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刘云:中国如何破解美国经济霸权——钢铁业分析

2022-09-25 09:12:26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作者:刘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摘要】美国经济霸权一个十分重要体现是,对通过中国出口产品最大限度地压价与压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薅羊毛,收割中国财富,让中国只能赚点辛苦的血汗钱。而中方如果提高对美出口售价,并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来降低进口能源、矿产品等价格,就可形成中美双方谁都无法避免的进出口价格与人民币汇率博弈。中方反制美国经济霸权的前提是千万别被漏洞百出的西方经济学所忽悠,必须知己知彼,高看自我、低看美国,中方才能在出口价格与人民币汇率的中美博弈中占据主动权,为中方谋取最大进出口收益,以打破美国经济霸权。

  昆仑策网9月16日发表了《解决美国霸权,中国有上中下三策》(点击阅读)一文,笔者以为文中“美国霸权”的提法过于宽泛,因为“美国霸权”体现在若干领域,如军事霸权、金融霸权、科技霸权等,要“解决美国霸权”,不宜大而化之,一概而论,应该对“美国霸权”这个过于宽泛的概念加以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霸权来“因霸施策”“一霸一策”,以各个击破。例如昆仑策网9月18日发表的《当前的形势——谈谈金融霸权帝国的致命缺陷》(点击阅读)一文,主要针对美国金融霸权,这就很有针对性。

  本文主要论述如何破解美国经济霸权。经济霸权是美国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美国霸权不能忽视美国经济霸权。美国经济霸权表现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去工业化的美国在很多工业制成品进口上过度依赖中国,美国经济霸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尽可能打压中国出口价格,以对中国薅羊毛,收割中国财富,让中国只能赚点辛苦的血汗钱。正如9月17日昆仑策《试论美国金融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与寄生性》(点击阅读)一文所提到的“我国如今是世界最大贸易国,甚至超过排名第2和第3的美国和德国总和,每年因低价贱卖损失的财富就高达数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出口获得3.36万亿美元,但它仅相当于实际价值一半,等于当年低价贱卖导致的贸易损失就高达3万亿美元左右”。9月19日昆仑策《评人民币汇率破七的原因与危害》(点击阅读)一文又提到“人民币汇率下降,还意味着低价贱卖加重,出口带来的损失增多”。所以中方要反制美国经济霸权,稳定乃至提高人民币汇率,则必须大幅提高出口产品售价以反美国薅羊毛,反美国收割中国财富,反美国压低人民币汇率。

  昆仑策9月16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说明俄罗斯经济依然挺立》(见【参考阅读】)一文提到,美国政府高官及智库依据西方经济学理论,以为凭借美国及盟国对俄占压倒优势的GDP,就能轻易通过制裁打垮俄经济与卢布,结果反被西方经济学忽悠与打脸,最终成了搬起(西方经济学)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中方反制美国经济霸权的前提是千万不能被漏洞百出的西方经济学所忽悠,必须知己知彼、高看自我、低看美国,中方才能在出口价格的中美博弈中占据主动权,为中方谋取最大出口收益,以粉碎美国经济霸权。本文将结合有代表性的钢铁业进行分析。

  被西方媒体与公知贬为产能过剩、高污染与所谓低技术含量的中国钢铁业,实际上已成为中美经济博弈中的中方一个重要的战略筹码,中方必须靠充分发挥中国钢铁产业竞争优势来反制美国。

  2021年11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该片通过讲述中国钢铁的精彩故事,记录了中国钢铁业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人类钢铁工业史上从未有过的跨越,铸就中国由弱到强的基石。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6689.5万吨,同比增长24.6%。从超强“海工钢”到高强“汽车钢”,从高端“核电钢”到“高温合金”“钛合金”……钢铁力量,托举起一个强大中国,这背后是一个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

  尽管如此,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与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学界与智库精英也是认识不够,存在着贬低倾向,这是完全错误的,本文结合俄乌战争与中美经济博弈谈点自己看法。

  

  俄乌战争已演变为以钢铁业为支撑的炮兵大战

  俄乌战争之前,由于美国官方、美媒与公知洗脑,很多人认为北约与乌方靠着以美国导弹为代表的所谓高科技武器的优势,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用芯片制导的美国高科技导弹虽然先进,命中精度高,但造价高昂,只适用于针对俄军坦克、飞机、军舰等高价值的点状目标,但对俄军在旷野地带与众多大中小城市所构筑的坚固工事,如果要用导弹催毁,那再多导弹也不够用。高价导弹的巨大开销足以令北约军费不堪重负,且先进复杂导弹生产速度又慢,美国与北约盟国的库存导弹正被迅速清空。

  而对俄军来说,转折点来了。虽说俄军坦克、飞机、军舰等高价值武器被美国导弹击毁一部分,但对俄军实力损伤有限。俄军继承前苏联的大炮兵主义与前苏联的钢铁工业底子,充分发挥炮弹构造简单、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用海量炮弹不分昼夜炮轰乌军阵地与以瓦解乌军抵抗意志,高峰时,一天可发射数万枚炮弹。这与二战末,苏军用万门大炮不分昼夜炮轰柏林有类似之处。俄军还用远程炮火打击乌克兰的电力设备,让乌克兰断电、断网、断水,断了电当然乌克兰会抢修,但修好后俄罗斯可以再炸,随着断电的经常化,影响了乌克兰人的正常生活,将产生大量的难民,乌克兰的日子将更难过了。

  在俄乌炮兵大战中,乌军越来越吃不消,美国能援助的导弹越来越少,在美国芯片导弹与俄国钢铁炮弹的大对决中,胜利最终属于俄军。最近,乌军在西方军援支撑下的所谓反攻不过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度迷信高精度导弹作用。美军发现使用价值几十万的一枚高精度导弹击中山区塔利班某个帐蓬,就算炸死若干个“恐怖分子”,也并不意味着胜利。因为塔利班的人命不值钱,美军用高成本的高科技导弹去交换不值钱的塔利班人命,让美国军费不堪重负,纯属赔本买卖。按美军相关研究,从作战费效比计算,看似低技术的普通炮弹对人员杀伤效果超过导弹20倍以上。

  乌克兰国土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面积仅次俄国的第二大国。不难想像,在如此广阔的黑土地上,俄乌两军大范围决战,虽说俄国芯片产业落后,但俄军高密度、饱和式炮击效果,远甚于乌军低密度导弹袭击,这背后就是看似不起眼的俄国钢铁产业巨大威力。而美国衰落的钢铁业注定无法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炮弹,美国所提供的数量有限导弹也无法扭转其败局。

  

  俄乌战争加剧了欧美“钢铁荒”

  在乌克兰,前苏联按照煤铁一体化布局的思路,大型钢铁厂主要布局在盛产煤炭的第聂伯河以东的乌东地区,但随着俄军占领与控制乌东大部分地区,马里乌波尔等乌东地区大型钢铁厂与钢铁生产所必需的产煤区实际上也被俄军控制。可以预计的是,留在俄控区的钢铁厂将脱离乌克兰的控制,要么成为俄钢铁业一部分,要么被战争彻底摧毁而难以恢复。这意味着乌克兰再无足够的钢铁来生产足够的炮弹,只能天天承受俄军高密度炮击,其败局已无法挽回。

  在过度追求绿色环保的欧盟国家看来,像钢铁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与其自己生产,不如依赖从俄乌大量进口。但俄乌战争使欧盟今后已不可能从乌克兰大量进口钢铁,况且乌克兰战后重建也需要大量钢铁,即使能从俄进口则要被迫支付卢布,俄肯定会大幅涨价。

  过去,俄罗斯与乌克兰都靠着前苏联留下的家底,一直是欧洲钢铁生产大国,产自乌克兰钢铁约占欧洲钢铁进口量的十分之一。俄乌战争爆发后,产自乌克兰钢铁来源中断,使欧洲大陆本已紧张的钢铁供给更加吃紧,并推动钢铁价格在去年价格暴涨后再创新高。截止2022年4月底,欧洲螺纹钢成本已经飙升至每吨1140欧元的创纪录水平,较2019年底上涨150%。同时热轧卷材的价格也已创下每吨约1400欧元的历史新高,比疫情大流行前增加了近250%。现在行业担心,在需求放缓之前,钢价或将大幅上涨,甚至可能会再上涨40%至每吨2000欧元左右。

  欧盟为弥补钢铁需求缺口,自我扩大钢铁产能也不可能。因为钢铁业不仅是耗煤大户,也是耗电大户,生产钢铁离不开充足的电力。由于欧盟过度追求绿色能源,对天然气发电依赖程度很高,因俄乌战争所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后果是,欧洲能源交易所8月的电价,几乎是俄乌战争前的6倍。仅在过去两个月,价格就翻了一倍,德法两国每兆瓦时(Mwh)的电价,甚至一度突破1000美元大关。还有焦煤(也称冶金煤)也价格飞涨。使欧盟各大钢铁厂陷入成本高企与被迫减产甚至停产的困境中。欧盟连维持现有钢铁产能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扩能,从中国进口钢铁必将成为欧盟一个重要新选项。

  

  二战中美国为何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

  回顾历史,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美国之所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转型成为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民主国家兵工厂”,其前提是美国参战前因数年经济不景气所关停闲置的大量过剩产能成了美国潜在优势。有了这些过剩产能重新开启,才能迅速向军工方向转产。如没有这些现成的过剩产能,一切从头开始,美国哪能转产这么快?别的不说,仅新建厂房就需要不少时间。

  同样,新冠疫情暴发后,如果中国事先没有疫苗等抗疫物资与居家生活用品的所谓过剩产能的“储备”,就很难在短期内通过产能迅速扩张来满足全国与全世界的需要,更不可能成为全世界抗疫物资与居家生活用品最大生产基地。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新冠疫苗接种超30亿份,这引发国外多家媒体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中国“惊人的”接种活动规模和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如果中方在抗疫中没有疫苗等所谓“过剩产能”储备,怎么可能在很短时间生产出30亿份疫苗。看来带有贬意的“过剩产能”也要辨证的来看,有利也有弊,不应全盘否定和一棒子打死。

  

  美国为何陷入“钢铁荒”的困局中

  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纷纷重视起基础设施建设。加上美国滥发美元,促使钢材需求量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出现世界性“钢铁荒”与疯狂涨价,美国也不例外。2021年7月初,美国《财富》杂志网站题为《钢铁价格已经翻番》文章列举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钢铁价格已飙升215%,其中,热轧钢的基准价格一度攀升至每吨1825美元,约合人民币近12000元。而在疫情之前,这一交易价格是在每吨500至800美元之间,价格翻了一番还要多。到了2022年,美国钢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在2022年3月份时,美国中西部的普通钢和优质钢价格分别上涨了135美元/吨和187.50美元/吨;4月份的初步迹象显示,普通钢的价格将上涨50-100美元/吨,优质钢的价格将上涨100-200美元/吨。

  于是许多美国钢铁用户纷纷呼吁拜登总统取消特朗普政府时期制定的对中国钢铁产品的高关税以扩大进口。如果美国取消或大幅降低对中国钢铁产品进口关税,中方是否应借机扩大对美钢铁出口?非也!

  中方必须清醒认识到,美国这次“钢铁荒”决不是偶发性暴涨与短周期“钢铁荒”,而是否极泰来的长周期大转势。从人口来看,人口数量与人口总量增长是决定一国钢铁需求总量一个很重要因素。美国人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亿多暴增到现在3亿多,增长50%以上,加之合法与非法移民仍继续大量涌入以及美国自身较高人口出生率,美国人口较高增长态势仍在持续。

  某些公知出于其不可告人目的,总爱拿中美之间人均指标进行比较,其实某些人均指标中国已超过美国,如高铁、地铁、5G等人均指标已超越美国,一个典型就是中美之间人均钢铁指标对比。如从人口角度进行中美钢铁产量对比,2021年中国年产钢铁(粗钢)10.65亿吨,即平均每亿人拥有0.76亿吨钢铁产量,而2021年,拥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年产钢铁(粗钢)仅0.86亿吨,即美国平均每亿人仅拥有0.28亿钢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多点。

  除人口外,GDP总量与钢铁需求总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2021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77%,而2021年美国钢铁总产量却仅为中国8%,这也太低,低得有些不正常。从时间上来看,美国钢铁产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近五十年时间,一直维持在年产1亿吨(粗钢)上下波动,这个低迷周期也太长了。

  俄国经济学家康得拉季耶夫对英、法、美等国从1780年到1920年的140年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西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着40-60年的周期运动 (亦称经济长波)。按他的经济长波理论,自2021开始,美国钢铁需求与产能已结束了长达近五十年低迷期,开始进入一个至少十年的产销两旺的长波景气周期,拜登推行的1.2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与美国房价飞涨更是助推了这个长波景气周期,所以美国“钢铁荒”与价格暴涨是必然的。但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钢铁业,完全没有做好迎接此轮钢铁业长波景气周期的思想准备。如从国外大量进口钢铁来应对美国目前的“钢铁荒”也不现实,因为本轮“钢铁荒”是世界性,连拥有强大产能的中国也一度钢铁价格飞涨,国际市场钢铁价格涨幅至少比国内高出一倍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产地,如果中国选择调整钢铁出口量,减少对外出口钢铁,这也意味着美国等多个国家钢铁紧缺的情况会更加严峻。

  

  美国为何难以迅速扩充钢铁产能

  在美国与世界“钢铁荒”大背景下,美国钢铁业能否像二战时大肆扩充军工产能那样来迅速扩充美国钢铁产能?否!

  过去,美国政客与精英的如意算盘是,钢铁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中国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将使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以低廉价格购买,与其自己费力生产高耗能、高污染与低利润的钢铁产品,倒不如从中国进口,以确保美国空气是香甜的。美国政客和精英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与高耗能、高污染,一直是冷嘲热讽态度。

  总之,美国政客与精英是把钢铁业技术含量与劳动密集消费品技术含量混为一谈,对中国钢铁业的优势采取蔑视的态度。可一旦中国压缩钢铁产能与限制出口,美国马上发现不仅是自己,自己的三大盟友(也是世界钢铁主要生产国)日、韩、德想扩充钢铁产能也困难重重。如果说美国减少中国制造的劳动密集消费品,还可以相对容易找到其他替代生产国如越南、印度等,但钢铁业决无可能。自己的三大盟友日、韩、德齐闹钢铁荒,本国钢铁需求尚未满足,又怎么向美国大幅增加出口?中国钢铁业扩充产能却比较容易,这恰是中国钢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美国扩能不易表明,钢铁业决非国内某些人所认为的低端制造,即使貌似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钢铁产品,也并不是类似劳动密集消费品那样的低端制造,起码是中端制造,技术含量最高的特殊钢应属高端制造,而重型冶金装备则属顶级制造,因为全世界仅中、日、德三国具有这种顶级制造制能力,美国都不具有,垄断程度很高,称其为高科技产业也并不过分。

  我们先看下中方为何能一直迅速扩张钢铁产能。

  钢铁产能扩张难在何处?曾任宝钢副总经理,原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曾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涌现了一批具有冶金工作背景的省长和市长。1999年甚至出现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市长都来自钢铁界。重要原因是:大型钢铁企业是让人见识,让人锻炼的地方,那里既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社会,拥有码头船队,铁路站和机车、变电站和发电厂,焦化厂和制氧厂、污水处理厂等等。

  他说得一点不错。凡去过大型钢铁厂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大型钢铁厂就是一个大型钢铁城堡。其典型代表是已被俄军占领的位于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市的亚速钢铁厂,不仅是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厂,也是欧洲最大钢铁厂之一。数据显示,亚速钢铁厂2021年生产粗钢434万吨,生铁产量为380万吨。在2020年,该厂46%的产品出口至欧盟。亚速钢铁厂厂区面积多达11平方公里,厂内拥有上百座车间和厂房,厂区里各种庞大重型冶金设备和坚固钢筋混凝设施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坚固庞大的钢铁城堡。俄乌战争中,乌军亚速营残部在此凭险固守,拒不投降,俄军围攻近两个月仍未完全占领,普京不得己在4月21日宣布采取围而不攻策略以减少伤亡,俄军直到5月20日才攻克亚速钢铁厂。

  与亚速钢铁厂类似的是,一个大型钢铁厂各种重型冶金设备体量、构造与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其技术含量很高,国内仅有中国“一重”“二重”等几家企业能制造,这些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巨无霸重型冶金设备,是极限制造的代表,从下订单到交货要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不仅如此,这些重型冶金设备不同于普通工业设备,不是今天买来拉进厂房,明天就能投产。钢铁业是典型的连续生产的流程工业,需要把各种重型设备与诸多配套设备按流程进行复杂与高难度的土建安装,最终建成一个钢铁城堡才能投产,国内只有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具备相应能力。

  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张的基建主力军——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其前身是计划经济时期冶金部所属从“一冶”(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到“二十三冶”共23家冶金基建企业,号称20万基建大军。他们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后重组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2021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位居世界500强榜单的第30位。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冶金基建企业,具备年产上千万吨超大型钢铁企业从勘查、设计、制造到土建安装全产业链承包能力。

  如进行类比,新建钢铁厂或进行钢铁厂扩能技术改造,类似于建设核电站,不仅要把各种核电设备制造出来,还得通过复杂的土建安装才能建成核电站,核电站土建安装时间往往不少于设备制造时间。自建设秦山核电站起,中国核电建设持续近四十年,这才保证核电技术与人才不断档,技术经验不断积累,才能确保中国核电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无独有偶,美国在本世纪初因成本、环保等因素,而放弃对稀土的开采、分离与制造,改由主要从中国进口。在如今中美竞争态势下,美国为摆脱对中国依赖,想重新建立稀土产业,但由于人才与技术的断档而困难重重,即使不惜成本地砸钱也没有用,因为高薪也招不到技术人才来干。这两个正反两方面例子表明,现代工业技术的复杂性决定其技术与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重要性,一旦长时间中断,再想重新进入则难上加难,美国再工业化之所以困难重重也就在于此。

  中国钢铁业与中国核电、稀土产业有类似之此。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业一直在不断扩充产能,新钢厂建设与老钢厂扩能技术改造一直持续不断,虽然也带来产能过剩老问题,但技术与人才不断档决定了中国钢铁业既能马上迅速扩充产能,也能马上启用曾经封存的过剩产能,将其转化为有效供给产能,这就能使中国钢铁业在世界性“钢铁荒”与钢价飞涨中居于有利地位。

  再看美国钢铁业,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就已经将钢铁产业视为夕阳产业,美国对其不投入,不研究,甚至高校冶金专业招生规模也急剧萎缩,这令美国钢铁业头疼不已,美国钢铁业一再呼吁美国政府为钢铁业的重振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从美国钢铁产能来看,由于工业空心化与中低端制造大量向外转移,美国工业对钢铁产品需求一直不振,故美国钢铁产能一直在1亿吨左右波动,有近五十年时间没有大规模扩充钢铁产能与新建钢铁厂,其生产设备大都陈旧不堪。美国现在想扩充钢铁产能不仅缺资金,更重要的是长达近五十年扩充产能断档期,导致美国钢铁业技术与人才断档现象严重,有经验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大都退休或转行,剩下的是以50岁以上高龄技术人才为主,年轻人不愿进入。美国钢铁业严重缺乏工程师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重型冶金设备的制造能力,更没有类似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那样能快速扩充钢铁产能的基建企业,所以美国钢铁业即使有资金也难以大幅扩充产能。这有点类似美国德州陈旧不堪的电力设施,多年没有改造升级,正常情况尚可应付,但遇到2021年2月零下20多度超级寒流与2021年盛夏40度左右超高温,其电网马上崩溃。

  

  美国钢铁产能上限分析

  依据美国经济总量、人口、康氏长波理论及与中国的对比数据,美国钢铁产量至少要增产到1.5亿吨,方能有效抑制“钢铁荒”与价格暴涨。再进一步,美国钢铁产量至少要增产到2亿吨左右,才能有效满足钢铁长波景气期的巨大需求。参照近五十年来美国钢铁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波动的数据,1亿吨左右很可能是美国钢铁业今后几年难以冲破的产能上限。2021年美国年产钢铁(粗钢)仅8600万吨,其储备的可在短期内开启的空置产能顶多不过0.1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美国老迈的钢铁业即使能在2022年把产能提升到1亿吨左右上限,那基本上就到难以逾越的“天花板”,至少还有高达0.5亿吨左右巨大需求缺口无法弥补。如此一来,拥有全世界最大产能的中国钢铁业也将因祸得福,主导全世界钢铁产业发展与价格涨跌。正如2021年5月27日,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在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大会上明确表示: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中国时代。

  如果把美国“芯片荒”与“钢铁荒”相比较,芯片毕竟是美国高度重视的优势产业,从国外引进与“收割”了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只要美国加大投资力度,并联手韩国、台湾到美国投资建厂,美国“芯片荒”预计在2023年大幅缓解问题不大。但美国钢铁业则是典型的弱势产业,美国又忽视引进与培养相关技术人才,难以大幅扩充产能。如今全世界仅有中国具备大幅扩充钢铁产能与向美国大量供货的能力,离了中国,美国就玩不转。美国作为一个对钢铁有巨量需求的国家,不大可能靠从产能相对有限也是同样扩产不易的盟国(如韩日德等)大幅增加进口来满足其需求,更何况俄乌战争加剧了世界范围的“钢铁荒”与进口难度。可以预计,美国的“钢铁荒”在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缓解,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超过想象,应该不亚于如今的芯片短缺。

  钢铁作为用量最大且不可替代的最重要工业基础原材料,日本人称其为“工业粮食”,“钢粮”暴涨意味着其对美国通膨的全面助推与传导作用丝毫不亚于石油暴涨。如今美国正陷于钢铁与石油同时暴涨的两面夹击之中,且无法摆脱,中方不妨借机反制美国,让其雪上加霜,更加难过。

  

  中国钢铁业不是普通的过剩产业,而是反制美国的稀缺产业

  1958年所谓“大跃进”的实质是钢铁产量“大跃进”,当时提法是“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实现钢铁产量一年内翻翻目标。随之而来的是1959年庐山会议,因彭老总上“万言书”批判“大跃进”某些问题而被免职,紧接而来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也与之前“全民大炼钢铁”存在密切关联,也就是说,当年为优先发展钢铁产业,新中国可谓不惜一切代价。环顾世界,除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能这样做外,也只有中国能做到。

  既然1949年以来,只有中国能做到建立起全世界最庞大与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年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可谓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样的钢铁工业体系难道还不稀缺与珍贵吗?《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其实知己与知彼一样重要,如果我们不知己,自己不能认识到中国钢铁工业体系的稀缺性,不仅不会自我高看中国钢铁工业,还会把中国优势产业看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普通产业,把稀缺产业看成过剩产业而不加以珍惜,更不会视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少了这个反制美国的战略筹码,就有可能使中方在中美经济博弈中陷入受制于美的被动中。

  什么是“稀缺”?千万别被西方经济学洗脑,不能把“稀缺”仅局限于物质上的稀缺,实际上精神上富足才是最有价值的,精神上富足可以在相当程度弥补物质上的稀缺,但物质上的富足绝不可能弥补精神上的稀缺与萎靡不振,可以说,精神上的稀缺比物质上的稀缺更致命。当年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重装备与火力的绝对优势,为什么最终失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铁多气少”,但英勇志愿军能打败美军,靠的却是“铁少气多”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西方经济学那套建立在看似高大上基础上的推理、数据、模型之上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或许很适用于靠战争、掠夺、海盗起家的西方人,但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经济人假设”与对“稀缺”定义的一大缺陷,恰是没有把民族精神这一至关重要因素考虑在内。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如果铁人是所谓“经济人”,那他追求的也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用所谓“经济人假设”根本无法解释1960年5月1日铁人王进喜勇跳泥浆池的壮举。当时,他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个搅拌机,奋力地在泥浆池内挥舞自己的双臂,不断地将下沉的泥浆搅到上面来,有效地阻止了井喷。而他的队友们在见到王进喜这样做之后,也立马跟着跳进了泥池内,几个英勇的汉子历时三个多小时不断地搅动泥浆,止住了井喷,最终成功地保住了油田的井架和钻机。王进喜的英勇事迹被传遍了整个大庆油田,不仅是大庆油田,全国人民都被他们的壮举所鼓舞。再如对于深圳的飞速发展,曾有人不解: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何以能将一座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深圳发展奇迹的密钥之一,正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当年,以石油、钢铁为代表的新中国工业,都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当时新中国从物质上讲是稀缺的,但民族精神是富足的,如果既算政治账,又算经济账,以中华民族富足的民族精神来弥补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物质基础,恐怕当时中国真的不稀缺,所以新中国才能快速建立起以石油与钢铁为代表的工业体系。当时苏联援助再重要也是外因,而不是内因,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因的主动能动性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对苏联援助应予肯定,但不宜夸大。冷战时期,苏联全力援助的国家不止中国一个,而是一批,为何只有中国迅速实现工业化?这就是那些扶不起的“阿斗”国家内因出问题所造成的。

  冷战高峰时期,在苏联这个头号强敌的重压与威胁下,为维护世界“老大”地位,美国上下不敢松懈,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用个中国说法是,当时美国举国上下充满“精气神”。当时美国军工厂的工人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而赶工,甚至愿意在一定时间内无偿加班,当时波音高管平均收入仅比普通员工平均收入高十多倍(比如今多数中国国企差距还要小)。当时美国工人的爱国奉献精神与较小的贫富差距,在今天的美国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苏联解体不仅使美国失去一个头号大敌而松懈下来,而且导致其民族精神的大衰退。美国衰退的实质是美国民族精神的大衰退,而且这种民族精神大衰退,完全是因美国内政外交一系严重错误造成的。从“解铃还须系铃人”角度分析,美国已无法阻止其民族精神衰落。如今美国把中国树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实际上也是头号敌人,想让中国扮演冷战时苏联的角色,想借此提振美国人的“精气神”,纯属白日做梦。

  如今的美国不缺西方经济学所看重的资金与物质条件,起码大肆滥印美元使美国不缺资金,但就是缺冷战时期那种向上的“精气神”。美国的“用工荒”表明“躺平”之风也在美国盛行,干钢铁等制造业很苦很累,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显然吃不了这个苦,即使开出高工资也不会有多少人愿干。台积电、英特尔的芯片工厂在美国招工难就是一个典型。类似于朝鲜战场上“铁多气少”的美军,难道能靠“钱多气少”与精神萎靡的美国人来重振美国钢铁业吗?这决定了1亿吨左右,很可能是美国钢铁业今后几年难以冲破的产能上限,美国必将长期处于钢铁产能的短缺之中。美国固然可以从盟国进口,但盟国钢铁产能提升也面临一大堆难题,过去欧盟靠俄廉价天然气来冶炼钢铁,如今天然气暴涨N倍,改用传统煤炭一样价格暴涨,且不少欧盟钢铁厂技术路线只适用天然气,不少欧盟钢铁厂因此停产,即使勉强生产,成本与售价也相应提升N倍,美国用得起码?

  在美国想从经济与产业链上与中国脱钩的大背景下,美国不是不想彻底摆脱在钢铁上对中国的依赖,只是做不到。因为美国“钱多气少”与精神萎靡的现状,决定了美国无论花多少钱与多少时间,连重返美国钢铁业冷战时的荣光都难以做到,更别说赶上中国。

  毫无疑问,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才能建立起这种在全世界都堪称“独一无二”的钢铁工业体系。既然堪称“独一无二”,独家经营,不是稀缺又是什么?物以稀为贵吗!就算中国钢铁稀缺程度比不上俄天然气,但也算是稀缺产能。

  那些被美媒、公知与西方经济学洗脑的“砖家”会辩称,国内一些钢铁厂开始了停工减产与降价销售,这明明是产能过剩吗!那来什么钢铁稀缺?这其实又是西方经济学一大漏洞,即忽视稀缺的相对性。最典型是由于俄天然气对欧盟出口大减导致其库存暴满与产量大幅削减及国内大幅降价销售,但谁能说俄天然气过剩?!所谓俄气过剩也相对的,仅局限于俄国国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仍是宝贵的稀缺资源,这就不难解释欧盟满世界找气以替代俄气,其结果是不仅数量上无法完全替代俄气,价格还高得多。其实中国钢铁业与如今俄气类似,国内或许存在一定过剩,但放眼世界却是典型的稀缺(或短缺)产业。从知己知彼的角度讲,中方对中国钢铁业优势的自我认知必须高看自我,视之为稀缺(或短缺)产业,同时低看衰落的美国钢铁业。要把中国钢铁业视之为中美经济博弈的一个战略筹码,而不能自我轻视与贬低中国钢铁业。

  所以,我们决不能偏听偏信美媒、公知所骗造的中国钢铁业是过剩产业、低技术产业、高污染产业的说法,那只是美国与公知贬低中国钢铁业洗脑谎言。按日本人说法,钢铁是工业的粮食。美国及西方盟国自己生产不出足够的“钢粮”,就用谎言洗脑那些崇洋媚外的某些国人,以尽可能压低中国钢铁出口价格,让中国钢铁业仅赚点辛苦血汗钱的同时,自己却从中赚大钱。我们决不能让美国这个阴谋得逞!

  这两年中国成功地应对了疫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觉得过得更好,为什么?一方面,美国以大肆滥印美元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膨而导致万物飞涨,多数国人收入的上涨无法赶上通胀而不断缩水。另一方面,就在于我们没有成功地将世界范围内原本稀缺的产品与资源(如钢铁、稀土等),卖出合理的高价。相关部门真的应认真考虑,怎么样像俄罗斯重新调整天然气售价那样,来重新调整我国所拥有的稀缺产业与资源的出口售价?在让多数国人增收的同时,让不可一世的欧美老爷们品尝中国产品价格飞涨的滋味。俄气暴涨N倍已给我们带了个好头,树立了成功榜样。

  笔者建议,中方要把世界范围内原本稀缺的产品,卖出合理的高价以体现其稀缺性。中方可先从稀缺的钢铁业出口管控入手,要么不卖,要么卖出相对高价,如欧美觉得中方出口价高,爱找谁找谁!你想买中方还不乐意卖。

  最后要强调一下,当年朝鲜战场上“铁多气少”的美军,美军的“铁”多到什么程度?1950年,美国钢铁产量9383.6万吨,而中国是61万吨,美国是中国的160倍。美国仗着自己钢铁产量的压倒性优势,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将美军榴弹炮的每日发射炮弹数量增加了十倍,这就是所谓——“范佛里特弹药量”,范佛里特扬言“美利坚有的是炮弹”。由于炮弹消耗太多,甚至引发美国国会一些议员的质疑与不满。而“铁少气多”的志愿军战士是靠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大无畏英雄气概来与美军作战。从朝鲜战场回来的人说,打仗就是打钢铁。而如今,中美10比1的钢铁产量意味着中国同样能以10倍标准来反过来教训美军,这才是最令美国胆寒的!所以强大的中国钢铁业也是威慑美国霸权、保卫我国家安全的强大产业力量,是典型的战略产业与中美博弈的战略筹码。这种作用,同样是无法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体现出来。美媒与公知大肆贬低中国钢铁业,一个别有用心目的是打压中国国防实力与军工产业,对此要高度警惕。

  

  中国钢铁业可效法普京反制美国及美元

  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毛主席曾说过,你丢你的原子弹,我甩我的手榴弹。主席这番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国博弈应扬长避短,美国虽可以靠芯片产业的技术优势来打压中国,但中国也可靠钢铁产业优势来反制难以扩充钢铁产能的美国,使其蒙受巨大的直接与间接损失。

  中方的做法是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为理由,无论美国是否取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高关税,在取消对钢铁产品所有出口退税的同时,以征收高比例出口关税方式来大幅减少出口量。美国对中国依赖程度越高的钢铁品种,征收出口关税比例越高,出口量减少幅度越大。这样做,对中方好处:一是对内可抑制钢铁过量出口来平抑国内钢铁涨价,间接缓解国内通胀;二是对外可把澳洲铁矿石暴涨对中国造成损失转嫁给美国;三是通过中国出口钢铁产品大涨以助推美国通胀,把通胀反向输入美国,加剧美国从住房到各类消费品的全面大涨,让美国尽情品尝滥发美元的滋味,让美国自己割自己的韭菜。美国底层民众生存更加艰难,必然激化美国的社会矛盾与社会乱象,让美国政府穷于应付国内问题而少找中国麻烦。

  另一个重要情况是,由于美国一直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特朗普政府制定的高关税,于是不少韩企低价从中国进口钢材,稍加工后,再大幅加价卖给美国,靠当“二道贩子”倒买倒卖而大发横财。所以大幅提高钢铁出口关税,应包括这些国家,使其无空子可钻;或不论出口国别,干脆一刀切,以统一标准来大幅提高所有钢铁产品出口关税。

  中国以高关税来限制钢铁产品出口,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加大钢铁企业压力,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对此应怎么看?普京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靠近芬兰边境的波托瓦亚液化天然气厂正在燃起熊熊大火,远看就像一只高耸的火炬,在几十公里之外依然能够看得见,原来,这是俄罗斯正在燃烧开采出的天然气。据称这里每天会燃烧约434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差不多价值1000万美元,被外媒称为“普京火炬”,“普京火炬”顶端的大火,正成为俄罗斯与欧洲能源战的新的象征。

  “普京火炬”可谓意味深长,但国内媒体与专家对“普京火炬”解读不够全面,没有从俄气廉价与稀缺的角度进行解读。

  欧盟倡导的所谓绿色能源,实质是用俄国廉价天然气来取代煤炭、核能。欧盟发电大都靠俄气。不仅如此,天然气还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重要化工原料,德国化工原料有一半来自天然气。俄乌战争与俄少供、停供天然气后,欧盟马上陷入经济滑坡、物价暴涨、欧元暴跌和社会混乱之中。普京和俄国精英们这才清醒过来,搞了半天,欧盟经济发达与高水准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俄国廉价天然气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普京已清醒认识到欧盟经济已被俄国廉价天然气深度“绑架”了,欧盟在全世界很难找到稀缺俄气的替代方,欧盟靠他国替代一小部分可以,且替代成本高昂,但全部替代绝无可能。从相对稀缺性角度讲,明明相对欧盟来说是非常稀缺且不可替代的俄天然气,用个夸张说法,是过去被俄国卖了个“白菜价”,让欧盟占了大便宜。欧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俄乌冲突中支持美乌,这让普京忍无可忍,不仅要强推卢布结算令,稀缺的俄气只准欧盟用卢布买,而不是用滥印成灾的美元、欧元来买。而且还把俄气售价提高N倍,以体现俄气的稀缺性,让稀缺俄气重回高价值属性。

  “普京火炬”就是要警告欧盟,不接受卢布结算令与高价俄气,那就宁肯烧掉一部分也不低价卖给欧盟,你们欧洲人就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寒冬中瑟瑟发料吧!可以预计的是,火光冲天的“普京火炬”必使欧洲人陷入冬季“无气可用”的恐慌之中,最终较量结果是,在入冬之前,普京必将成为最终赢家。

  中方通过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征收高比例出口关税方式来大幅提价出口,如同欧盟难以接受俄气大幅提价,高傲的美国客户也很难接受中国钢铁出口大幅提价,那中方不妨借鉴普京做法,既然钢铁产业是中国优势且是世界上稀(短)缺的产业,美国及盟国又无法大幅扩充自己钢铁产能,如同欧盟在天然气上只能最终有求于俄气那样,钢铁出口提价的主动权属中方。中方在与美国较量中,要有必胜的信心、恒心、决心,不退让,不降价(或仅少幅降价),必要时坚持数年,让美国用户从过去习惯于买中国的廉价钢铁产品,改为逐步习惯于买相对高价的中国钢铁产品。这如同一些欧盟国家已开始逐步接受高价俄气一样,中方不是做不到,而在于必须坚持不懈!

  

  中方应从严管控冶金高端技术与装备的出口

  不同于普通钢铁产品,对钢铁业重型冶金设备及配套核心大部件,应通过部分甚至全部禁止出口美国及盟国,而不是通过出口高关税来限制其出口。因为重型冶金设备及大部件制造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少有的优势产业,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三个国家能制造,且国外的产能也非常有限。

  例如,鞍钢联手国内中国“一重”“二重”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克服了诸多技术挑战,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的5500mm宽厚板轧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格的宽厚板轧机。由轧机连同其40余台配套设备组成,零部件总数达10万多个。仅生产厂房就长1116米,宽近100米,面积达11万平方米,当于15个足球场。轧机占地长200米、宽35米,高近20米,其机架高15.2米、宽4.67米,厚2.3米,重412吨,居亚洲之最。轧机支承辊最大直径达到2400mm,重达250吨,整台轧机总重超过3000吨。由于体积庞大、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许多部件的重量尺寸都达到了机械制造的极限,被誉为世界“轧机之王”。

  5500mm宽厚板轧机所用原料板坯每块就重达250吨,是普通中型轧机板坯重量的5倍以上;用如此“大块头”板坯轧制出的钢板当然是既宽又厚,故称之为宽厚板,其厚度最大可达400mm,是普通轧机的4倍以上;钢板宽度是普通中型轧机的2倍以上,其轧制出的宽厚板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可用作航母、大型战舰的船用钢板与装甲防护钢板,如今中国建造航母及大型军舰与民船所需宽厚板都出自这台“轧机之王”。如进口宽厚板,国外肯定会卡脖子,换句话说,没有“轧机之王”,中国根本造不出航母与大型军舰、民船,所以“轧机之王”是典型的大国重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是系关国防与中国造船竞争力的超大型战略装备。

  在中国鞍钢“轧机之王”的“刺激”下,2012年,韩国现代公司打算自主制造5000mm宽厚板轧机,这5000mm宽厚板轧机是韩国的“轧机之王”,其作用类似中国鞍钢的“轧机之王”。但韩国的“轧机之王”一个叫轧机机架的重要部件,韩国无法制造。于是请求中国二重为其制造。

  中国二重是全世界极少数具备重型冶金装备及大部件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具备一次性冶炼900吨级钢水,浇注700 吨级钢锭,制造500吨级铸钢件和400吨级锻钢件的极限制造能力。经过艰巨努力,中国二重成功制造出韩国无法自产的轧机机架,仅制造这个轧机机架一次性所用钢水总量高达741吨。请注意这仅是韩国5000mm宽厚板轧机的一个关键件大部件即轧机机架,但没有这个轧机机架,韩国宽厚板轧机就无法装机投产并生产出韩国造船业所急需宽厚钢板,那又如何确保韩国造船业竞争力?而造船业不仅是韩国的强项,而且是中国造船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这个轧机机架的重要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类似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中方为韩方制造这个轧机机架,仅是赚了点小钱,就是以间接与隐形方式助推韩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高,这堪称“只算小账、不算大账”的极端错误行为。

  此例表明,从维持中国钢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角度讲,应暂时禁止向美国及盟国出口重型冶金装备及核心大部件,即使美国客户转向德、日采购,就算能签下订单,其交货周期要长得多,成本高得多。如中方禁止出口就能对外产生类似芯片的卡脖子之效,我们也要尝下对外卡脖子的滋味。

  

  学习西方,善于提价

  中企在出口产品提价上既要“敢”字当先,要敢于提价,又要善于提价,讲究提价策略,这方面我们真应该学习西方企业定价策略。中国企业定价策略过多参照生产成本,采用生产成本加一定利润率的模式来定价。由于中国总体生产成本比西方低得多,如果出口产品也采取这种定价模式,往往出现定价偏低的问题,甚至只赚点微薄的血汗钱。结果中国企业不仅以偏低价出口少赚一大笔,还让国外进口商趁机大赚一笔。

  对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出口到中国的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特别是资本品,主要是根据其稀缺程度来定价销售,生产成本只是次要参考条件。除极个别西方人外,西方人并不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个中国谚语,但西方人肯定明白这个道理,即供不应求肯定贵。值得借鉴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等差异,西方人思维比中国人有点粗线条的思维更加精细化,西方人对“物以稀为贵”中的“稀”与“贵”这两个字(或对应两个英文单词)的理解,起码分为极度稀缺、高度稀缺、中度稀缺、低度稀缺或供求平衡等几个层级而做出相应定价。

  如果是被西方企业独家或二、三家垄断的产品属市场上极度稀缺产品,西方企业往往定个超出生产成本N倍的超高价。因为西方企业深知,在这个极度稀缺的市场,中国用户没有多少选择权,即使是超高售价,中国用户也不得不接受。一旦有中国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来打破垄断,开始小批量生产这个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就由过去的极度稀缺降为高度稀缺,西方企业定价策略是把从过去超高售价降为与高度稀缺相对的高定价。一旦中国企业开始中等批量生产这个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就由过去的高度稀缺降为中度稀缺,西方企业定价策略是把从过去高售价降为与中度稀缺相对的中等定价。一旦中国企业开始大批量生产并取代西方这个产品,彻底打破西方垄断,那么这个产品就由过去的中度稀缺降为低度稀缺或供求平衡,西方企业定价策略是只能被迫下调到比中企同类产品略高一些程度,来与中企竞争。

  一个大家熟悉的案例是德国海瑞克盾构机当年独家垄断中国市场时,是高到离谱的超高售价,且极为傲慢的不允许中国用户讨价还价,哪怕降一分钱都不行。一旦中企突破瑞克盾构机独家垄断,开始小批量生产时,海瑞克盾构机为了保住其市场份额,被迫把过去的超高价下调为低一些的高价,如果中国用户购买量大,还可再降一些。当中企开始大批量生产盾构机抢占海瑞克市场份额时,海瑞克被迫大幅降低到比中企同类产品略高一些程度,毕竟其品牌效应还有,定价高一些也能被中国用户接受。如今海瑞克盾构机售价比其独家垄断中国市场时的超高价暴跌三分之二以上,也不能说海瑞克亏本出售,只是从过去垄断暴利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利润水平。

  笔者觉得西方企业这种分级定价策略值得中企借鉴,例如由于俄气、俄油与煤价飞涨,重创了欧盟高耗能产业,要么被迫停产,要么成本暴涨,所以高耗能产品在中国不算高度稀缺,但在目前欧盟却高度稀缺,中国企业要敢于高定价。例如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各类玻璃瓶,却是高耗能产品,必须对纯碱等原料高温熔融才生产出玻璃瓶,过去欧盟主要依赖廉价俄气生产玻璃瓶,但随着俄气暴涨与少供断供,欧盟不少玻璃瓶企业要么停产,要么减产。没有玻璃瓶,欧盟生产的酒类、饮料、药品等将无瓶可装,这可是个大问题,于是欧盟从中国大量采购玻璃瓶,中国玻璃瓶企业家家订单暴满。中国企业还发现尽管一再提价,欧方都能接受。这只能说明中企太保守了,对玻璃瓶在欧盟的高度稀缺性认识不足。过去西方企业以超高定价在中国赚取暴利,中企现在就应借机“以西方人之道、还治西方人之身”。既然是高度稀缺,中国玻璃瓶企业应该翻一倍乃至数倍来提价出口,以赚取最大商业利润。

  当今世界上只有两类一本(或无本)万利,一个是铸币税,另一个是在产量不变前提下大幅提价获利,这方面西方企业做法也值得借鉴。一般来说,中企热衷于以投资扩充产能方式来满足国外客户需求,而西方企业通常不会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大增而急于投资扩充产能,通常会借机提价来牟取暴利,只有当中企打破垄断,研制出同类产品时,西方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才会考虑投资扩产。海瑞克盾构机正是如此,当其垄断市场时,对为满足中国急剧扩大市场需求而投资扩产毫无兴趣,只知借机加价牟利。当中企开始大批量生产时,过去根本请不动的海端克却不请自来,主要到中国投资建厂以降低成本,来与中企同类盾构机竞争,这实际上也是海端克不得已的选择。海端克做法对中企也有参考价值,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幅提价牟利,才是中企的最佳选择,如果出口能做到提价牟利,那就没有必要急于投资扩产。如现在国内能源供应比较紧张,中国企业若扩大高耗能玻璃瓶产能以满足欧洲需要就不太合适,不如借机加价获利。

  总之,被美媒与公知们贬为产能过剩、高污染与所谓低技术含量的中国钢铁业,纯属美媒与国内公知对我们洗脑,使中方在中国优势产业即钢铁出口上缺乏大幅提价的底气与勇气,只敢以略高于成本的低价出口,赚点微薄的血汗钱。所以,中方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该提价时就应该敢于提价。即使不是全面的大幅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售价,但可以俄为师,效法普京,大幅提高中国优势产业与稀缺产品的出口价格。即使不能一步提价到位,总还可以逐步提价。

  【参考阅读】

  龙凯锋:解决美国霸权,中国有上中下三策,拜登算计落空必败无疑

  吴铭:当前的形势——谈谈金融霸权帝国的致命缺陷

  黄庭民:试论美国金融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与寄生性

  黄庭民:评人民币汇率破七的原因与危害

  迎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说明俄罗斯经济依然挺立,昆仑策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