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美国资本家为何扎堆“叛逃”到中国?

2022-07-19 10:28:01  来源: 酷玩实验室公众号   作者:酷玩实验室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2022年6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利率上调至1.5%,此次加息创下了1994年以来单次加息最大幅度的纪录。

  创下加息纪录这事,在美国变得越来越不算个事,毕竟5月刚刚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纪录,6月就被打破了。

  频繁加息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

  虽然此前美国政客尼基·黑莉把几个主要商品的价格涨幅直接相加,得出了物价暴涨67.2%的结论,成为网友们的笑料,但无可否认的是,美国确实面临严重的物价上涨问题。

  6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其中能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4.6%,是自2005年9月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CPI继续大涨,同比上涨9.1%,再次刷新40年来的最高纪录。

  住房、机票、二手车、卡车以及新车价格在涨,医疗、家居、经营、娱乐、服装,甚至鸡肉、鸡蛋、牛奶和纸杯蛋糕的价格也在飙升。

  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加息成了美国迫切的选择。

  熟悉美元周期的人都知道,美国频繁加息,势必加速美元回流美国,将造成其他国家资产美元价格暴跌,为下一波美元收割全球提前做好准备。

  然而,近几次美国的每一次加息都不情不愿。实际上,在通胀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的2021年,美联储就信誓旦旦的表示,用不着快速加息也能控制住通胀。

  在今年通胀近乎失控后,美国才忙不迭启动加息周期,并且立马上了猛药。为什么能收割全球,还不愿加息呢?

  答案是为了保住股市。

  01

  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出场自带流量”不同,特斯拉的股票早已不像大众印象中的那样受到热捧。

  在2022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6月30日这天,特斯拉的股价比2021年11月4日起近期最高点,已经跌去了45%,与2022年以来的最高点相比,也已经跌去了40%。

  不止特斯拉,与今年高点相比,美国道琼斯指数跌去了17.6%,纳斯达克跌去了24.7%,标普500跌去了22.4%。

  等等,前文不是说,美联储加息加速美元回流吗?怎么美国股市并没有在美元回流中获益,反倒都在下跌?

  其实恰恰是加息,导致了本轮美国股市的大跌。

  弄明白这事,得先弄清楚美国股市是怎么一步步被托至高位的。

  上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过程中,美国逐渐从一个贸易顺差国转变为贸易逆差国,从工业立国输出商品,变为金融立国输出美元。

  这为后来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收割全球奠定了基础。

  与美国开始大规模举债,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同步的,则是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逐步成为一种正当行为。

  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回购自身股票还被认为是有违商业道德。但随着美元成本越来越低,回购股票变得流行。

  在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回购股票主要是出于对公司盈利状况的乐观,提前回购股票可以使企业独占更多利益。

  另一方面,企业用回购等手段阶段性地提振股价,稳定公司在投资市场的表现,以维护投资者信心,也属正常的市值管理行为。

  但后来,一些公司将股价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业绩核心指标后,这种回购就慢慢变味了。许多职业经理人把推高股价视为第一要务,而回购股票就是推高股价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2008年,次贷危机重挫美国投资市场,美联储为了把美国经济在大萧条的泥潭里面拉出来,采取了十分激进的货币政策,把利率从5.25%降至0%。

  这意味着,在美国的资金成本大幅降低,接近于零。

  几个点的利率下降,对于美国这个债务总量全球第一的经济体来说,等于释放了数以万亿计的天量资金。

  这种激进的政策,本意是激活实体经济,提振市场。

  但对当时的美国公司而言,除了发债借钱的成本变低了以外,市场上的需求仍然疲软,扩张生产只会增加库存压力。

  那企业借到了成本如此低的钱做什么?职业经理人们给出了答案:投进股市。

  2009年后的十年时间,被称为美国股市的“黄金十年”。

  十年间的股市交易中,美国非金融企业一共购买3.37万亿美元,各类基金购买1.64万亿美元,机构投资者购购买1.14万亿美元,散户买入6557亿美元。

  不难看出,非金融企业的买入是绝对的大头,占到了50%左右,而企业的买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回购公司股票。

  2009年以来,标普500成分股中,每年都有超过80%的公司开展回购。

  2010到2020年十年间,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约6.5万亿美元(约合42万亿元人民币)的股份回购,并累计向股东分红4.5万亿美元。

  在这种回购和分红的的推动下,整个美国股市一片繁荣。

  以美国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波音为例。波音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组成的高管团队,将有限的资金大量用于回购股票和现金分红。

  从2013至2019年,波音花费434亿美元回购股票,然而这7年中公司的利润合计不到388亿美元。

  不仅如此,波音还进行了大量分红,股利比率一度超过40%。

  在2019年,737 MAX在5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坠机事故并造成346人死亡后被全球停飞。在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波音仍坚持大额分红46.3亿美元,同时还回购了26.5亿美元股票。

  一边是亏损,一边是不断地回购和分红,钱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答案只能是举债。

  2019年波音新借债务为254亿美元,仅偿还122亿美元;2020年其新借债务更是达到472亿美元之巨,同时仅偿还了110亿美元的旧债。

  在如此大规模的举债中,波音的股价节节攀升,公司却滑入债务泥潭。

  2013年,波音的净资产有150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就只剩下4亿美元。

  2019年公司的净资产降至负83亿美元,已经资不抵债,到2020年巨额亏损后,波音的净资产进一步低至负183亿美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波音的债务总额达到581亿美元。2022年以来,这个数字还在越滚越大。

  波音的高管们难道疯了吗,为什么会坐视公司走上如此道路?

  他们并不傻。2019年,波音公司用于发给高管的股权激励费用为2.6亿美元。2021年,这个数字更是暴涨至9.9亿美元。

  类似的故事在美股不止波音:有着华尔街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们与华尔街的投资财团合谋,利用低成本借来的钱推高股价,把优质公司一步步掏成空壳。

  这种金融游戏也绑架了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旦加息导致银根收紧,美股里大量低成本借贷来的资金就要被抽走,股市泡沫就会被戳破。

  如果只是金融家们的游戏,那倒不至于如此犯难。让美联储投鼠忌器的,还有美国股市中大量的养老金。

  与中国的养老金统筹管理不同的是,美国的养老金账户由本人进行管理,但提前支取要付出高昂的手续费。于是普通人会选择通过养老金系统,将其放入股市、基金等进行投资保值。

  加息带来的美股下跌,伤害最深的其实是美国的普通民众。

  一边是通胀带来的民众抗议,一边是养老金的损失,美联储在犹豫不决之下,最终按下了加息的按钮。

  02

  有人会说,加息给美股带来的伤害只是一时,挺过这段时间,总还会涨回去。但美股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底层资产的质量出现了问题。

  其实波音并不是第一次大规模举债,但早先的举债,更多是为了公司的研发投入与长远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波音曾为了研发747型大型客机,举债12亿美元,投入5万名员工,建设了有40个足球场大小的工厂,甚至没有余力接下其他商业订单的。

  在波音负债率最高时,贷款总额一度超过了公司净值,可以说为了研发倾尽一切。

  1970年投用的波音747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世界首款具备洲际直飞能力的客机。

  虽然直到1978年747才收回成本,但其研发也一举奠定了波音在商飞领域的龙头地位。

  然而也就在1978年,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波音股价出现了下跌,为了应对,波音管理层决定缩减研发支出并裁掉大批人才。

  此后,波音股价从7美元快速上涨至60美元。

  虽然保住了股价,但这也成为波音为了财务报表放弃公司长期发展的肇始。

  90年代的美国企业并购潮中,波音得以如愿收购竞争对手——同样在飞机制造领域有一席之地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简称麦道)。

  在收购合并后新成立的公司中,总裁等十多名高管都由麦道原管理团队担任,麦道重视华尔街和股价的职业经理人文化,逐步取代了波音原有的工程师文化。

  在2004年启动的787型“梦想飞机”的研发中,为了节省成本,波音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外包给供应商,导致后来关键部件问题连连。

  曾经两年左右时间便打造出747的波音,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787的研发。仅交付投用1年多后,787就因为问题不断,而被各国宣布停飞。

  2014年,半岛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中,波音的一位经理承认,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招募的一些工程师,其实本来是街头混混和餐厅做三明治的厨师。

  在面向华尔街的管理模式下,波音高层不断回购股票,波音股价连年上涨,但却严重挤压了研发投入。

  2019年,波音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2.2亿美元,研发投入费率为4.2%;而空客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3.6亿欧元,研发投入费率为4.8%。

  在经营情况不佳的情况下,为了保股价,波音进一步下调研发投入。

  2021年其研发投入费用下降至22.5亿美元,研发投入费率仅有3.6%。而空客的投入费率进一步上升为5.3%,明显高于波音。

  在研发费用缩减,优质人才流失之下,波音飞机事故连连。

  此后,波音便再也没能向中国卖出哪怕一架飞机。这相当于错过了中国市场每年近千架客机的订单,以及千亿级别的超高利润。

  除了以波音为代表的制造业外,芯片领域的营收也承压明显。

  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市场,2022年6月手机出货量约为2566.4万部,同比下降10.4%。

  2022年5月,全球手机市场销量环比下降4%,同比了下降10%,降至9600万部。这是8年来全球智能手机月销量第2次跌破1亿部。

  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近期将其骁龙8芯片订单缩减了10%~15%,并计划在今年出货骁龙8第二代芯片时,将现有骁龙8系列处理器的价格大幅降低30%~40%。

  在PC市场,今年二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为7020万台,出货量大幅下降12.6%,这也是自疫情以来的最低销量。

  虽然汽车领域对芯片的需求仍然旺盛,但美国用以保持技术优势的先进制程如7nm,在车机领域的用户感知差异与14nm并不明显。

  更何况对芯片市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当下7nm、5nm的制程,更多是营销产物,相对于28nm至14nm的制程演进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新冠带来的美国医药企业股价暴涨,也随着欧美国家的“躺平”式抗议政策,红利吃尽,没有了疫情之初的高歌猛进。

  03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脚步,美国将国内通胀输出到全球,美元回流伴随着多种因素,给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

  今年4月,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在春季会议上,表示了对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担忧。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部门做了统计,大面积的停电、断粮等等问题在近70个国家此起彼伏,生产成本暴涨,通货膨胀难以遏制。

  发达国家也同样不好过。因美元走强,其它货币兑美元普遍下跌。其中日元和欧元的下跌速度和幅度远超它国货币。

  6月13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35日元兑换1美元关口,创下约24年的新低。

  7月12日,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1,许多人评论道,又是一次“见证历史”。

  最极端的状况当属斯里兰卡。7月9日,对国内飞涨的通胀率不满的抗议者涌入总统官邸,要求总统辞职。斯里兰卡大批高官出逃,国家宣布破产。

  在美元回流美国的大势之下,美股暴跌,世界新兴市场也会跟着下跌。通常,美股跌10%,新兴市场就会大跌20%以上。

  然而今年上半年美国股市已经下跌20%以上的情况下,新兴市场才下跌19%。为什么如此反常?

  主要是中国股市以一己之力拉升了新兴市场。上半年,中国A股跌幅仅6%,在近2月更是出现了大幅度反弹。

  在美股暴跌之下,资本早已默默做出了布局——抄底中国。

  2022年5月,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持仓报告。报告显示,桥水相当偏好中国资产,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等中概股均获增持。

  除了互联网企业,桥水还大幅增持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中蔚来汽车增持达73%,理想汽车增持达115%。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已经跌下40%的特斯拉被清仓式减持。

  除了桥水,富达国际、摩根等巨头也在“抄底”中国互联网企业。

  晨星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期间,富达国际旗下中国消费动力基金大举增持,美团获得增持20.27%,持仓市值达1.8亿美元,京东获增持10.22%,持仓市值达1.39亿美元。

  摩根大通旗下最大的中国基金重仓了腾讯、美团、招商银行、京东、中国平安、网易、药明生物、中国海外发展、华润万象生活,规模达49.63亿美元。

  到了6月,这种抄底势头不降反升。

  6月29日,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旗下85亿美元规模、主投港股的ETF基金增资3.33亿美元,创下2011年成立以来最大单日资金流入。

  整个6月,A股外资净买入量达到729亿元人民币,较5月大增3倍以上,创下年内新高。

  在行业选择中,外资重点布局了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分别多买入674亿、611亿、309亿、224亿和215亿元人民币。

  这些“抄底”中国公司的外资并不傻,它们看上了什么?

  仅从股市数据上看,中国A股一直没有像美股那样被回购等“骚操作”推至不合理的价位,长期来看只是缓慢上涨,甚至可以说一直被低估。

  但外资此次布局中国股市,显然不只是冲着个股的位置太低来投机的,如此规模的资金与散户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必须更加重视资金配置的合理性。

  换言之,外资并不是看重个股的炒作空间,而是看重底层资产的质量和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以及供应链网络的国家,并拥有完善的基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总体生产效率已经不亚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投资是一门看增量的学问。与美国产业增量被吃尽相对的,是中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光伏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布局,增量空间极大。

  如世界汽车头号霸主丰田的年产量约为1000万辆,年盈利250亿美元。而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年产量共150万辆左右,相较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空间极大。

  在今年以来,特斯拉在美国和德国的生产中心因为疫情影响,始终难以保证稳定的产量,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反倒在上海的生产中心保持了出色的产能。而比亚迪则更是在国内稳定的环境下一直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

  2018年以来,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光伏实施了“切割”式的禁令。美国进口的光伏面板中,中国占比从2011年的58%瞬间跌至0。

  但美国几乎不生产光伏面板,而是从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进口。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进口量从12%涨至92%。

  可是这些国家的光伏面板从哪里来?还是中国。

  2022年6月底,美国迫于通胀压力,宣布免除从这四个国家进口光伏产品的关税。

  IMF建议,美国不如直接取消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这样对抑制通胀、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能更大点。

  同样是6月份,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1.7,增速达到13个月来最高水平,说明制造业在快速回暖。

  外资看重的,还是这种强大的生产能力。

  毕竟,一时的金融游戏能把数据做得漂漂亮亮,但物质财富,本质上还是要靠实打实的劳动来创造。

  尾声

  在2019年的一次投资公司年会上,巴菲特合伙人、96岁的投资人查理·芒格对着在场上千名投资人说:

  “中国的增长很快,我已经在中国有投资了,而你们却没有。”

  他的话引来现场一片哄笑。

  芒格并不在意,继续说道,“你们可以笑,但我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水多的地方钓鱼。中国的水很大,有些聪明人已经蹚进去了。时候到了,更多人会进场。中国的好公司比美国的好公司便宜。”

  其实早在多年前,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就已经“趟”进中国市场。

  2008年,他们以8港元的价格买入比亚迪的股票,2022年6月,比亚迪在港股已经达到300元左右,A股更是高达350元,市值突破一万亿。

  今年5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大幅度贸易逆差。

  其中,美国逆差高达855亿美元,英国逆差155亿美元,法国逆差60亿欧元。制造业大国日本逆差直接达到178亿美元,韩国则逆差17亿美元。

  而一直被许多人称“夺走了中国订单”的新兴国家越南,也出现了17亿美元的逆差。

  被指责防疫政策影响经济,“再不躺平经济就完了”的中国,前五个月贸易顺差3000亿美元,同比大涨50%,仅5月份一个月,顺差就达到了780亿美元,同比暴涨80%。

  到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更进一步,达到979亿美元。放眼全球,已经没有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能达到中国的十分之一。

  疫情确实对经济造成了冲击,面对这种席卷全球的大流行,不可能不承受压力。

  如果仅仅是增速下滑,就大呼“躺平”,全然无视中国经济在逆境中交出的这份答卷,捂上双眼“张嘴就来”,攻击别人努力的行为,本质上还是被保护的太好了,受不得半点挫折。

  不过,真正值得我们在意的是,外资“抄底”中国:

  这些聪明人真金白银的投资中国的那些领域,到底有什么在闪烁着光芒?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