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的一份研究调查报告,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高盛分析师认为,基因疗法可能成为一次性治愈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然而快速甚至是一次性治愈患者的商业模式并不利于长期利润。
该报告以吉利德科学(美国最大的医药公司,有“医药界的苹果”之称)的丙肝疗法为例,2013年12月,吉利德旗下的“泛基因型”抗丙肝病毒药索非布韦上市,由于丙肝疗法治疗效果斐然,治愈率高达90%。但由于疗效太好,世界上的丙肝患者急剧减少,医疗市场萎缩,这反而让吉利德科学陷入困境。
“吉利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丙肝药物的成功已经逐渐“耗尽”了可以用于治疗的病人”,高盛认为。
是一次性将病人治愈,还是持续地赚钱,这也是医疗企业正在面临的选择。但至少从分析报告看来,一次性治愈对医药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网上流传一种的说法:“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说,癌症的大规模流行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一个梦想,他们会不遗余力地采取一切手段去抹杀打压能有效治愈癌症的方法。”医药企业为什么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去开发新药,消灭疾病造福人类的初衷肯定是有的,但对于药企而言,利润才是重中之重。
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我不是药神》
每次看到《我不是药神》,总忍不住泪流满面。生命其实很脆弱,面对病魔的袭击,人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将资本与救人捆绑在一起,也必然会滋生大量社会问题。高盛分析师最后在文章给出一个药方——依赖政府,将政府和治病绑在一起。由政府出资金给生物学家提供研发经费,并获得全部专利。
不过药企是否真的全力打压一次性治愈疾病的方法呢?
笔者认为,医药企业全力打压治愈性疾病方法的可能,仅仅存在于这家企业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现在看来,全球医药企业百花齐放,竞争也异常激烈。同一个赛道,同一种疾病,同一个研究方向,有很多医药企业都在奋力研究。而第一个开发出治愈性的产品,跨时代意义的产品,由于专利保护,以及突破性的治疗效果,必然能产生巨额利润。谁会放弃这个王炸,和其他企业“和平共处”,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