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将于5月1日实施,今天上了一条名为#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热搜,非常引人关注。
关注度高是因为家长心中内卷的痛,孩子不可能个个是学霸,总有一部分孩子上不了高中,上不了高中就考不了大学,在今天这个人均大学生的环境下是无法弥补的短板。
那么取消普职分流是否值得喜大普奔?需要明确是实质性的取消还是变了个说法。建议不要盲目乐观,职业教育是我国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你们想的是普高大学名额太少,而国家想的是职业教育比例太低。那么既然要扩展,就得有人上,一个人不可能分两个用,必然意味着此消彼长。
修法中取消了普职分流的说法,可没有说取消职教,也没有说增加普高缩减职高,而发展目标恰恰相反,要令后者壮大,以改变当下畸形的人才结构。为了更好让家长接受,相关提法几易其稿,草案二审稿是“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发展”,最后版本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媒体分析称: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但随后又补充道:但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将持续。(21财经)
其实怎么说呢,其实原先也并不是强制,是要通过中考筛选的,学习好的上高中,学习不好的就上职高。只不过是“分流”的说法太刺眼,且高中招生名额有限,意味着考不上高中的只能去职高。其背后的本质是名额比例,而不是分流、分类、协调的说法。
要想完全满足当下家长的愿望只有一个路径:高中不限额,想上的都能上,高考再做分流。这种诉求当然是不可能的,都去上高中了职高谁念?国家的目标是要发展职教,壮大职教,而不是缩减目前都已经萎缩的职教比例。
国家的方法是提升职教的待遇和名义,通过打开职业本科等上升通道来打破职高的学历天花板,甚至要把职教拓展到本科以上层次,并要求社会对职教毕业生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等。当然,修法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唯学历化”的争议。
这些提升对职校生来说当然是利好,但并不能解决当下家长的焦虑。引导发展职业教育,不光是面子问题,更是里子问题。如果职高、职本不能吸引到优秀学生主动报考,那么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然会排在后面。目前普高教育就已经内卷的很严重了,双非、二本、三本很难找到工作,毕业之后还得卷考研。就算职高能上职本了,也可能会排在二本、三本之后,学历赛道方面意义不大的。
职业教育本身的优势在于职业而不是学历。更有效的路径是提供真实的性价比来吸引学生主动报考。我们回顾一下二三十年前,职业教育曾有过辉煌时刻,那时候好中专的分数与重点高中相当,能够吸纳不少学霸。其背后的配套是什么呢,中专生同样享有包分配,同样拥有干部身份,无论是首次就业还是后期提升都是有保障有路径的。早就业早挣钱,但比大学生要节约三四年的时间,这就是性价比。
今天仍然有条件复制这个路径。实际上由于多年人才的紧缺,某些技术工种的待遇已经相当高了,譬如电焊工、印刷工、高级铣工、车工等等,还有电子商务、高端制造、新型服务等涌现的新兴职业机会。如果职高毕业也能月薪上万,是不是比那些二本、三本要强些?
技术工种的风口已经来临,但是社会认知度不足,产业与教育衔接配套不足,是广大家长学子固守本科执念的重要原因。建议把它们展示出来,充分告知社会这些职业有多稀缺,工资有多高。同时推动优秀的大中型企业与职高、职专进行对接,包分配、包待遇、包深造,把优势落在实处,这比毕业就失业的二本三本不香吗?
学历不是职业教育的长项,也不建议去搞学历膨胀,拼学历永远拼不过985,但是在实实在在的赛道上,清华可能不及蓝翔。如果开挖掘机月薪数万,清华也竞争不过蓝翔,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精髓,贵在专、精、早。
职业技工类人才,重在熟能生巧,重在实践出真知,基本知识不多但实际操作很重要,职高职专三四年就足够培养一名优秀人才胚子,然后在20岁的好年华开始实践精进,三五年就能建立起高级操作的护城河,大学生也无以取代,你看收入眼红再想学,手眼协调最黄金的年龄已经过了。
职业教育绝对不要在学历膨胀上浪费时间,这是性价比,也是生命线。让一部分高级技工先富起来,是最好的分流教育。你上三本再考研快30了才毕业,人家职高对接大厂25岁就成了老师傅,年薪几十万开上了好车,这种图景一出,毋庸多言。真的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死磕数理化的料,很多都是无奈被迫参卷,他们的优势在另一条赛道,我们只需展示给他们这条赛道也很不错,有些孩子巴不得扔下解析几何抓起钳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