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两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的林采宜女士火了,因为她在一次网络答问时,对近期的油价上涨问题表示:“我国人口密度非常大,在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非常方便,经济成本、环境成本都很低。中国百分之捌玖十的老百姓乘公共交通出行,所以油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说实话,在刚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感叹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说话能如此不顾常识。
仔细一想,这不是她第一次语出惊人了。
去年年初,面对当时被热议的消费下行问题,这位林院长当时表示不承认我国存在“消费降级”的风险,说问题主要在于老百姓把钱存起来不花。“爱国其实很简单。把钱花光,就是为国争光,花光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当时这话一出,也是引起了喧然大波,有人给林院长这番高论起了个好名叫“两光论”。
花钱就是爱国,把自己的钱都花光,那就是最爱国的。而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关键词:月账单11.4元,招商银行私人银行。
招行私人银行客户门槛:月均存款1000万。
在看看下图,是否有种既当又立的感觉,一边忽悠老百姓两光,一边自己存款1000万+,月账单11.4元。加多少,我不知道。
二
很明显林采宜在颠倒因果。
我不相信身为复旦经济学博士的林采宜院长不知道,就像当她说“油价上涨对老百姓影响不大。”时,她不可能不知道成品油是现代社会机体赖以运转的“血液”,油价涨跌,对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辐射作用”,时间一长,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影响。
实际上正是因为油价上涨,许多人用不起车后,才选择去坐公交、地铁,即便地铁、公交确实便捷,但是无需遮遮掩掩的是,就是因为与车相关的各种价格太高,所以大家不用车。
小孩子都知道什么省钱买什么,贵的就不买,油价上涨是导致不少人选择去坐公交、地铁的原因。
所以林采宜何来“油价上涨对老百姓生活没有影响”一说?
她的论调,就与“不少年轻人选择租房,所以房价上涨对年轻人没有影响”一样。
年轻人不买这里的房子,不就是因为这里的房子贵得上青天吗?就是因为房价太高,所以才不买房子,所以才选择租房。
更不要说许多国外的进口车、化妆品等等在进口之后,价格猛涨,和在国外的价格完全天差地别,经销商把价格抬得非常高。
正是因为车的价格非常高,所以才有80%的人无法负担汽车的费用。
不能因为说80%的人不使用汽车,所以油价、进口汽车的价格调得很高,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这种颠倒因果的行为,与智商没关系,与选择性失明、也就是良心缺失症有关系。
我相信这个林院长能够在经济圈混这么多年,还能够混到院长的位置。
她不应该是不懂这种常识的人,也不是这种逻辑混乱的人。
但是她为什么表现出这样“颠倒因果”的这种做法呢?
我觉得她应该是有她的小算盘。
“爱国其实很简单。把钱花光,就是为国争光,花光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这种极其荒谬的话,她都说出来,只能说是为了迎合某些人。
所以她应该帮她认为应该去讨好和去打圆场的人,主动去打圆场。
三
还有“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那个所谓的问题:中国老百姓为什么高储蓄?为什么中国年轻人“拼劲儿”不足?宁可在铁饭碗的单位躺平,决不敢自己去放手闯一闯。
不是老百姓没有你们那么“先进”的经济学观念,也不是因为我们像林院长说的那样不“爱国”,不肯把钱花光。而是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确实压力太大,他们有钱也不敢花。
现在年轻人结婚,彩礼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只有彩礼还不行,还要有房,不要说全款,就是首付款又是几十万。
疫情这几年,多少中小企业关门,多少人失业,而今年连大厂都开始大幅度裁员了。
老百姓和企业主都在煎熬着,别说1000万存款,就是10万存款,有多少人拿得出来?
丞相在2020年说,全国还有6亿月收入不到1000元。请问这位经济庄家,这1000元,怎么花,才能有存款?
大家都知道外销转内需,我们也很爱国,可是按照林采宜的标准和理论,我们是没资格爱国。
一个正常的经济学家,应该要呼吁及时调整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呼吁把房价降下来,把汽油的价格降下来,让更多人可以负担得起,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学思路。
而不是为了让百姓接受这市场价格,而宣传颠倒因果的言论。
但我比较奇怪的是,这个时候,所谓的辟谣部门怎么就不出来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其实,我现在不仅不信谣,不传谣,我还不信辟谣,不传辟谣。
今天晚上去买锅盔,一张锅盔涨了一块钱。
油价涨,房租跟着涨,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涨?真希望这些专家别再说话了,您沉默着,至少不气人呢,也算给社会贡献情绪价值了。
您不说话,您还是专家,您一说话,就成砖家了。并且老百姓还会埋怨你,还会恨你,说不定还有人嫉妒你,嫉妒你为什么那么有钱,然后,就会产生好奇,这么有钱,钱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是靠说这些昧良心的话,赚来的其实也还好,只是道德问题,如果是说不清白,那可就是经济问题了。
所以,林采宜,请您非必要不要说话。
壬寅年六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