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2021年年初,35岁的阿远发下这样的感慨。
返乡创业十多年,阿远自认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己做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给别人打工,就要受他人约束,他是万分不愿意的。
没曾想,迅速被自己打脸。他不仅在几个月后就去杭州打工了,还为了赚加班费,没有回家过年。
2021年上半年养猪又亏了十几万,返乡创业近十年,手上不仅没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债务;而父母已年近六十,33岁的弟弟还没结婚,妻子全职带着两个孩子,全靠自己一个人赚钱……这些促使他下定决心,离开“安逸舒适”的家乡,孤身一人进入自己十分陌生的大城市和建筑行业。
在赣中地区西加县新和镇,像阿远这样返乡创业多年却没有积蓄,反而欠下大量债务的“小镇青年”并不少。
2005年,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成为了江西省农业发展的重点,政府提出了“后劲在畜”的口号。在政府的推动下,再加上猪肉消费需求不断上涨,养猪业在当地得到了大力发展。
作为养殖大县,2006年,西加县50头以上的养殖户只有140户,2014年达到900多户。新和镇则是该县的养殖重镇。2006年,总人口1.5万的新和镇,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只有20户不到;2015年,养猪户达到583户,大多为300-500头的中小规模养殖户,高峰期全镇年出栏生猪20多万头。
2010年左右,是新和镇青年返乡创业的高峰。听闻很多养殖户赚了大钱,而且感觉养殖工作比较轻松自由,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因此被吸引,开始返乡创业。
不过和阿远一样,很多青年去年开始陆续转行了,并下定决心不再养猪。转行的理由也和阿远类似,不是欠下债务就是储蓄不足,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要快速承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
返乡创业风险大,利润空间有限
对于新和镇很多养殖户而言,如果仔细算个帐,养猪近十年,不仅没有挣钱,还亏了不少钱。
来看看新和镇一养殖户从2012年至2018年的收益情况:
众所周知,养猪业是一个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行业。这与猪肉这一商品供需关系有关,与养猪业的低门槛和周期性危机有关,还与养殖户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有关。
猪肉的稳定有序供给,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国家的猪肉储备及对猪肉价格的调控十分必要,避免肉贱伤养殖户、肉贵伤民众生活质量。但国家政策调控多少具有滞后性,再加上养猪业的供给弹性小,中小规模养殖户很难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频次。
高风险和有限的利润,意味着大多数养殖户实际上很难靠养猪业获得稳定且丰沛的收益。最近几年时息时兴的非洲猪瘟,更是增加了养殖业的不确定性。
在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之前,在新和镇的养殖户中,80%的人都挣了一些钱,但大部分人挣得并不多。除去养猪场的前期投资(15万元),前文提到的养殖户在2017年以前用四年时间也只挣了12万元,比不上外出务工收入,甚至不够家庭基本开支。而自非洲猪瘟疫情出现之后,80%的人都亏了钱,且金额巨大。
很多养殖户都感慨,要是早一点从养殖业退出,就不会欠这么多债务了。不过,一些养殖户虽长期没有挣钱,但始终不愿意从养猪业退出。这一点,令人费解。
笔者和他们深入交谈后发现,在从事养殖业的过程中,很多养殖户的心态是:虽然亏了钱,但周边有人赚了大钱,自己也期待能大赚一次,不仅能够还债,还有可能发财。
但对于大多数养殖户而言,赚大钱的机会始终没有出现,偶尔获得一笔收益也只够覆盖部分债务,结果债务越积越多,沉没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他们心里对赚一次大钱的依赖程度也因此越来越高,最终也就越来越难从这一“深坑”中跳脱出来。这一点心理,和赌博类似。
小镇青年的消费在不断“被升级”
通过算账发现,小镇青年的高负债不仅和返乡创业风险高、利润有限相关,还与高消费有关。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相比在大城市,在家乡工作和生活的好处是生活成本低。问题是,一系列原因导致乡村社会消费升级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而小镇青年更是消费升级的先行者,消费与生产的倒挂,导致小镇青年“被透支”和“被负债”。
消费升级主要有以下表现:居住地从村里转移到镇里、县城;车子越开越好,手机根据潮流不断更新迭代;日常消费不断品牌化;网购频率提高;人情消费越来越高;等等。
譬如,2015年以前,阿远姐夫一家住在村里,2015年到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就一直住在镇上,一家四口每月的开销达到3000元。2020年为了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搬到了县城,而在县城一家四口每月的开销至少要5000元。家里有两辆小汽车,一辆是15万左右的哈弗,一辆是10多万的现代。
阿远的表哥,2015年在镇里租房住,2021年全家住进了在县城新买的房子里。家里也有两辆小汽车,一辆20多万的三菱,一辆10多万的别克;自己用的是最新的苹果手机,妻子用的护肤品、化妆品和衣服等也在不断升级。加上房贷,一家四口在县城每月支出为8000元左右。
消费如此之高,但是收入增长却十分有限,借债和透支便成为了必然。
这一情况,离不开乡村社会消费正不断升级的大背景。
消费升级是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和基本趋势。农民的城市化使得农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资本对下沉市场的渗透,乡村社会进一步被消费主义裹挟;农村优秀生源和师资不断向城市集中,倒逼农村教育城镇化,农民消费的主体场景从村镇进入到县城;半熟人社会消费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等等——这些都是乡村社会消费升级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方面,全国几乎都是如此。只是,赣中山区西加县新和镇返乡创业的小镇青年们,他们消费升级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需要回到小镇青年所处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中去理解。
第一,就业不充分,闲暇被消费填充。
在大多数中西部地区,乡村社会工商业发展相对有限,创业以第一产业为主,而第一产业具有强自然属性,劳动时间具有非均质性和不充分性。机械化的发展,又使得很多劳动被机械替代。
就拿作为养殖户的小镇青年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即使是二三产业的从业者,也会因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度和强度有限,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强度较弱。比如从事电器销售的电工和粮食烘干厂、制衣厂的老板,他们大多是阶段性或者周期性的繁忙。
部分人试图通过兼职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乡村的就业或创业机会十分有限,很多行业都高度内卷,而且与年轻人的就业意愿也并不匹配。因此,非充分就业成为了小镇青年的生活常态。这意味着其收入增长空间有限,也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
大量的闲暇时间如何打发,成为了问题。
因为在城市体验过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缺乏持续稳定的成就感,找刺激成为了返乡创业的小镇青年打发闲暇时间的重要目标,以避免生活变得“寡淡无味”。
为此,小镇青年们打牌输赢越来越大,且开始利用手机软件打网络麻将以破解打牌的空间和时间约束。泡脚、唱K、吃夜宵、看电影、逛街和旅游,也成为了小镇青年们的选择。可以说,不断升级的消费成为了小镇青年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
第二,关系经济与关系经营消费。
乡村社会的创业或就业还高度依赖熟人关系这一社会资本,具有关系经济的特征。
生活在地方社会的人总是更“讲关系”,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是如此。一定程度上,关系的经营和运用能力成为了评判创业者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否和一些人物搭上线、关系是否长久、关系亲密程度,这些多少决定了创业者的挣钱能力;而关系越长久、越紧密,也意味着创业者为此付出的经济成本越高。
当然,这种关系经营消费很多时候是双向推动的。比如在养殖领域,饲料经销商往往是地方的经济和社会精英,在政府部门也有一定的关系。养殖户会主动与他们经营好关系,以确保他们能够赊欠饲料和仔猪、打点养殖场建设审批和环保等问题。在饲料经销商较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饲料经销商也会主动与养殖户经营好关系,以确保更多的养殖户购买自己的饲料。
对于大多数缺乏社会资本的小镇青年而言,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由经济和社会精英主导的消费场景中,包括和精英们走人情、出入高档的洗浴中心和KTV、消费一些符合精英们需要的“高级服务”,成为常态。
问题是,这种看似具有“投资”属性的消费升级不仅会增加小镇青年的消费负担,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小镇青年也可能在消费升级中沉沦和迷失自我。
比如,阿远表哥的初中同学,在本地是说得上话的“社会精英”,早年在东莞等地开办赌场挣了些钱,在家乡养猪业兴起之后,也开始返乡做起了饲料经销商。在同学的带领下,阿远表哥加入到了他同学的圈子。
此后,为了维系圈子,不仅要和圈子内的人走人情,送的人情钱还要够多。为了减轻负担,也不得不办一些原本不会办的酒席,虽收回了一些人情,伴随而来的是酒席消费的增加。此外,与圈子内的人一起去泡脚和K歌等活动也变得频繁,时间久了,他甚至开始喜欢上这种娱乐活动。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在车贷都快还不上的情况下还往洗浴中心的卡里充了1000元。
第三,收入激增与激情消费。
对于养猪户而言,要么长时间完全没有收入,要么短时间内收入激增。而养猪户可能会因为收入激增而激情消费或冲动消费,比如换一辆更好的车或是换新的手机等。此外,收入的不确定也会强化消费的盲目性,使消费变得无节制、无计划。
第四,赊账经济与消费能力的虚假提升。
在地方社会中,赊账成为常态。在地方社会市场高度内卷,消费者有赊账需求的情况下,赊账成为了地方社会商业经营主体招揽生意的重要手段。超市经营者、饭店、建筑材料和电器销售者等群体,每年年底的首要任务就是收账。
为了补偿赊账和收账的不确定性,销售者会适度地提价以增加利润,其本质是利息。而对于创业的小镇青年而言,为了保证自身有更多的灵活资金可支配,如果能赊账,会尽量赊账,也会选择对赊账消费的适度提价采取包容的态度。
赊账常态化,看起来提升了小镇青年的消费能力,实际上这一能力却具有虚假性。因为赊账争取到的灵活资金,并没有被小镇青年完全投入到生产中,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更高层级且无法赊账的消费中。
第五,代际支持与消费升级的基本保障。
长期赊账不还,最终会导致小镇青年在地方社会的“信用破产”。长时间来看,仅仅依靠赊账难以维系不断的消费升级,甚至使得他们连保障家庭基本运转也并不容易。
作为一代农民工的父代给予小镇青年的“支持”,成为了小镇青年家庭运转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支撑。事实上,很多小镇青年“无所作为”的创业期大多与父代务工的黄金期相重合。
无论是阿远还是阿远的表哥、姐夫,都从父代得到了大量支持。事实上,他们的父代甚至比他们挣得多。
比如,阿远表哥的父亲曾常年在工地打工,每年大概能有六万左右的收入。省吃俭用的情况下,母亲在家务农的收入维持两口子的开支没有问题,父亲外出打工的收入基本上都能够存下来。2003年外出务工至今,父母两个人有近40万元的存款,再加上经营一片经济林,十多年下来,也卖了十多万。而这些钱大多用于支持儿女买房、买车和养孩子等,手中的存款已剩不多。
第六,赣中山区的生活主义。
在河南调研发现,虽然同样是养猪,养殖户却并没有像赣中地区的小镇青年一样,不断进行消费升级,生产和消费的倒挂没有那么严重。
这与南北方的生活方式差异有一定关系。南方山区物产丰富,人们的危机意识较弱,遵循“重消费轻积累”的生活主义。而北方平原地区,物产相对贫瘠,受干旱等灾害的影响较严重,有较强的危机意识,遵循“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
此外,河南地区农村家庭间“发展竞争”激烈,消费升级主要集中在购房这类发展属性较强的消费上,纯享受消费比如服装和饮食的升级不具有合理性,会面临村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消费升级更加节制。而赣中山区的消费竞争是弥散的,对于农民而言,享受生活和发展都被视为“有面子”的行为,消费升级也更加弥散和全面,缺乏节制。
“透支”,小镇青年注定的命运?
在赣中地区乡村社会,除了养殖业以外,其他行业中返乡创业的小镇青年也有着类似的透支情况,比如返乡做水果生意的、开农庄等等,只是养殖业在风险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上表现得更为极端,养殖户消费升级速度上也表现得更为极端。
当然,在小镇青年中,也不乏十分勤劳、简朴、更加务实和运气更好的创业者,他们在返乡之后,走上了发财致富之路。但是从中西部地区乡村社会整体创业的环境来看,这样的人是少数,大部分小镇青年都难逃“被透支”的命运。
其实,撇开县域内部的行业差异和阶层差异不谈,县域的经济生态、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位置,整体上决定了返乡创业的小镇青年是否会被透支及其被透支的程度。
一线城市的去工业化伴随着现代中高端商服业的充分发展,依然能够实现从国内外其他地区汲取收益的目标,从而实现整体的收大于支。这些城市的从业者可能消费增速快,但收入增速也快。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属于被汲取的对象。
在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县城,第二产业发展有限,而且以中低端产业为主。比如西加县工业园区就以食品、建材、造纸、林化、药业、服装等10多个系列产品为主导,即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以传统中低端商服业为主。受剪刀差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依然是被先发地区汲取的对象,整体而言收少于支。
雪上加霜的是,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近十年,资本的渗透和扩张,信息化、基建和物流的发展,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地方市场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更多的本地从业者要与全国范围内的经营主体竞争,原本可以本地化的收益也正在被县域外的经营主体所汲取。比如拼多多和社区团购的发展,使得本地超市的经营状况变得越来越差。这意味着本地从业者的收入增速会进一步下降,消费增速也更有可能超过收入增速。
除此之外,剧烈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也是小镇青年“被透支”的加速器。
被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结构性力量撕扯的农民,正变得无所是从;原本支撑和引导他们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已经逐渐松动。比如传统农业社会中节制和勤劳的一面正在弱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寻找缝隙,逐渐渗透,甚至开始主导着乡村社会中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小镇青年往往是最早和最容易被俘获的对象。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引导下,他们包容甚至放纵自己。
然而,当前逐渐原子化和个体化的乡村社会,缺乏限制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结构性力量。
城市和市场体系在激发个体不断进行消费和冒险的同时,也在组织和规训个体,不断强化个体的规则意识、积累意识和风险意识。而乡村社会在慢慢城市化、接纳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同时,却没能同样构建起节制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制度、组织或价值体系。
对于返乡创业的小镇青年而言,生产和生活都在乡村社会展开,想要依靠个体的力量摆脱被透支的命运,十分艰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不能缺位。
对于政府而言,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县域经济生态和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位置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较大转变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鼓励青年返乡创业。
产业转移被视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然而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县城而言,并非如此。从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来看,产业转移是呈梯队的,从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次中心,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又转移到下一个梯队,最终转移到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带。在一个国家内部,产业转移也遵循相似的路径。
对于大部分不具有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县城而言,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很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将会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只是相比产业转移以前,农民进城的距离会相对缩短,进城的成本也有可能因此降低。
换言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地区县域社会的主要功能仍是为本地或进城农民提供基本保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农民提供退路,降低农民家庭发展的成本,而不是盲目发展房地产,盲目扩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这些行动还会增加县域社会中农民的生活成本,促使一些农民包括小镇青年盲目流动和盲目投资。
其次,在农民生产能力没能够相应提升的背景下,政府不应盲目推进农民消费升级,比如应避免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在县域以推进县城房地产发展,倒逼农民进行教育城镇化和消费升级。
社会层面,面对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侵袭,小镇青年应学会理性对待,不盲目跟风攀比,要量力而行,而政府在当地社会价值观念构建过程中也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关于这点,已有众多文章谈及,笔者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