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老胡退休了,迅即,西方主流媒体就把他封为“民族主义”的代表人物了。似乎老胡这样的民族主义不但没引起这些外国媒体反感,相反,还让它们感觉很爽。既搞民族主义,又能搞出让这些外国媒体很爽的民族主义,老胡的技法不简单。
老胡也似乎很喜欢西方主流媒体的这个定论,生怕别人不知道,故而亲自下场转发。老胡或许真的不知道,当年,日本鬼子还把伪南京政府的汪精卫先生封为民族主义者呢。
不过,我觉得这些外国媒体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人家老胡只是退休,又不是去世,干么这么着急盖棺呀?
上海有个不单有个著名的复旦大学,还有个不太著名的震旦什么职业学院,学院的一位宋姓教授歪曲南京大屠杀,被学生捅到网上了,搞大了。结果,这个老师立即被学校开除。
老胡,一如既往,退而不休,他当然要评论一下。其中他说:
“我认为,举报以及相关处理都应该尽量放在校园内部解决,不轻易捅到舆论场上。因为只要一上舆论场,很容易导致广场上的群声对抗。很多事情是灰色的,但舆论场更喜欢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被争议者或者是恶人,或者是英雄。这是价值观撕裂、对撞的产物。”
老胡的逻辑能力非同一般,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总与常人迥异。所以,理解起老胡的观点,对我来说总有些困难。
我理解,老胡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什么事,都最好不要捅到舆论场上,还是在“家里”“校园内部解决”或者什么范围内部解决为好。原因呢?就是无论什么事一旦捅到舆论上场上,就“很容易导致广场上的群声对抗”。而“很多事情是灰色的”,就是不能辨别是非真伪的,舆论场上又喜欢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就是说舆论场上不那么“理性、中立、客观”。老胡的观点立即让我产生了如下怀疑:老胡,你当环球时报领导时,是不是你领导下报社也有很多很多“灰色”的事情?只是你担心舆论场的“群声对抗”“处以‘极刑’”,所以才捂住、没有捅到舆论场上,故而我们不知道而已。
呵呵。
我印象中,这不是老胡第一次给“舆论场”挑刺了。
老胡说这话,我有些无法理解:一个媒体人,怎么可以反对舆论?
如果老胡不从事媒体工作,我认为,他这话或许可以原谅。比如老胡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老婆家务事,当然不能捅到舆论场上,以免他家“很多事情是灰色的”,拿到舆论场上可能导致“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这没问题,我不反对,我甚至有些赞同。再比如,老胡是社长、总编辑,作为领导,自己报社的事,当然可能“很多事情是灰色”的,也不可以捅到舆论场上,“家丑不可外扬”嘛,以免导致舆论场上“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这个,即使是对老胡领导下报社发生的公事,不捅到舆论场上,我也能理解并一定程度上接受——虽然这有违老胡那伙人的透明、开放的社会价值观,这个价值观。
但是,老胡偏偏是著名媒体人,而媒体人偏偏又必然关注所有社会上的事件——不管是家丑,还是别的什么事。社会上的事件,如果媒体人不关注,或者选择性关注,那媒体人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按照老胡的这个观点,如果全世界各国家、各单位、各家庭内部的事或者之间的事,都不拿到“舆论场上”,那么,媒体人是不是失业了?是不是毫无意义了?否则就成了“长舌妇”了?是不是所有媒体该完全彻底地裁撤、关闭?
那么好吧,求仁得仁,老胡你带个头,先把你自己的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媒体都关了,可以吗?
如果老胡信守自己的这条观点,那么,老胡就应该把自己的粉丝完全删除,关闭自媒体。因为,按照老胡的逻辑,粉丝越多,其自媒体就越容易会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舆论场,当然“很容易导致广场上的群声对抗”,也当然招致舆论场的“欢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这种情况,即使老胡努力做到“理性、中立、客观”,也是不可能避免的。大家知道,老胡翻车的次数,恐怕是媒体界最多的一位!这已经充分表明,最信奉“理性、中立、客观”的老胡,也根本无法避免舆论“场上的群声对抗”,也无法避免舆论场对老胡的“绝对肯定或者处以‘极刑’”。我想,为了避免“广场上的群声对抗”,避免“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建议老胡把自己媒体的粉丝完全删除。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舆论场上的“群声对抗”和“绝对肯定或处以‘极刑’”。老胡视频号的粉丝从一千多万腰斩到五百万,也完全不值得老胡伤心,相反,还很值得庆幸。因为如此掉粉,实际上是减弱了“舆论场”“群声对抗”的激烈程度。
可是,如果老胡真的这么删除粉丝,那么,老胡你真的从媒体界退休了,彻底退休。
这点道理,我想老胡应该是明白的。既然明白这点道理,老胡为什么还这么“反智”?看了半天老胡的文章,推测起来,老胡的意思无非是想说,那学生把老师的言论被捅到了“舆论场上”,学生被某些人人肉、痛骂、威胁,都是自找的,都是活该。
为了这个“活该”的结论,老胡就再次搞了这么个舆论场“广场上群声对抗”的观点,他也顾不得自相矛盾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该问胡球评一句话:你觉得学生,或者其他人把这位宋老师的言论捅到舆论场上,这事哪个环节、那个角度、那个层面、那种程度上是“灰色”的?你是不是觉得这宋老师的言论,最好不要被更多人知道?不过,这宋老师恐怕不干,她之所以在课堂上讲那种话,难道不是宣扬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吗?难道不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并接受其观点吗?学生或者其他人把她的言论捅到舆论场上,难道不更有利于传播她的好观点吗?这样做,我想这位老师是不会反对的,相反,她应该会非常欣慰、非常赞同、非常支持。
至于学校开除这样的老师,我想,这位老师也不会抱怨或者后悔:既然愿意那样讲课,就应该甘心愿意接受其后果——她难道不知道那样讲的后果吗?她为自己的信仰付出点牺牲——其实也未必是牺牲——,有什么可抱怨的?或许她很高兴呢。老胡也根本不必替她报什么不平。又或者,这个宋老师,她或许得到了日本方面的资助,讲些出资方满意的课,这也是“国际交流的通行规则”——老胡是完全赞同这个规则的。
老胡你是不是觉得,如果这事不捅到舆论场上,那学校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不必开除那宋老师了?
其实你这么想,同样没多少道理。同样上海的复旦大学,某冯姓教授的精日言论比这震旦职业学院的宋老师更多、更恶劣,这些言论也同样“捅到了舆论场上”,招致了“群声反对”,甚至“处以‘极弄’”的声音也不小。但直到今天,也没有见复旦大学处分该教授。享受这样待遇或者说保护的教授、专家、媒体人、学者、作家等,其实是很多、很普遍的,上海有,武汉有,南京有,北京也有,全国都有。相反,这位宋老师居然被震旦职业学院开除,其实是个意外,或者说是例外,真的不值得老胡大惊小怪。
说来说去,该女老师被开除,仅仅是因为震旦职业学院的管理层没有复旦大学等单位开明而已。与舆论场的什么“群声对抗”、“绝对肯定或者处以‘极刑’”没有什么必然关联。
是你老胡多虑了。
你当然也不必把自己的粉丝都删除。因为舆论场的影响力,不管是“群声反对”还是“绝对肯定或者处以‘极刑’”,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大,真的,尤其是在对待复旦大学的冯姓教授等人方面。
对柳联想的系列问题,舆论场的作用,也同样如此。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继续经营你的自媒体吧,西方主流媒体很需要你这种民族主义者。
【文/吴铭,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吴铭三评说”,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