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今天,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战士——鲁迅永远离开了我们。
85年后的今天,鲁迅早已家喻户晓,他名字伴随着他那些不朽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作品中展现的深刻思想而永垂青史。
85年后的今天,我们越发怀念他、崇敬他,因为他的许多话语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揭示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深的弊病。
85年前,鲁迅还活着的时候,许多被鲁迅批判的人公然指责甚至谩骂鲁迅,如鲁迅曾骂过的蒋介石集团以及那些丧家的资本的乏走狗们。
85年后的今天,鲁迅愈来愈受到大家的推崇和欢迎,以致于那些鲁迅笔下的批判对象现在也不敢公然的指责鲁迅,只能寻章摘句地拿出鲁迅的部分话语来深表哀悼和怀念,试图去除掉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方面,试图将其思想阉割,试图以此来浑水摸鱼、混淆视听而愚弄大众。
他们拿出诸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这样的话语来表达对鲁迅的怀念。
这些话鲁迅确实说过,但今天某些媒体将这两句话作为纪念鲁迅的主要话语却不合适,给人一种励志鸡汤文的感觉。
当然,现在某些二流媒体整日鼓吹太平盛世、岁月静好,更时常于深夜之时发情感鸡汤,硬生生的把权威媒体做成了情感公众号,我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但如妄想以此来误导大众对鲁迅的认识,那是打错了如意算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这里的鲁迅跟我了解的鲁迅不一样,这里的鲁迅更像鸡汤达人”,更网友更指出这是要“伟大其丰碑,架空其精神”。
事实上,鲁迅早已经批判过这种现象。在杂文《逃名》中,鲁迅写到:
“有人说中国是“文字国”,有些像,却还不充足,中国倒该说是最不看重文字的“文字游戏国”,一切总爱玩些实际以上花样,把字和词的界说,闹得一团糟,弄到暂时非把“解放”解作“孥戮”,“跳舞”解作“救命”不可。”
当年,鲁迅以此文批判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资产阶级立场的无良媒体和文人,讽刺他们虚伪、玩弄文字游戏。
今天,竟然还有人想要借助鲁迅之名来玩弄文字游戏,也只能是自欺欺人、贻笑大方罢了。
今天,我们怀念鲁迅,应首先学习他的革命性、战斗性。鲁迅始终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他以笔为刀、不畏强权,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此,毛主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就是爱读鲁迅的书,鲁迅的心和我们是息息相通的”。
今天,我们怀念鲁迅,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去认真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杂文。因为鲁迅的文章总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且善于观察生活,往往能从生活的小事中层层剖析,看到社会制度的深处。
例如,1925年,鲁迅曾写过一篇奇文——《论他妈的》。
“他妈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句脏话,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彪出一句“他妈的”,在鲁迅看来,“他妈的”是中国人的国骂。
然而,却从来没有人去“论他妈的”,鲁迅之前没有,鲁迅之后亦没有,唯有鲁迅专门考究研究“他妈的”。
经过鲁迅的考究,“他妈的”是从晋代开始流行起来的。鲁迅指出“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
中国从晋代开始有了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那些贵胄子弟没有多少能耐,虽不思进取,却能依靠祖宗余荫做官,所以庶民自然恨极了他们的祖宗。
因此鲁迅进一步指出:“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既然恨极了祖宗,又不思反抗,就只能自欺欺人的骂一句“他妈的”来获取自身精神上的释放和愉悦。
鲁迅通过《论他妈的》不仅看到了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更看到了中国长期以来依仗祖宗、不思反抗、自欺欺人的国民性。
鲁迅还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就是“他妈的”,围绕在上下和四旁,而且这还须在太平的时候。”我想这就是如今“他妈的”依然盛行的原因吧!
鲁迅虽然已经离开,但他坚定的阶级立场、批判的思想与战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拒绝将鲁迅庸俗化,使其变成没有批判性的鸡汤达人。
“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我们应当克服自身的软弱性,有勇气去面对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我们应当像鲁迅一样持续战斗,谨记他的话语“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人间正道是沧桑”,有一天,我们这些点点星火,也会汇聚成炬火,一发而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