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些大学文科学院忽然有了“小姐”的命运,从闺阁沦落“红尘”。两性方面的聒噪早就不是新闻,现在的“新闻”是“没有相关新闻”了。
而一些大学人文学科成果的平庸化,甚至达到了“开口就错”的地步。尽管我们富有战略眼光,为了解放我们的后人,让他们不必承受为文或卖文的痛苦,我们在过去四十多年制造的人文方面科研成果,几乎可以堆成另外一个地球,足以让后人不需要再多写一篇文章,就可以从识字始,看到火葬场一缕浊烟为止。但这样的文章看后,我们真的进步了吗,抑或走向了反面,只待我们后人“批判性欣赏”?
论文的写作是需要“坚持正确方向”的。只是这个方向的“方向”,应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排名top5或top10的全球所谓“顶尖学刊”,更不应该是哈耶克、科斯,德鲁克………今天学界的所谓前沿,大都“前沿”到曼哈顿去了!这叫“前沿”吗,这是文化殖民心态下的“欣喜为奴”!
论文的写作需要长年累月厚重的积累。以中医为例,为何人们喜欢老中医?因为姜是老的辣,他们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经验,都积累了很多。没有这些智慧的积累,医生能看准病是很难的。这是人文的一般特征(文学写作等可能例外)。
所以人文学科要出真成果,所谓的“学者”最少要有二三十年的知识积累,如马一孚先生一般,苦读文章,把冷板凳坐穿。
而我们高校的用人标准却是“五唯”,甚至还设置层层的年龄障碍:35岁一道坎,40岁一道坎,45岁一道坎……
而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学问根本没有打好功底,高校就让他们“下蛋”。这种蛋肯定发育不良。这种蛋孵育出的小鸡,也肯定先天不足,气血两亏。
但高校奖励他们的早婚早育,凡是“下蛋”下得多的,就轰轰烈烈地给他们金钱、职称的奖励,给他们某某江、某某河学者的荣誉,当然还要顺手赏给他们几件黄马褂穿一穿……
于是获得了正激励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更是抖擞精神,奋发图强,绞尽脑汁拿课题和发论文,弄得自己熬白了头发,亏损了肾脏;他们成了硕导和博导后,更是以此为标准,带领无数求学青年沿着他们的“成功之路”,奋勇前进。于是大学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成果无数,创新无数!可我们退后一步瞅瞅,似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甚至踏得退步了!
从“五唯”标准来看,发论文越多,越早评上教授……高校越认为他们是“半天云里拍巴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他们在课题、论文、职称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如一篇一万上下字数的论文的完成,甚至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这些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他们再也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抽不出时间去体验社会(如商学院大量教授,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企业管理)。他们在论文里唠叨了无数亿遍的所谓理性、视野、规律……其实这些概念对他们而言,几乎都是隔靴搔痒。
所以高学历、高职称、成果丰硕等等,这些东西证明了他们的成功,其实也正是他们的失败。
这当然更是国家的损失。
“五唯”标准不是完全不合理,但它有预设:它主要是面对那些进入高校“为了吃碗饭”的人(假如没有硬性考核标准,他们会集体伸懒腰)。在高校真正爱好学术并为之毕生努力的人,其实万分之一都没有。
但教育部和各高校,应该为这万分之一的人才开天窗,因为他们才是学问的标杆。他们才应是导师的导师,其他“五唯”出来博导只能做他们的谦恭学生。
自从“五唯”标准越发盛行以来,“买卖论文”、“跪求课题”、“向编辑赔笑”等,就成为了很多“学者”的主业,“立德树人”早已经进入了“被遗忘的角落”。于是我们高校的文科学院,不但研究成果几乎集体平庸了,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也“忽然精致利己化”了……
我国高校的“初心” 呢,我们高校的“使命”呢……
我们必须改革高校的进才与评价人才的用人标准,大学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否则它迟早是吊在时代后腿的一块锈铁。
国家毕竟要真正文化复兴的!
【文/风雨阁·周墨,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