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美国中文网发表文章《拜登为何沿用特朗普对华政策?美知名经济学家:困惑》说,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当天对CNBC(美国全球性财经有线电视卫星新闻台)表示,他对于拜登总统沿用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感到困惑不解。罗奇指出,拜登已经改变了几乎特朗普时期的所有政策,但偏偏保留了“有严重问题”的对华政策,包括首阶段贸易协议以及对华加征的关税。他说:“他(拜登)在其他领域几乎将特朗普的政策一扫而空,但为什么只把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视作是值得保留的呢?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罗奇对于正在升级的美中相互指责感到“非常关切”,他指出:“局势正在变得越来越糟,而这是不必要的,我认为我们需要美中两方都更加冷静,回到我们有共识的领域来”……
对于罗奇先生的“困惑”,我们或许不应该粗暴地用“傻”或者“装糊涂”来回应,或许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更合适。
老夫在2020年11月15日发表过一篇《一切皆变,唯独反华国策不变》(可网搜)的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特朗普要钱,拜登要命!”当时老夫预言,拜登上台后可能在对华政策上实行“四继续三加强”:继续控制中国留学生、继续“重返亚太”战略、继续打台湾牌、继续重组供应链,加强人权制裁、加强反华统一战线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制裁和高科技封锁。我说:“如果说特朗普是一只凶猛的虎,那么拜登就是一只狡猾的狼。”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
老夫分析,拜登之所以要沿用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中美关系的性质决定的。老夫在前些文章中多次对中美关系作出过定性分析:中美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崛起大国和一个守成大国之间的不可妥协的结构性矛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称霸世界的美国梦”的直接战略碰撞,是美国对中国的围堵、遏制和绞杀,是一场全时空、全领域、立体、持久的“反华战争”,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会持续从战略上把中国作为头号敌人加以扼制,中美关系的任何缓和都是暂时的、策略性的。
二是美国战略国策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以2017年12月18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者”为标志,美国政府把全面打压中国和平崛起确定为美国战略国策。而且,美国作为一个所谓的“法治国家”,反华法案一旦成为法律,就很难改变。
三是“反共仇华”已经成为美国两党共识甚至全民意志。中国的快速崛起确实对美国朝野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前全美处于一种极度“恐中”情绪之中,并已经形成了“一致对敌”的举国意志,美国政府企图采取最严厉措施实施打击,置“敌人”于死地而后快。我们看到,近4年多来,美国参众两院出台了一系列反华法案,几乎都是全票通过,听不到一丝反对的声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4月8日,美国参议院又提出了一项长达283页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也被称为“两党对华全面法案”),要求拜登政府采取与中国“战略竞争”政策,动员美国所有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抗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以保护和促进美国“重要利益和价值观”。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梅内德斯(Bob Menendez)当天发表声明表示,这代表了“前所未有”的两党合作,“两党承诺相互信任和真诚妥协”是美国应对中国挑战的唯一途径。他说,在国会通过任何法案都可能扯皮,“唯独对抗中国崛起的法案被认为是一项少有的可以团结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事项”。
四是拜登已经被美国选举政治“绑架”。客观地说,拜登在过去的政治生涯中对中国的态度一贯是比较温和的,在担任奥巴马的副总统期间也被认为其“对中国采取融合态度”。但是在2020年参加总统竞选后,他的对华态度遭到特朗普团队的猛烈抨击,给他起了个“北京拜登”的绰号,批评他一直对中国采取“姑息政策”。特朗普声称,“如果拜登当选,到时候大家都要去学中文”,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特朗普对美国亿万观众说:“如果这场大选唐纳德·特朗普输掉,中国将拥有美国;如果我没有赢下这场大选,中国将拥有美国。”因此促使拜登的对华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2020年7月30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美国民调结果显示,回答“不喜欢中国”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3%。拜登是一个老政客,很会“见风使舵”,迎合选民,不仅对华态度变得异常强硬,甚至“在竞选中作出不利于中方的表态”,企图为他的竞选加分。
老夫曾经说过,世界上如果有唯一的流氓无赖国家,非美利坚合众国莫属。我们必须认清美国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本性,而且六亲不认,唯利是图,为了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可以不择手段打压中国和平崛起。我们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斗争求和平”的基本原则,与其斗智斗勇,敢打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