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座四线城市因为一所高校而出名。
邵阳学院,为了短时间提升博士教师的比例,送22名硕士教师到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读博,随后引进回校返聘。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是个什么学校呢?
这所学校专门致力于天主教教学的发展,该校神学博士非常厉害,面向全球广泛招生。估计是比较好考,所以邵阳学院选中这所“神校”锻造博士。
这群博士毕业后,邵阳学院给每个博士35万元引进费,1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14.4万元,以及不需要解决配偶工作增加20万元引进费。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引进费高达84.4万元!
22个人就是,1856.8万元!
这都是纳税人的钱啊,就这么打了水漂,邵阳学院党委的党性何在?良心何在?!
这些人到亚当森大学读了博士来教什么呢?
有些人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哲学,有些到音乐舞蹈学院教跳舞,有些到教务处搞管理,有些到党委宣传部搞宣传,还有些到体育学院搞体育,等等。
我就不明白,“神校”毕业的“水博”,回到以马克思主义立国的高等学府教哲学,这是什么神操作?!又能教出什么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好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也是“人师”。
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而邵阳学院呢?为了一己之私利,为了将校名“学院”改名为“大学”,为了迅速达到教育国际化办学要求,一次引进如此多的“水博”,这是完全不讲政治的表现!
我们常提“政治三力”。邵阳学院党委的政治判断力在哪里?邵阳学院的政治领悟力在哪里?邵阳学院的政治执行力在哪里?!
当然,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邵阳学院的问题,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考核、干部队伍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才有邵阳学院急功近利,送22名硕士去“神校”,上课8个月,回国误人子弟的闹剧。
在这里,我再多说一句,教育不是真空,教育是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于是,邵阳学院“不把教育当教育,只把教育当产业”。
邵阳学院,请你们有点担当精神,别再为家乡人民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