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空难,是近几天里最让大家沉痛的一个新闻话题。
不少人都时刻关注着事情的最新进展,比如救援工作进行如何,事故原因调查进度到哪,遇难者家属们的情绪有没有得到安抚等等。
推己及人,无论是从遇难者家属的心情出发,还是为自己今后乘坐飞机的安全考虑,大家对这场空难的关注度高都是合情合理的。
再加上这是中国民航自2010年后,时隔12年发生的重大事故,“重新清零”了行业的安全纪录。
因此,这件事一发生,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3月21日下午,从昆明飞往广州的MU5735次航班,在起飞一小时后,突然失去联络。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速下降后,立刻呼叫机组,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几分钟后,飞机的雷达信号就消失了,管制员和飞机彻底失去了联络。
没多久,一些航空爱好者从航班信息平台上发现了这件事,就把自己的发现分享到了网上,分析MU5735应该是出了故障。
还有人发了山中冒出滚滚浓烟的视频与照片,视频中有人在讲话,操持着一口方言,听起来刚好是在飞机失联的广西地区口音。
虽然视频后来被证实是假的,同坠机无关,但关于MU5735可能已经坠毁的消息还是很快上了热搜。
没多久,官方出来证实了这条消息:
MU5735在广西梧州市的藤县境内坠毁,飞机上一共有132人,其中有123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森林消防局和民航局纷纷派人奔赴现场,组织救援行动。
官方确认后,各类空难相关的话题呈井喷式出现:
有的分享了国内发生过的几次空难的具体情况;有的希望能够尽快找出坠毁原因;有的分析当时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还有的去查找了MU5735航班的机型有没有事故记录,以及其本身的维修状况……
不过最多的,还是为飞机上的机组工作人员和乘客默哀。虽然大家都期盼着能有奇迹出现,但谁都清楚,这种程度的事故幸存几率十分渺茫。
伴随着大家的关注,救援和调查行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大众最关心的遇难者和失事原因两点,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也有了些许进展:
失事原因方面,当天航路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排除天气造成的意外;飞机本身符合维修放行标准,也符合适航要求,起飞前状况稳定;飞行员的健康状况也一切良好,经验丰富,符合要求,也排除了飞行员精神状态不佳的可能;
根据现有飞机残骸,已经能确认事故的主要撞击点;同时,飞机上两部黑匣子已经找到了一部,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目前这部黑匣子已经被送去修复译码了,一旦破解,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飞机坠毁时的一些情况,不排除能获知空难原因的可能。
而遇难者的消息,则令大家动容:
目前已经找到了遇难者遗物101件,周围有他们散落的衣物碎片;
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的残片,都有被灼烧的痕迹;
最让人难过的,当属在搜救范围内,发现了人体组织碎片,以及官方刚刚确认了132人已经全部遇难的消息。
当大家都在表达自己对遇难者的哀悼之情时,也有人把这场空难当成了吸睛的工具,编造出各种谣言哗众取宠。
比如在坠机原因方面,不少人搞起了阴谋论:
有的称飞行员因为个人财务问题,支开了副驾驶,驾机坠毁。全然不看飞行数据,MU5735在极短时间内从高空坠落,根本无法人为完成。
这不仅仅是对飞行员个人的抹黑,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污蔑,因为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接受的培训是要用尽全力去保护乘客和他人的安全。
有的称飞机此前给塔台发了7500指令,代表有人劫机,这种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
还有的称东航因为亏空上百亿,于是为了降低成本,压缩了飞机维修费用;但东航年报显示其维修成本在2021年比2019年上涨了12%。
有的人假装“神预言”,吸引别人的眼球:
在知乎上,有用户提问“可以留下一个你对未来的语言吗”,一位匿名用户回答“2022年12月底会有坠机事件”,却被人把时间P图P成了“3月底”,妄图以此来收获一波“大神”的称赞。
在飞机失事后,关于“幸运儿”的消息也满天飞:
因为飞机的信息上显示有133位乘客,但经核实后只有132人乘坐,有一位乘客最终没有登上飞机,被称为“幸运儿”;
结果短短一两个小时内,网上前后出现了将近20多个自称自己没有登上飞机的人;
他们有的是说是行程卡带星所以无法起飞;有的称自己文眉错过了飞机;还有的说天气不好;
除了这些外,还有四处流传的乘客身份,都没有渠道能证实真实性。
除了漫天谣言外,一些所谓的“伤痛文学”,也引起了网友的反感。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两个声音,比如“希望飞机是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又或者描述这些遇难者已经“化成了风”,虽然看起来很幼稚,但带着祝福和期盼。
可之后的描述越来越尴尬,越来越矫情,虽然大家都怀着希望有奇迹出现的心理,然而越来越泛滥的“伤痛文学”不但不尊重事实,也不能让人共情,只能感动自己。
所以网友们对这种内容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觉得破防好哭,一部分觉得这是另一种冷血。
不过大家达成一致看法的,是一些媒体对遇难者家属隐私的过度窥探,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冷血行为。
短短一天时间里,一些媒体在大半夜打电话给失联乘客的家属,还挖到他们以前同学、老师的电话,甚至这些人都是从媒体才得知的消息。
有人还感谢媒体,称他们让132不单单是数字,而是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人。
一些有倾诉诉求的家属友人主动寻求报道还罢了,若无差别地顺藤摸瓜、刨根问底,则无疑是对隐私的侵犯,也是对家属的伤害。家属需要的是等待、接受和疗伤,无原则挖取隐私的行为,对家属没有任何帮助。
图片来源:微博@冬亚
利用空难营销,是另一种吃人血馒头的方式:
一家房地产公司,制作了海报,一边说着为空难祈福,一边给自己的楼盘打广告;
卖保险的营销人身意外险;
文眉商家也借此搞起了营销,让大家“越文眉越幸运”;
理财、促销,各类商家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店铺和产品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官媒站出来,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抨击,告诉大家“东航空难不是营销工具”。
有人为了吸睛,有人为了赚钱,明星的粉丝则把空难当成了给偶像刷好感度的又一工具。
有不少明星在官方确认了东航空难事件后,都纷纷转发了官方公布的救援电话,以及为遇难者祈福的微博。
明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粉丝们把救援电话扩散出去,其实是一件好事;转发默哀、事故调查进度等的消息,也是对粉丝们的正面积极作用。
但是一些粉丝们,把转发当成了自己的工作,为了证明自家偶像的影响力,把同一条微博翻来覆去转发好几遍。
按照微博的算法,为了转发次数能够都被计入,粉丝们每次说的话也都有所区别,比如“祝愿平安”“祝平安”,搭配的祈祷表情个数也不尽相同,好给自家偶像增加转发次数;
而一些麻木的转发工具人,也可能是无量粉丝雇佣的水军,买来的转发或者是三无小号,或者是某些人的“陈年旧号”,批量转发时带的都是一些戏谑的表情,丝毫没有对待生命的敬畏之心;
调皮、微笑、跳跃……这些表情怎么看都像在调侃空难。
还有一些粉丝,为了转发量不受限制,在自己的转发内容里,增加了购物车的链接,这样就可以无视转发上限,同一条微博翻来覆去转发。
但这带着购物车的字样,以及不知道跳转到那个平台的购物链接,更显示出这种刷数据行为的无脑和恶劣。
他们之所以为了数据如此疯狂,原因有两个:
一是虽然现在微博转发量有水分,但商务合作的时候都会看这个数据,数字越大,就证明这个明星的商业价值可能更高;
二是在这种关于灾难、重大事件等新闻消息下,转发量越高,明星的头像就会排得越靠前,在官媒转发榜单的前列,可以显示出明星对国家大事的重视,有利于这些明星的发展。
然而这满目的购物车,和奇奇怪怪的表情,哪个官媒看了不得气得直拍桌?
粉丝转发做数据出这种离谱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2021年,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传来,每一个人都在转发官方消息,悼念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感谢他让我们吃上了饱饭。
大半个娱乐圈的明星也纷纷转发,正是因此,不少粉丝开始PK业绩。
他们把这种行为叫做轮博,也就是轮流转发增加热度,每转发一条,对自家偶像的爱就能多展现一分。
为了快速转发,工具人粉丝们把哀悼讯息转发时,还带上了笑脸,不知道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还有一些粉丝的转发,暴露了自己的文化水平,硬是把“袁老”给打成了“衰老”;
他们在明星的数据超话中,不断发袁老的相关微博,还都带着日期打卡和“互”之类的互动字样,代表着在微博养号。
谁看了都想问上一句,“你的人性呢?”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南部战区的微博下。
南部战区的新闻发言人,就美舰擅闯我们的西沙领海发表谈话,粉丝也在下面为自己的偶像壮声势。
这不禁让人有些恍惚,甚至怀疑这些都是黑粉。
粉丝给明星刷数据这件事由来已久,甚至还为此诞生了“数据女工”的说法。
刷数据,是饭圈的潜规则。以前你喜欢一个明星,如果不给他花钱,就不是真正的粉丝;现在你喜欢一个明星,不光要花钱,还要学会打榜、刷量。
比如之前出了事儿的凡凡吴签,新歌登陆了外国歌曲排行榜的前三名,让一众外国人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这就是粉丝刷量的结果,重复购买海外账户的礼品卡,然后购买、下载、反复播放歌曲,之后删除掉,再继续重复下载播放的流程,来增加销量。
有了国外榜单的实绩,偶像听起来就更加“高端、国际化”,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宣传文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粉丝们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微博这个平台,是当下最火爆的舆论场,因此也是各家粉丝的争抢之地。
控评、安利、转发、举报、签到,五件套下来,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女工”,谁都能成为顶流明星。
在粉丝看来,一切数据都可以提高,最核心的关键就是疯狂刷量。
买僵尸号,是刷量环节最常规的操作:
粉丝数量要刷,因为这是最直观的数据;转发也要刷,这是影响力的体现;评论也要刷,不光要刷好的,还得把不好的顶下去,因为粉丝的眼里容不得沙,偶像绝不会有不好的地方。
前面提到的轮博,就是刷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分为手动和自动,手动的粉丝需要有多个微博账号,不断切换转发;自动的则是一些粉丝开发出程序,设定好文案后,可以自动转发。
早年间,微博转发过万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现在这个数字却轻轻松松。不少艺人的转发量动不动就过亿,按照微博的月活量5个亿来算,转发过亿代表着我们身边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转发了这条微博。
但是你转发了吗?没有;乌鸦转发了吗?也没有。
哪怕粉丝量过亿,微博转发量几千就已经很多了。
一个熟练的“数据女工”,就要熟悉平台的一切规则。
比如点赞的话,要先关注博主,优先点赞带图的评论;
控评任务的话,一定要用自己的流量,并且点赞评论完还要开一段时间的飞行模式再切换账号,以此来切换ip地址,防止账号出现异常;
为了让这些号“有用”,还要进行“养号”。就是提高这些号的活跃度,比如发博文,发九宫格配图,积极去各种媒体号下评论、互动。
粉丝们大多去各类时尚杂志下,或者明星代言品牌下刷量、控评,来显示自己偶像的影响力。
虽然人人都知道现在的数据造假,也明白数据不等同于偶像的真实影响力,但许多公司在进行商务合作时,也会把数据当成评判的一个标准。
当然,明星的商业价值不全都存在于这种注水的数据上,不然也就不会有周杰伦中老年粉丝奋起做数据的事了。
然而,刷数据就等同于有粉丝愿意为你付出。如果没人愿意给你花钱的话,就意味着你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现在,粉丝们把手伸向了官媒的评论区。为了让偶像充满“正能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可惜,这些转发内容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粉丝们一天天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偶像摆脱“流量”的称号,却忘了所谓的“流量”本来就是他们刷数据造出来的。
与其想方设法在官媒面前“露脸”,还不如多规劝自己的偶像别偷税漏税来得有效。
让清朗运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