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在碾碎的人生汲取价值
复旦数院青年博士教师姜文华,杀害了院党委书记王永珍,惨案令世人震惊。一个青年博士教师缘何这般凶残?读了于凡诺的两篇文章:《高知凶手,复旦姜文华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敢说如果陈景润活在现在,会是怎么样?》,不由感到:姜文华与陈景润那样的似曾相识,又是如此的似是而非,就这似与不似中,该让人们思考点什么?
一、姜文华与陈景润的似曾相识看了有关对姜文华个人情况的介绍,很多人都感到:姜文华与陈景润的性格特点等,真是太像了。
1.他们都是数学界的骄子。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上学,就是数学系的佼佼者。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不是数学娇子,如何能进入王亚南校长的视线?
姜文华“2000年上海格致中学毕业;当年复旦数学系招了一个数学尖子班,姜文华这个特训班的学生。四年后,他获得首届复旦大学校长奖。此后到美国读博士,接着从事博士后研究……无缝对接至海归博士回国。”姜文华在美国攻读博士的Rutgers University,而博士后参与研究的NIH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皆属世界级,显然是天赋不俗的数学家。
在这段求学之路,似乎姜文华比陈景润的表现,更要分外光彩。
2.他们的性格都是那么内向。或许,高端数学王国的大门很少有人打开,数学天才专研数学曲高和寡,需要将自己沉浸在一个象牙塔里,独步在一个自我天地。
为此,姜文华与陈景润的性格,几乎惊人的相似。“陈景润的个性腼腆、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甚至是完全不会交际。”而“姜文华是典型的书呆子,孤傲,害羞,木纳寡言,不善言辞”,“ 姜文华是个闷葫芦,平时沉默寡言。”
3.他们都有不擅长教学的尴尬。他们都有教学的经历,都在教学中遭遇尴尬。陈景润厦门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因陈景润自小性格内向,只要一上讲台,就茫然不知所措,说话结结巴巴,还含混不清,常常一堂课讲一半,便不再说话了。因被太多学生家长投诉,他讲课仅一年,就被学校“停职”,回乡养病去了。
姜文华2012年回国后,在苏州大学任教五年,其后进复旦大学任教。有学生说:“姜文华老师课程讲的还算清楚,但是语气比较冷,因此,上姜的课时小心翼翼的。但有一次上课他回答老师的提问之后,没想到却惹火了姜老师,让他滚出教室,还朝他扔粉笔头。学院了解情况后,暂停了姜老师的课,更换其他老师来教数理统计。”
相比之下,姜文华的遭遇更尴尬,更令人不可思议,老师上课給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扔个粉笔头,提醒一下注意力,这不是很平常的举动,但却被“下课”了。
4.他们都得到老师的欣赏。姜文华与陈景润 “在别人眼里,有不少奇怪的行为表现,”但他们都“非常尊重师长,是一个从小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霸。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他们也都得到了老师的欣赏。陈景润被学校“停职”回乡养病,作为母校的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教授偶然得知,迅速将陈景润调回厦大。后来陈景润又得到华罗庚的慧眼识珠,将其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同样,“复旦数学系招了一个数学尖子班,姜文华是这个特训班的学生。四年后,他获得首届复旦大学校长奖”,应该说,复旦数学系的老师还是很欣赏他。到美国读博士,“姜的博导很欣赏他,对他关爱有加,对他不善和人打交道的书呆子气也很了解,对他的帮助远远超过一般的师生之谊,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导师。”
陈景润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教授将陈景润调回任图书管理员,陈景润从厦大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厦大,无疑是陈景润的“福地”。姜文华在被苏州大学解聘后, 2017年调入复旦,在厦大任教4年,2021年再度被解聘,2021年6月7日,姜文华在厦大杀害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厦大,或将是姜文华人生的终结之地。
二、姜文华与陈景润的似是而非
姜文华与陈景润的性格、特长十分相似,但他们的命运结局却似是而非,甚至黑白分明。
1.他们端的“饭碗”性质不一样。陈景润厦大本科毕业,被国家“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他端的是“铁饭碗”。陈景润虽因讲课结结巴巴含混不清,被太多学生家长投诉,仅讲课一年,被学校“停职”回乡养病,但他照发工资。甭说“回乡养病”照发工资,就在那个时代,国企的工人被判刑5年以下,刑满释放仍可回原企业上班。正因陈景润端着“铁饭碗”,才没有迫于生计的压力。
姜文华则是自己找饭碗,即使他是“海归”引进的人才,也没给予他终身雇佣合约,聘用单位能合法合理地被以各种理由解聘,他端的“饭碗”没有保障,那是说没就没了,保障生计就成他第一追求。他在被苏州大学解聘后, 2017年调入复旦,2021年再度被解聘,此时,他已40岁,说是青年教师,可已是人到中年,如何确保有个稳定吃饭的饭碗,对他是个沉重的压力。
2.他们得到的社会关怀不一样。陈景润不适合教学病倒之际,母校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教授不仅将陈景润调回厦大,还安排一个适合他专心研究的图书管理员职位,陈景润很快在数学研究中崭露头角。1957年的一天,他给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写信,指出华罗庚《堆垒素数论》这本书中,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华罗庚慧眼识珠,将其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姜文华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少,除了和博士导师合作的几篇文章外,所有论文几乎都是自己所写。根据新闻报道,复旦大学将其解聘,是因为“科研不达标”。姜文华当初参加了引进人才计划,约定六年为期考核科研任务,不达标就解聘,即近年国内常说的“非升即走”长聘教轨制。姜某认为自己工作中“受到了很多陷害,受到了很多恶劣的待遇”。“姜文华杀害王永珍后,几个校友们一致认为姜一定是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3.他们的婚姻状况和结局一样。在江青的亲自安排下,“45岁那年,陈景润住进了309医院,照顾他的是从武汉军区派过来的女医生由昆。陈景润对这个27岁的女孩子十分喜欢,从不接近女性的陈景润居然破天荒地和由昆聊起了家常,由昆也对这个著名的大数学家敬慕不已。当得知彼此均未成家后,在组织的撮合下,两人结为连理,并于3年后生下了儿子陈由伟。”陈景润于1996年因病去世,年仅63岁,由昆再未嫁人。可以说,在组织的关怀下,陈景润有个美满幸福的婚姻。
姜文华的婚姻状况相比陈景润,则有天壤之别,有说他离婚了,有说“姜文华在情商或性格方面,却有严重的缺陷。比如恋爱,他的感情不顺,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虽然网上这方面的信息极少,但有一点很明确,他40岁了,还是孤身一人。试问:有组织关心过他的婚姻吗?
4.他们的命运结局不一样。特别应提及一笔,就在1973年3月底,那是被定为“动乱”、“浩劫”的年代,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却反映了,陈景润在艰苦的生活条件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对此,毛主席和江青都做出批示,毛主席的批示:“按江青同志的意思办。”江青流着眼泪亲自布置给陈景润治病及改善生活工作条件。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陈景润为四届人大代表,并选为人大常委。1991年江青自杀,陈景润每年都领全家去江青坟墓祭拜,直到1996年陈景润逝世。
而就在1980年科技大会为标志的“科技春天”来临之后,当姜文华都豁出去要实施杀人,甭说关心科技人才了,就从防范恶性刑事犯罪的角度看,有关他要实施犯罪的信息,在各级部门都是“空白”。从报道中看,并没见有任何组织和机构了解他的情况,也没见有人去关心他一下,他似乎被边缘化到了已被社会遗忘。姜文华最终成了杀人犯,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三、对姜文华与陈景润对比中的几点思考
姜文华与陈景润的似曾相识,却是两种天壤之别的命运,这两相对比中该思索点什么?
1.不应仅从个人身上找原因。他们都是数学界的骄子,求学之路上,姜文华比陈景润的表现更光彩。他们的性格都是那么内向,很多个性特质几乎惊人的相似。为什么他们的命运轨迹截然不同?为什么他们的命运结局截然相反?
假使陈景润活在今天,他会不会被世俗误解和打压?他会不会跳出姜文华的命运曲线?他会不会消失在茫茫人海?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从个人身上找原因,但更注重从社会找原因,因“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若仅仅从个人身上找原因,类似姜文华的悲剧能避免吗?邓小平有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让好人姜文华变坏的,又该是个什么教育用人制度?
2.不能总是孤立地看。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就已举国震惊,云南大学马加爵连环杀人案骇人听闻,芜湖市安徽工程大学校教师郭某,光天化日在校门口,将一19岁女大学生捅48刀杀害令人惊魂;沈阳高校女教师校园贩毒事件、常德某高校法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刘某诈骗147名学生、老师性侵几十名女学生等等,凸显出高校、科院院所中,高知犯罪竟成一大特点,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看看整个特色教育的积重难返,存在多少滋生犯罪的“沃土”?如此恶性的高校高知犯罪,为什么在“浩劫的年代”闻所未闻?
3.不能让人处于绝望。社会学的一个主要观点:绝望,最容易产生犯罪;极端绝望,最容易产生极端犯罪。如果让每个人都怀有希望,如果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如果“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姜文华能否绝望。
在姜文华追求受挫,饭碗不保,婚姻失败,交际困顿,已处于生无可恋的极端绝望,复旦大学的党组织、工会组织、教师组织等,为何没见发挥作用?设了这么多组织和人员,怎么没给10年前在手握AoS,选择回国发展的青年人才,姜文华带来任何温暖和希望?这里就没有什么值得的反思?
结束语: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如何能降低这种恶性事件的概率?如何避免出现下一个受害人?于凡诺:只有真正弄清了了悲剧产生的各种前因后果,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类似惨案的酝酿和发生。
(文中配图,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