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都有关于英语学科的提案,今年也不例外。更不例外的是,提议淡化英语或将英语踢出中高考的那些大佬,往往自身英语并不差,自身地位与背景优越,他们跨越阶层持之以恒地奉劝平民子弟不要为学英语浪费时间,还挺令人意外和感动的。
今年有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学英语不如学音体美。90%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用不着英语,为什么要大家花那么多时间学一门工具性的知识?不如把这个时间去交给孩子去学习音体美对健康成长有好处的知识。
英语怎么和音体美还矛盾上了呢?的确很多乡村小学缺少音体美课,但那是因为没钱,买不起设备配不起师资,并非因为英语抢占了课时。大城市里的中小学,音体美课是足够的,而且还有丰富的课外社团,跟哪门文化课都不矛盾哦。
这就是为什么,千万不能把英语踢出中高考,一旦把它降级为副科,乡村学校可能直接就会放弃,就像放弃音体美一样。这是紧张财政下不得已的策略,把有限的资金用来保障中高考科目,尽可能把乡镇里的平民子弟送进大学,跳出农门、跳出流水线,跳出无法自主而永远困在底层的命运,这最符合乡亲们的利益。
双一流985,宁有种乎?如果你不学英语,名牌大学就将成为阶层的鸿沟。这些代表知不知道清北985等很多名校聘请了大量外籍教授,有些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的?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肯定知道,并且在年复一年极为耐心地为自家子弟剔除掉一半的竞争者。
90%的工作用不到英语,这个说法是真实的。因为我国97%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90%以上都是比较底层的不令人羡慕的职业,干快递、干保洁、拧螺丝、绑钢筋用得着英语吗?而真正令天下学子心怀向往的那些好企业好工作,腾讯阿里、大厂央企,99%是需要用到英语的,不会英语,连代码都敲不出来。
很多大厂都是有大量外籍员工的,高科技互联网是国际合作最频繁的产业,英语是这项产业的底层语言和通用语言。很多央企都是有国际业务的,没有985的文凭和六级证书,根本连简历都递不进去。学医的,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际英文期刊上,不精通英语,连硕士博士论文都搞不下来,就当不了医生。
大家都知道,高科技产业在印度很突出,硅谷活跃着大量的印度裔高管,我们聪明的华人只能给人家打工,大家给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优势。的确,印度当过英国的殖民地,并且英语是官方语言之一。然而事实是,真正掌握英语的印度人比例并不高,仅占10%左右。因为他们的基础教育有明显的阶层属性,发展极不均衡而且辍学率极高,贫穷的低种姓和贱民阶层享受不到很好的教育,一辈子还是讲印地语,无法脱离这片炎热的土地。而中产阶层和富裕家庭都会尽力把孩子送进优质的私立学校,英语不仅是主科,而且是主要教学语言,他们才是有机会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送到美国硅谷的那一批人。
如果印度也有两会,或许那些精英人士也会不断呼吁把英语踢出主科,因为90%的人工作中用不着英语!——这是个事实,却是个陷阱,试图把平民百姓从学业竞争中踢开,让精英家庭的代际传承更为轻松稳固而已。
不如把时间花在音体美?穷人家孩子学音体美有屁用?能靠音体美进入谷歌当高管吗?
作为双减之后的主要目标,音体美权重不断提升,甚至也有进入中高考的趋势。体育已经进了北京中考,40分额度占比不低,引体向上13个满分,对于肌肉刚刚开始发育的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小,大面积的不及格。于是乎就有人公园开辅导班,10次课1500元,教练连技巧辅导带陪练监督,保你上满分……这就是进入主科之后的局面,好成绩你得花钱去买。
但问题是,音体美的课内教育相对薄弱,而课外辅导非常昂贵。学科教育目前来说,校内老师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跟音体美完全不是一个层级。而校外的网课等资源也很丰富并且有不少低价课程。用文化课来竞争,平民百姓还是有机会的,而要用音体美来竞争,就基本没戏了。你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门口看看,接送的家长都开得什么车,都是什么家庭才供得起?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语文何尝不是?深入学习任何理工科专业都需要用到数学工具,从事任何高级职位都需要掌握优秀的行文技巧,英语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之一,谁说工具性学科不能成为主科的?没有英语就等于基础结构断了一条腿,未来被排除在几乎所有优秀企业和高级职位之外。
虽然中国正在崛起,欧美正在衰落,但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和前沿科技依然沉淀在这门称霸世界100多年的语言里,我们还远远没有到放弃英语的地步。包括那些呼吁放低英语的精英人士,他们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不学英语。做提案可以利己但不能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