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学点儿数学吧,免受某些知识分子骗

2022-04-29 11:00:03  来源: 针砭药石   作者:重楼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导读

  那些无症状感染者,既然都无症状了,不算确诊病人,怎么还能算在病人里做分母呢?嗯,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这个病死亡率不高。可感染死亡率和病例死亡率是一回事吗?

  某地的死亡数字,总是看得人揪心。

  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数字,不是什么可以承受或者忽略的“代价”,更不是什么“插管都不要插了”(意即没有必要救治)的超过平均年龄的有着基础病的老人,而是你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

  某位无事一大堆头衔,有事“我只是个临床救治医生”,频频被打脸却依然充满激情的"大拿"24日又发话了,洋洋洒洒讲了一大通,其中一段是这么讲的:

  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以来,我们发现与早期武汉疫.情期间有重大差异,当时XX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时候达5%以上。今天,即便把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上海总病死率维持在0.0178%(87/48.8万),而其中XX重症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对病死率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XX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说实话,看到这一段话,笔者是疑惑的。

  首先,87/48.8万得出的病死率,不得真病了的才能算在有病的总人群里面?

  没病你算什么算?

  巧得很,某地此前为了凸显这是“大号流感”,用了一套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不同的确诊标准,即核酸阳性+CT有肺部影像学证据才算确诊,哪怕有咳嗽、发热等症状,配合核酸阳性与流调或白细胞量级达到等都不能算,只能算具有传染性的无症状感染者。

  在医疗被挤兑、组织一片混乱的那些日子里,不知道有多少“阳性”有机会做CT?

  既然那些无症状的阳性感染者都不算确诊,又怎么能算在“病人”里呢?怎么能用来做“病死率”的分母?

  准确的算法,病死率不是用死亡的/确诊的吗?

  如果用截至4月24日本轮累计的确诊计算的话,确诊4.1281万,87/4.1281万,那就是0.2108%,与巧嘴医生的数据整整差了一个量级。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的问题。

  对于这个病而言,感染不等于确诊,但感染却可以传染。因此,对这一类传染病进行衡量,有感染死亡率(infection fatality rate)、病例死亡率(case fatality rate)等不同的指标。只有感染等于确诊的那些传染病,感染死亡率才与病例死亡率实质等同。

  嗯,算感染的时候,将数据做小,算病死率的时候,将分母做大,有这么双标的吗?

  做低确诊数显示其“流感化”,带来的一个意外是,凸显了病死率。

  感染死亡率(ifr)与病例死亡率(cfr)作为某知名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的超级“大拿”不会不懂吧?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数据呢?

  难道仅仅为了凸显这个病病死率并不高,所以没啥可怕的?

  其次,某地的病例,尤其重症和死亡正处于高位振荡期,每天的数据都会有重大差异,在尚未进入下行期的时候,言之凿凿地谈病死率,其实还为时过早。

  比如,以25日的数据看,累计死亡190人,感染53万,190/53万,可得感染死亡率为0.0356%;另外,截至当日,确诊4.2941万人,190/4.2941万,病例死亡率为0.442%。

  前者是巧嘴医生举例当天数据的两倍,后者是当天数据的20倍。

  当数据并不稳定的时候,拿着一个较小的数字再通过巧妙计算压低数值来说事,很难让人怀疑这不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第三,考虑到患者从确诊到死亡的病程一般为15天左右,网友@赵盛烨用当日病死人数/15日前总确诊人数得到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病程的发展,某地的病死率还在缓慢上升,最近的病死率与早期毒株病死率接近。

  而这还是全国医护力量全力支援某地的结果。

  第四,如果看重症死亡率,那就更可怕了。

  即,用死亡数/重症数(即现存重症危重症数+死亡数),那么25日重症死亡率为39.83%,26日则为46.76%。

  这粗略估算,40%上下的重症死亡率,还不够可怕吗?

  在巧嘴医生那里,当然不可怕。

  且不说,他早就将“85岁就不要插管了”奉为榜样,中位数年龄的人死亡不影响其平均寿命——即这批人死了就死了。

  这一次,人家反复强调的就是,死者年龄大,且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病——“4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39例,平均年龄78.7岁,最大年龄是98岁,且都患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

  嗯,只提平均年历和最大年龄,不提最小年龄,且强调基础病。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能怪防控或救治不利,只能说是年老多病的他们是时候该上路了。

  然后,还要“表功”,你看,我们计算死亡病例的时候“仍将这部分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

  其潜在的意思,还是一贯的,这个病只对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有杀伤力,对年轻人而言,并没啥。

  问题是,25日公布的病例,已经有小于40岁的了,还是两例,其中一例33岁,还打了两者疫.苗,为心源性猝死。

  某地某钱这么惨烈的重症死亡数,还是全国医护和重症团队支援的结果。不难设想,如果某地的医疗系统因为人群的大面积和挤兑感染崩了,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有着基础疾病的老人,然后在反复感染之下,跟掷骰子一样随机收割年轻人。

  看到上图末端的12例,笔者又一次想到了巧嘴医生此前的经典言论,接种疫.苗,防死亡可达100%。这是去年3月24日,他在武汉的会议上亲口说的。

  按照如此思路,思想上麻痹,行动上迟缓,想不出状况都难。

  某地的病死率和重症死亡率,其实再一次拷问我们,真的愿意牺牲自己的长辈去“共存”吗?

  所以啊,数学还是要学的。起码要学到小学六年级的程度,这样才不会被知识分子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