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一个叫贾浅浅的“诗人”成为网络上热门的焦点人物。
因为写的诗而一夜之间爆红网络的贾浅浅,她的诗写得有多好,我一时无法评论,不过却是被人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C刊上,能获得这种荣誉的,确实不简单。
贾浅浅的头衔确实不少,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鲁迅文学院32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第35届青春诗会,陕西省文学协会副主席,出席第八次全国青创会,荣获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创造独居一格的诗歌体裁“浅浅体”。而她更是废都作者大文豪贾平的爱女。
虎父无犬女。还是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浅浅体的部分代表作。
哦,好吧,在我看来,这还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厕所读物。原来诗歌在浅浅教授的笔下,除了屎、尿、屁之外,她还喜欢模仿贾平凹的写作手法,把那种“泛黄”人性的小说搬到诗歌上,并且认为这是在讽刺现实与人性。
可惜我实在欣赏不起来,甚至严重怀疑她在开车。就连我上初中的女儿看到这些诗歌,直接给我来一句:老妈,读这诗歌,有助于提高我的文学信心。
再来看她的下面的这些诗歌。不知道是在东施效颦学习其父,还是想学余秀华,可惜不但学不到其父精髓,也根本没有余的意境。
如果说贾浅浅写的这些都可以称为诗,与其说是对我中华唐诗宋词和当代诗坛的羞辱,不如说是当代的一大笑话,通过这种不堪入目的文字来将中华文化污名化么?还不如去看看一些企业的广告用句,都比这个有层次、有感染力呢。
网络上有很多的人和事,总是这样没有任何先兆地莫名成为热点,包括之前某明星代孕的舆论,就是被某浪连续十天强行推上热搜榜而成为舆论热点的。难道,这一波浅浅体走红,也是同样的套路?
如果不是这一轮人工热点舆论,猫眼看天下还真的没有听说过写诗的人,还有这么一号名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屁屎尿也能经过不少名人的包装,成为他们餐桌上一道道精美的早点或晚餐?
当年贾平凹那本废都写的内容如何,因其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如同莫言的那几本小说,似乎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子,甚至还能获得本质就是西方政治工具的诺贝尔奖。这种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所谓伤痕文学、河殇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是与那本武汉日记如出一辙。因为一本日记,成为海内外的红人,而且是红得发紫的名人,在疫情进行的过程中,这个前作协副主席积极记录着武汉人民的伤痕,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方方又积极号召大家记录人们所经历的“伤痕”。在3月10日的日记中,方方建议“民间写手,组成团队,寻找到那些丧亲者们,帮助他们撰写出自己亲人寻医以及死亡的过程。当然,成立一个网站,分门别类,将这些记录挂上则更为方便。如有可能,出版数本记录文字,也很必要。也许这就是她的创作动力。
不同的是,当年那批60年代出生的所谓文人,在如今网络时代早已没有什么市场和影响力,所以出现这个浅浅文学,更如同一个奇葩的尿泡打在作协的脸上,疼倒不疼,怪丢人。如果说这种屎尿屁文学也能走红中国文坛,那接下来该是什么文学了?苍老师会不会再次突然走红?
所谓的伤痕文学就把那个伤口撒点盐,扒开仔细看,还特写、还延迟摄影、还要拉一票人过来看,生怕伤口好得快。所以伤痕文学是一种不正常心理的特别表现形式。如今这种所谓的文学眼看又出现了升级版之屎尿屁,而且还能得到大批有影响力的名流们全力支持,甚至能让人写进学术论文刊物,这就令人深思了!背后的推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要知道,能进学术论文刊物,是相当不容易的。
以丑为美,颠覆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知道中国作协对这种作品如此认同,是否还有其它不可言明的利益关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始不久,整个社会科学界,包括大学的文科教学,简直乱成了一锅粥。那时候,整个的社会科学的前沿,也即最时髦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无非是谩骂中国的历史,指责中国的现实,丑化整个中华民族。谁用的辞汇新鲜,谁骂得痛快,谁就会成为名人,成为“优秀’的理论家、作家和名人。如果说写点屎尿屁只不过是想赚点名利,就如同那本《平安经》被一帮马屁精们捧得大红大紫,那么其危害还不算太大,如果说通过这种方式来颠覆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果说当意识形态和它支持的国家政权对立了,这些对立的意识形态理论,在经济、哲学、文学以至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中,对国家的前途会造什么样的危害,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