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南方流感来袭,还是神药+苗的标配

2022-06-28 10:43:0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重楼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除了“大号流感”,我们还必须要关注流感本身。

  6月份以来,南方部分省份进入流感高发期,且流感病例在门诊中的比例持续增加,流感病例数创近年同期新高,也超过了冬季的高峰水平。

  目前活跃的流感病毒为A(H3N2),南方省份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从第18周(5月2日)的2.8%上升到上周(第24周)的30.1%,已超过冬季的高峰水平。

  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江西等南方多地接连发布了流感预警,而北方省份仍然处于极低水平。

  直观的感受,就是发热门诊爆满:

  早上9点去发热门诊,下午3点才能排到号看病;有的班级一个班30人,20个发烧请假的;发热门诊的日接诊量是之前的一倍还多(如,福建卫健委消息,6月以来各地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从1.5万人次升至3.3万人次);然后,挤得不行的哨点也改了规矩,广州14岁以下的可以回家等核酸;厦门则允许复诊的发热病人去普通门诊……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流感都能引发焦虑并让人蜂拥至医院,那么“大号流感”怎么就在家呆着就成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波流感,不同专家说法不尽相同。

  如,广东的常荣山博士认为,新.guan的防控减少了公众与呼吸道病原体的接触,群体免疫较以往弱化,加上低迷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这些都是重要原因。

  这个思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规范医将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病归因为“长期封闭,缺乏接触”。这似乎是西医的一大主流思路。

  的确,过净环境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性,从而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大问题,这是需要警惕的。但是这一思路至少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偏偏是现在?要知道前两年感冒、流感率比2019之前低,一个解释就是戴口罩+社交减少。也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单单是南方,而同样防控的北方并没有流行起来?

  中医角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医师王春娥医生是这么看的。她们这波接诊的流感病人,都是湿气比较重的舌苔为主,症状表现也是比较湿困的湿热表现,这与南方尤其广东、福建地区湿气比较重有关。

  另有中医学者认为,南方夏天闷热加雨水形成暑湿的格局,这种天气下在内外湿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形成暑湿感冒,这时如果贪凉,强力吹空调等,寒气通过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就形成寒湿困表、外寒里热的情形。

  针对流感,中医简便易廉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针刺、拔罐、推拿、汤药等等,靠谱的中医基本都能做到一副药退烧,三副药结束病情,相对西医,这是快是慢呢?

  本号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文章是赤脚医生手册介绍过的部分治疗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做个了解。

  其主要思路并不是直接针对病毒本身,而是纠正病理状态,切断恶性循环,提高免疫力,最终通过人体自身去解决问题。

  当然相比治疗,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并做好预防。预防一方面是良好的生活和作息、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服用大锅药、用艾条等中草药对环境进行熏蒸等手段进行预防——这是曾经非常管用,而今几乎被人遗忘的中医手法。

  然而媒体宣传的时候很少提及“预防”。

  媒体反复提及的有两点:

  一是所谓的神药“奥司他韦”——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传播的处方药奥司他韦多地都已经卖断货了。笔者好奇的是,不知道媒体直接用“流感神药”这个词到底算不算违反广告法?

  另一个是,打流感yi.苗。为了应对这一波流感,原本是每年秋季上市的苗,已经提前上市了。

  这个苗,每年要打至少一次,它在打完后2-4周生效,所以要在每年流感季之前打好。效果如何呢?灭活苗可防59%的实验室确诊感染,对H3N2的亚型的效果为33%。

  许是因为这个病可防、可治,死亡率也不高,而流感yi苗防治效果也一般,虽然2018年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作者岳父流感发病到肺炎发作,从普通门诊到ICU,最终29天去世的经历,引发了一波不大不小的中产焦虑,之后媒体也把打苗作为了唯二的选项推荐,然而,在更大的人群范围内看,并没有多少人为其买单。

  简便易廉的有效手法不用,却强推作用没那么明显、花费甚巨的手法,这到底利好谁呢?

   【文/重楼,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针砭药石”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