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觉醒的工人正在用笔战斗!

2021-06-15 15:38:12  来源: 红色依依   作者:红色青年白依依
点击: 13513    评论: 7 (查看) 字体: / /

  #《农民工》

  千万只流浪的蚂蚁

  逃亡在柏油的马路上上

  乡愁就像滚滚的车轮

  不分日夜的从他们身上碾过

  从早到晚 从晚到早

  他们孱弱的身体不堪重负

  在老板冰冷的目光下

  匍匐着前进 前进

  这是打工诗人周启早《农民工》中的诗句,读到这首诗时,我脑海中闪现出了父母的面孔、亲朋的音容。

  想起了他们在建筑工地、工厂流水线干活的场景,想起了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农民工。

  或许在许多“砖家”看来,这首诗并不算好。因为这首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句,也没有传递社会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工人,周启早背后没有文学大咖支持(如浅浅的爹——贾平凹先生),那些虚伪的“砖家”又怎会为他费神宣传呢?

  但在我看来,周大哥的诗是无价之宝。

  他的诗来源于工人阶级的生活,记录了工人阶级的欢乐与痛苦,书写出了工人阶级的心声。

  这些诗让我看到工人阶级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生存现状,更让我看到了一位觉醒了的工人在用笔坚持战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2018年6月,周启早(前排左五)凭借《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获得第二届全国打工文学征文大赛金奖

  我知道打工诗人周启早也很偶然,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阅读量仅仅只有1000多的文章——《人不能没有痛苦的权力——向无产者诗人周启早致敬》。

  阅读后,我便对于周大哥的诗很有兴趣,于是买了两本《周启早诗歌精选》。

  这本诗集不厚,但内容十分丰富。

  每一首诗都能站在劳动者的立场,真实反映了工人、农民在时代发展中生存处境,是在为工人阶级呐喊、战斗!

  产线上的青春

  苍白 发力

  一如槁木般沉寂 萧条 落寞

  ......

  几张薄薄的钞票

  换来黑白颠倒的人生

  流水线越流越窄

  窄到只剩下一盏盏刺眼的白炽灯

  将我们疲惫的身心扎得生疼

  ——节选自《产线上的青春》

  流水线上的工作重复、单调、辛苦,高速运转的机器不断赶着工人干活。工人们黑白颠倒的加班,却只能换来薄薄的几张钞票。

  在这首诗中,周大哥将流水线工人的生存处境描写的十分生动,“窄”字既说出了流水线上空间狭窄,也道出了流水线工人人生道路的狭窄和艰难。

  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

  螺丝在流水线上拧我

  我们是两颗狭路相逢的螺丝

  拼却一身的力气

  却拧不出

  那个原来的自我.....

  流水线上的每一个人

  都是一颗旋转的木偶

  皮影戏里的木偶......

  零件加工零件

  螺丝从不关心别的螺丝

  只顾及自己脚下的位置

  悬崖上的舞蹈

  一步都不能错

  稍有不慎

  便无立锥之地

  ——节选自《我在流水线拧螺丝》

  一句“螺丝在流水线上拧我”瞬间便将我带入到了诗所描绘的画面中,并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我的思绪在这里飞扬。

  工人看似在操作机器,但实则作为资本的机器却掌控着工人。

  工人将螺丝拧紧的同时,这些螺丝也将工人牢牢地拧在流水线上,在流水线上流血流汗的工人被迫进行异化劳动,失去了作为人的“自由”,找不到人生的出路。

  拧螺丝的工人“却拧不出,那个原来的自我”,在这里,工人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价值。

  “螺丝”既指的是机器与工人的关系,也指的是工人和工人的关系。在资本主导下的工人,每个人都成为了孤立的个体,大家如木偶一样被资本操纵,彼此不能相互关心,每个人只能顾及自己。

  除了写流水线的工人,周启早也写了各色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处境!

  在《下岗女工》中,他写道:

  夫妻双双下岗

  领回两张再就业优惠证

  每天早上八点

  丈夫都会骑自行车载着她去八一公园

  之后离开回家带小孩

  五点钟再来接她

  看到闲逛溜达的中老年男人

  她习惯性地伸出右脚

  鞋底下写着30

  如果对方摇头

  她立马换上左脚鞋底下写着20

  她把自己的身体像青菜萝卜大米一样出售

  再去集市上购买青菜萝卜大米

  这首诗,书写了一位下岗女工的真实生活境况。干了一辈子的下岗女工为了谋生,只能选择用身体去换钱。

  其实,类似的场景总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上演,使我不禁想起了现在许多酒吧的陪酒女性、部分洗浴中心的谋生女性。

  大家在资本的主导下用肉体和尊严来换取金钱,分成的时候大部分费用却还要被资本和中间的皮条客拿走。

  我曾见过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皮条客振振有词的说到:“我们为社会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减少了多少强奸犯,我们实质上为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话当然是狡辩之词,但也反映了资本社会的阴暗和畸形。

  看过《列宁在1918》的朋友永远记得列宁那慷锵有力的激昂演讲,更不会忘记那句振奋人心的话语“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在今天,虽然劳动者的地位很低,但同样,有觉醒的工人在战斗,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发声、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周启早正是这样一位工人,他用笔记录着劳动者的真实生活与世界的不公,正如他的微信签名“行走江湖,以笔为刀”!

  周启早的诗因为来源于生活,所以十分真实。

  除了对时代的记录外,也有许多书写自己生活的诗,更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打工诗人形象。

  懵懂的季节

  采摘下一枚青苹果

  只轻轻尝一口

  竟然会为了大半生

  ——节选自《初恋》

  我的爱

  我用剃刀精心刮过的思念

  犹如荒原上疯长的野草

  一茬接一茬

  占据我的下巴

  绵绵密密

  怎么也割不尽

  ——节选自《下巴上的初恋》

  相比于记录工人生活、记录时代的诗,这些爱情诗则更为柔软、美好。

  事实上,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是鲜活的、丰富的,在他们身上既有作为被压迫阶级的苦难,也有丰富多彩的个人情感生活。

  这些真实的诗组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看见一个个丰富而生动劳动者形象。

  在我看来,《周启早诗歌精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劳动者(WC阶级)文学。

  然而,近几十年来,像周启书写劳动者的文学却时常被掩埋在时代的“雾霾”中,并不容易被我们看见。

  我们能见到的,往往是那些脱离劳动人民生活,只会堆砌着华丽的词藻,或无病呻吟、或毫无感情地为资本唱赞歌的文学作品。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文化教育严重脱离现实,多数课程只停留在书本上的咬文嚼字和歌舞升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出版权掌握在资本手里,书写劳动者的文学并不容易被人们看到。

  靠窗为周启早

  “写作于我而言,就是在黑暗的现实生活中,打捞灵魂深处的光明。”(节选自《打捞灵魂深处的光明》),作为打工诗人,周启早依然在坚持创作。

  然而由于没人宣传,这颗金子还埋藏在中国的乡村与工厂深处。他一边挣钱养家,一边仍旧坚持写诗,生活也很艰难。

  这么好的诗歌应该被人看见,尤其是对社会有所反思,真心追求共产主义的朋友更应该看见!

  “死亡,不属于无产阶级”,我们也不要让一位无产阶级诗人就这样被资本所埋没!

  周启早手写赠语

  “我这双明亮的眼睛,生来就不习惯黑暗。我这颗滚烫的心,始终沸腾着自由和真理!”,这是周启早写给我的赠语,我也把它送给大家。

  让我们带着滚烫的心,以饱满的热情,用明亮的双眼一起去追寻真理,去持续的战斗吧!

  如有需要购买《周启早诗歌精选》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周启早微信咨询购买:

  微信号:wzlsxnls

  诗集《周启早诗歌精选》共收入作品50首,现价39元/本 包邮,签名版49元/本 包邮。

  愿支持鼓励者,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打赏周启早:

  文/马小二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本人作者的意图很清楚,那就是希望在当今中国再来一次暴力革命。归根结底是将蒸蒸日上的中国拖入曾经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很显然,本文作者身处国外,根本不关心中国人民死活,道貌岸然言语下尽是欺世盗名的伪善,本质上是为谋取他祈求西方主子的狗粮。
0条回复
义正言辞的背后,尽是些胡搅蛮缠,咄咄逼人的词汇后,尽显你的无知,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说得乱七八糟,简直狗屁不通。去吧,还是做你的美梦去吧,在梦里,你天下第一。
1条回复
梦中糊涂人我这是说那个北斗星的。
3年前•中国大陆   00回复
自古公私斗,
  百年更不休。
  谁说阶级灭,
  江山赋血仇。
  一部党历史,
  主席前后忧。
  资本难共富,
  权贵向荒丘。
0条回复
现在只有工人,没有工人阶级,工人只是一盘散沙。觉醒的工人要27
0条回复
“死亡,不属于无产阶级”,躺平,不属于打工人,应该是资本主义!
0条回复
送水哥
热浪滚滚人如煮,
流火翻腾又复烤。
白渍片片层层叠,
曝日抚衣湿复焦。
垛垛净水路上飞,
蒸汽扑面当扇摇。
黑手如钳四桶提,
跨阶登楼牙关咬。
一步一摇汗如雨,
一踏一噔青筋曝。
快前几步开楼门,
报我谢意与闲聊。
家住黔西猫鼻梁,
客家祖辈是汉胞。
石板土屋数代住,
糊嘴山地我承包。
听说魔都好赚钱,
欢天喜地离山坳。
自持爬山履平地,
登梯下楼赛狸猫。
续后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