作者是借个别真掺大量假”,这个评价用于叶永烈也毫不为过。

  叶永烈在2020年5月15日死了,引得主流媒体刷屏纪念。人们所熟知的时叶永烈参与编辑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其实叶永烈对那些刷屏纪念他的主流媒体而言,更大的“贡献”却是他的伤痕文学和“传记”作品系列。

  叶永烈死的时候,有网友私信希望笔者谈一谈这个问题,只好告知“不便谈”,即便这篇文字能否存活也未可知,只能说文学传记不等于真实的历史,甚至完全违背了真实的历史。

  关于叶永烈的治史态度,我们从几件“小事”也可以看出端倪。

  在叶永烈所著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0节:庐山风波(5)”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1961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胡乔木根据毛主席指示前往湖南农村调查研究。)

  正巧在这时候,毛主席也来湖南视察了。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写了一封长信给毛主席。……

  女儿胡木英回忆文章中提到的胡乔木写给毛泽东的长信,是胡乔木写于1961年4月14日的信。胡乔木在信中,如实地向毛泽东反映了湖南农村饿死人的严重情况:

  昨天,我和王力同志、毛华初同志,省农业厅贺炳贤同志等人去了一次湘乡县委……据县委说,全县三年约饿死三万人,去年约二万人,而以去年年底最为严重,全县病人在去年年底达七万人,现已减到万余,但我们去的地方,有些生产队的病情尚未停止……

  叶永烈在这里所引用的胡乔木信中最关键的一句话:“全县三年约饿死三万人,去年约二万人”。

  事实上,胡乔木的这封信和毛主席随后的批示均可见于《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的《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批示的几个重要文件——胡乔木关于公社食堂问题的调查材料(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胡乔木写给毛主席信的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昨天我和王力同志、毛华初同志、省农业办公室贺炳贤同志等人去了一趟湘乡县委……据县委说,全县三年约死三万人,去年约死二万人,而以去年年底最为严重。全县病人在去年年底达七万人,现已减至一万余,但我们去的地方,有些生产队病情尚未停止。……


 

  “死三万人”与“饿死三万人”,一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前者包括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后者全部就变成非正常死亡了。叶永烈为什么要作这种篡改?意图很明显。

  已经公开出版的白纸黑字,叶永烈都敢篡改,更别说那些没有出版的历史了。

  十余年前,上面提到的某知名杂志的老人庄重发表了《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跟毛主席争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著作权,最后在网络上被打得灰头土脸,限于篇幅,这段公案本文就不详细展开了。只说说这段著作权之争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叶永烈。

  1993年12月叶永烈大作《ZCQ传》问世,书中写道: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当杜聿明部队陷入重围,那篇以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名义发出的广播稿《敦促杜章明等投降书》,初稿便出自陈其五手笔。后来经毛泽东审阅,作了几处修改,发出。此文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文革”中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是《牛鬼蛇神》们“天天读”的“课本”,就连被打入“牛棚”的陈其五也要背诵此文,他背得极为熟练。近来发现此文最初的手稿,上面有两种笔迹,毛泽东的笔迹人们一望而知,那是作了几处修改留下的,而通篇的笔迹则是陈其五的。

  而叶永烈在1997年12月出版的《国共风云》一书中又写道:

  杜聿明陷入铁围之中。毛泽东虽然在西柏坡,却以“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份广播稿。这篇广播稿,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题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颇有“现场感”。这么写道……

  本该严肃的历史到了叶永烈笔下,的确就成了任他打扮的“小姑娘”。要肯定1949年之前的毛主席的时候,历史可以被他正着写;要否定1949年之后的毛主席的时候,历史可以被他反着写。当然,还有叶永烈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中“对于遵义会议二十位出席者的考证”,大家权当文艺小说看看就行了。文人无行,说的便是叶永烈一类。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这个叶还好挂了,不然那张臭嘴不知道会造多少谣
0条回复
很鄙视那些个反毛、污毛、去毛的人。
0条回复
文人鲜廉寡耻,狗苟蝇营,其中就有叶永烈。
0条回复
这就是封锁信息造成的恶果。你封锁信息,人民就会觉得你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让人知道,否则你封锁信息干什么?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谣言满天飞,人民盲目相信的恶果。如果媒体自由,信息畅通,那么谣言一处就会立马被澄清。
2条回复
和事佬123资本媒体控制了人民群众话语权,所谓新闻自由是双重标志的!资本不让你说话,就可以删帖,封号!例如,批判揭露蒋介石国民党和日本人签订的何梅,塘沽,秦土这些白纸黑字出卖华北的帖子就发不出去!反之如抹黑抗美援朝,否定英雄烈士的伟大功绩,却随处可见!资本像一堵墙横在国家和人民之间,让你说什么,不让你说什么,权利控制资本手里,请问,这是什么自由?
4年前•山西省   372回复
和事佬123十九万英雄烈士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新中国的七十年平安稳定,反遭这些公知的在媒体上无耻污蔑,狼牙山五壮士描写成土匪,英雄烈士逐个抹黑!媒体自由起到了瓦解士气,散涣人心,老人跌倒不扶,道德滑坡的局面!苏从媒体自由开始做到了国家解体!原来是一家人,变成仇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横尸遍野,乌克兰曾经是经济科技中心,变成美国人的一张牌,将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媒体自由如果没有法律道德的约束,就会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灾难!
4年前•山西省   472回复
已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