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7个多月。从战争评估来看:俄罗斯在北约不断东扩、战略空间受到极限挤压、国家被四面围堵、面临严峻威胁的情况下,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坚决果敢地打响了反击美欧霸权的俄乌战争,以图获得更加广阔和安全的战略生存空间。
俄乌这场战争,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对美国一超霸权的打击是有力的,对俄罗斯自身长治久安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使俄罗斯在国际上产生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俄罗斯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俄军战绩是主要的,用兵的取得的成果是第一位的:
一是俄罗斯用核威慑作盾牌,成功吓阻了美欧等国组成的北约直接出兵干预,减轻了90%以上的战略压力,收获了重大的国家利益。
二是战争开始后,俄罗斯在第二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打了漂亮的马里乌波尔歼灭战,成建制地灭了乌军的一个作战旅和众多部队,鼓舞了士气和震惊了北约。尔后,不断向乌克兰纵深推进,占领了12.5万(包括克里米亚)平方公里土地,约占乌总领土的五分之一。
三是用少量兵力取得了较多战果。俄军出动不到20万军队,对抗乌克兰动员全国力量扩编形成的百万军队(包括外国雇佣军),正常情况下,乌克兰兵力以5:1对俄罗斯,这样大比例的军力差距,乌军不说百战百胜,其码不会胜少败多,但却大量丢失国土,只占局部优势,整体上仍然处于劣势。
俄军的战绩有目共睹,教训和失误也是存在的,而且相当严重。既有战略性失误又有战术性失误。
而战略性失误超过战术性失误。
乌克兰在整体作战中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战略比较清晰,战术应用得当,避俄锋芒,利用本土优势,采用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法,分兵而骚扰俄军,集中而打击俄军,灵活机动,在整个战局劣势情况下,局部战场由弱变强。
按照俄乌双方实力,俄罗斯早应达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目前,非但没有达到,而且不少地方越打越糟。战略上从三路进攻,变成了重点进攻,又变成了部分战略退却。如果还这样打下去,全面战略退是存在的。虽然俄军不会战败,但是对其国力消耗将是巨大的,长期是承受不起的。
乌克兰从全面战略抵抗,到重点战略反击,到部分战略进攻。最近,战场态势呈现互有进退的胶着局面。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无论战争实力和潜力都远远超过了乌克兰,本应雷霆出击,速战速决,三下五除二就能击败乌克兰。虽然不能快速灭亡乌克兰,但是,一个月最多三个月应该解决问题,达成战略目的。
结果战争不但没有象人们预测的那样,反而使人大跌眼镜,给人的印象是俄军武器装备落后,战略指导混乱,战役指挥失误,战争推进迟缓,打仗表现为警察化、缓慢化、僵硬化,决心不大,打击不狠,进攻不猛。
象蜻蜒点水,攻击仁慈,行动迟缓,用兵分散,缺乏谋略。推进中付出代价太大。纪律松散,士气不振。战略上从主动变为局部被动。
俄罗斯的战略失误:
一、过低估计乌克兰在美欧支持下的信息化战力和反侵略的抵抗决心,作战指导思想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对信息化战争认识不足,企图以少胜多、以机械化铁流赢得战争的胜利。
开战当日,俄罗斯采用精确制导武器多部位打击乌克兰的导弹基地、制导体系、防御系统、雷达、机场和飞机等制空战力,企图全面打掉乌军的预警制导体系和空战力量,得到制空权。
尔后,采取空中开花、地面三路突袭:利用空军直升机运载武装力量,占领乌克兰首都附近安得诺夫机场,伞降重兵直取乌克兰首都,擒贼先擒王,一举打掉乌克兰国家的抵抗意志;地面用坦克、战车这种滚滚钢铁洪流,长驱直入,直赴乌克兰首都,一举占领乌克兰中央政府驻地,逼泽连斯基政府投降。
战役结果是:开始,乌军失守安东诺夫军用机场,失去了基辅地区的部分制空权。安东诺夫军用机场是此战役胜负的关键。俄军尽管取得了初期的一时占领,但是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据守这座机场的仅仅是一支装备机枪、榴弹发射器和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轻型步兵部队,火力支援主要依靠武装直升机。
乌军的反应非常迅速,在第一时间出动了第4快速反应旅对安东诺夫军用机场发起反击,并且乌空军冒险出动米格-29支援,以打击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在乌军米格-29战机和地面步兵装备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协同作战下,俄军突击部队损失了4架武装直升机,这直接导致俄军安东诺夫军用机场的防御大大削弱。
仅仅装备轻武器的俄空降兵,无法抵御乌军导弹、重炮和坦克的攻击,最终被迫放弃了安东诺夫军用机场,撤入附近的森林之中。由于失去对机场的控制,俄军第76空降师无法实施机降,不得不改道降落白俄罗斯,至此俄军原计划的空中突袭基辅行动宣告失利。
空中较量的同时,俄罗斯地面进攻基辅的滚滚装甲铁流,长驱直入向乌克兰首都推进。地面部队投入战场的坦克装甲装备,主要是T-72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T-72坦克重量轻,只有40吨,虽有完备的“三防”性能,但防御能力弱;BMP-1步兵战车两侧装甲防护能力弱,不能有效抗击机枪直射和炮弹破片打击。
这两型装备性能老旧,通行能力差,机械故障多,很多因缺乏燃料或陷入泥坑,被突进中的俄军抛弃。加上俄军的进攻速度快,战线拉长,后勤补给和维修保障跟不上,战场上出现大量俄军丢弃外表完好无损的坦克和装甲车。
俄军装甲行军的所有目标,都被美欧支持的太空卫星侦察到后传输给乌军,还有当地群众手机拍摄传到网上,使乌军随时掌握俄军装甲行进动态,乌军便根据信息目标指引,采用灵活攻击小组,随时用反坦克导弹打击俄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使俄军损失惨重。
俄军坦克和装甲车遭受重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步坦协同不好,步兵没有跟随坦克作战,没有力量消灭坦克集群四周的反坦克突击分队,使得坦克不断被乌军突击小分队偷袭。
美国和北约在战前已援助了乌克兰大量的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在战场上到处都是乌军单兵反坦克手,乌军运用“标枪”等单兵反坦克导弹伏击缓慢行进或是停顿的俄军坦克、装甲车,给俄军坦克装甲部队造成毁灭性损失。
战争爆发后,到4月中旬,以美军为首的北约已经向乌军提供了6万多枚各型反坦克武器,2.5件防空武器,每辆俄军坦克、装甲车要面对90件乌军的反坦克武器,而俄军在战前对此明显估计不足。
在战法运用上,第一阶段,俄军主要采取地面部队平面推进,辅之以较弱的导弹和远程火炮打击,攻击的目标主要是乌军基础设施和乌军防御阵地,没有采用大规模、长时间导弹空袭、遍地的大规模轰炸、敌后渗透破袭特种作战,以及电子战、网络战等高技术战法。
由于没有彻底打掉乌军的雷达设施、导弹基地和空战力量,乌军进行了有效反击,仅3月5日,俄军共有2架苏-25、2架苏-34、1架苏-30飞机被乌军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损失惨重。
甚至在4月3日,1架先进的苏-35飞机也被乌军地空导弹击落。这些飞机之所以被击落,是因为它们超低空飞行,向地面投放普通炸弹。
以上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俄军在军事上有所克制,顾虑重重,限制较多,不敢放手对乌克兰大规模轰炸和动用大杀器,实施重锤猛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俄军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还有较大局限,精确制导武器不多,数量受限,不得不用先进战机投放普通炸弹。
同时,也反映了俄军的战法传统甚至有些落后,仍然在用二战时期的机械战法打今天的信息化战争。
乌克兰制导、空战力量没有完全消灭,陆军的有生力量基本没有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空中和地面突击乌克兰首都的战役必然失败。
在打胜基辅保卫战后,乌军在美军北约的支持下,以 数据、人脸识别、AI、无人机、卫星协同作战等智能武器,定点清除了俄罗斯的10余名高级将领,使俄军的将军阵亡高于普通的士兵,大大打击了俄军的士气。这些巨大的损失,都是在俄罗斯对决北约中信息化差距所造成的。
二、俄军的武器装备因经济的原因更新换代慢,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作战中情报不明,信息流通不快,合成指挥不畅,兵种配合不协同,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高技术武器,信息化水平,军队的士气,指挥官谋略,战争的经济潜力等,构成未来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决定战争的胜负。特别是高技术的信息化武器,影响战争胜负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化战争走向世界战争舞台已经30多年。90年代初叫高技术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逐渐统称为信息化战争。
美国从1990年2月第一次海湾战争打伊拉克起,就已经开啟了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中的三个主要军事行动: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都有体现。
在这些行动中,美国为主的联盟军队,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信息、制电磁、隐身优势,通过远程导弹打击,隐身战机轰炸,把伊拉克的雷达站、机场及飞机、军事基地和空军、坦克装甲兵、炮兵、步兵等,摧毁殆尽。
这次海湾战争,美国亮出了战争的新打法,使装备落后的国家看的目瞪口呆,也使他们有所警醒,看到了加强高科技装备发展水平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
第一次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了苏联解体,树立了美国一超独大的霸权地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利用制空权和精确制导武器,连续空袭南联盟78天。空袭中,除了打击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外,用凶残和毁灭人类的暴行,对民用目标,包括电力设施、水厂、铁路、桥梁、仓库等等,有关国计民生的设施,狂轰滥炸,让南联盟民众无法生活甚至无法生存,以不出动地面部队、零伤亡的代价,逼南联盟投降并接受美国的一切条件。
强行让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所谓的联合国国际法庭审判,并被冤死在国际法庭的牢房里。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公然违反维也纳外交公约,野蛮轰炸中国大使馆,造成了使馆重大人员伤亡,并拒不道歉,中国除了抗议而无他法,受到前所未有之侮辱。
这次战争后,世界进入了美国蛮横霸权时代,更进一步树立了美国的一霸独尊、绝对超强的地位。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是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用一袋洗衣粉作幌子,诬陷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而发动战争。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打了十余年,虽然有实战经验,但他们之间是机械化战争,而面对美国以高技术为武器的信息化战争,毫无还手之力,很快灭国。
萨达姆家族几乎被美国屠杀殆尽,萨达姆本人被绞死,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意味着美国对不满意的国家可肆意妄为,也标志着美国信息化战争的绝对领先地位。在这次战争中,多国部队尤其是美军使用的高技术武器几乎包括陆海空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军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制导炸弹、夜视器材、隐型飞机、电子战武器、C3I系统(现在已经发展到C7I系统了)等。
这些军事高科技武器装备为多国部队提供了约75%的战略情报,其中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竟高达80%,战争效益成几何增长。军事技术的发展使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对峙中,强的一方看敌人是透明的,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弱的一方看敌人是瞎子、聋子,只有挨打的份。
美国之所以称王称霸,是建立在他们超级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武器及先进的作战平台基础之上的。
这次俄乌战争,乌军虽然在信息化、智能化,包括机械化战争中不如俄罗斯,但是,在美欧的支持下,乌军在情报透明和近距离高精武器打击上,很多方面超过了俄罗斯。
战争中血的事实,摆在了俄罗斯的面前,俄罗斯非常清楚的。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已经无能为力。
苏联没解体前,是与美国实力相当的世界两霸之一,军事上有些方面超过美国。在1991年12月解体后,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崇拜美国制度,立即仿照美国实行多党制、议会制、国有资产和土地私有制等。政治上党派林立,一时间有成百上千政党,人们无心思搞建设,天天争权夺利,闹騰着选举。
反复变动折腾后,登记在册的政党数量主要有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民主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俄罗斯和平统一党、俄罗斯宪法党等70余个,虽然叶利钦所在的政党一党独大,长期执政,但是,政党互斗极大消耗了执政效益,国力始终没有大的增长。
俄罗斯立国之初,经济上依靠美国专家,美国专家则通过俄经济学家盖达尔的名义,提出一系列“休克疗法”,对经济进行改革,放弃政府对经济干预,强迫私有化,实行完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结果苏联人民几十年积累的国营和集体财富被内外少数利益集团吞噬,形成了金融和行业寡头。
社会通货膨胀,卢布暴跌跌至1美元兑3235卢布。为重整经济,政府被迫放松银根,增发18万亿卢布。直接导致高达2000%的通货膨胀,旧卢布币值急剧下降。到了2000年,新发行的卢布替换旧卢布为1:1000,也就是说1美元 = 28000旧卢布。
卢布暴跌,美欧资本趁机抄底,打劫了苏联几十年的财富,赚的盆满钵满,俄罗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缩水90%以上。原苏联官兵大量失业,很多武器装备被解体的官兵丢的丟、卖的卖,大批军工企业解体,技术人员流失,军力除核武器外,一落千丈。
国家经济大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又加上两次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俄罗斯已经无更大经济力量去研制和发展高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武器。包括导弹、航母、战舰、战机、自动化火炮等,更新换代慢,武器创新少,搞出的一些新装备生产质量、数量上不去,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和现代战争发展的需要,与美欧逐渐拉开了距离。
这次俄乌战争,美欧大量支持乌军先进装备,俄军马上就感受到了装备差距和战争压力。俄军有些高技术装备,包括远程制导大杀器,因苏联解体前技术底子厚,战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因受经济和工厂生产规模限制,产出数量小,效率上不去,打击乌军时蜻蜓点水,构不成对乌军的大规模摧毁,起不到毁灭打击和威慑的作用。
三、战略上用兵保守,进攻中兵力分散,交战中缺乏应变,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没有以杀鸡要用宰牛刀的决心速战速决,在战场态势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兵力,先敌而变。
俄罗斯在第一阶段攻击时,兵分三路,缺乏主攻、徉攻、侧攻和后翼掩护,兵力分散,使用兵力一个拳头变成了一个巴掌,着力一大片,不痛不痒,没有对乌军造成重创,没有达到战役目标。第二阶段及时调整了作战策略,坚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取得了成效,很快攻占了乌克兰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随着地盘的扩大,后方战线拉长,兵力不断分散,乌克兰及时全国战时动员,兵力巨增,美欧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从武器装备到雇佣军及军事指挥,都对乌军全力支持,从而使乌军战力倍增。
而此时俄罗斯仍然是原来的不到20万的兵力,高新武器的投入不够。作战中逐渐处于下风。俄罗斯应该及时战时动员,马上补充兵力及装备,立即乘胜追击,结果反应迟缓,无动于衷,战场上由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御,再由被动防御变为部分退却,最后在一些战场上大面积溃败。
乌克兰不含克里米亚,有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4200万人口,是一个大型欧州国家,虽然立国不久,但脱胎于前苏联,当时战力强大的乌克兰被美、俄、欧呼悠取缔了核武和很多重型兵工厂,现代化武器装备大幅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前苏联重要的继承者之一,战力仍不可低估。加上美欧支援,更是如虎添翼。俄罗斯仅仅靠不到20万的兵力去征服它,显然是蛇呑象。
孙子兵法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制宜,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用兵的关键是一个“活"字,胜利的法宝是一个“变"字,战场形势瞬时万变,必须因情度势,提前预测,敌变我变,谋敌于前。打仗就像流水,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之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是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态势。大自然是如此,作战打仗也是如此。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发展到今天,同样适用。
俄罗斯在战争中犯的另一个失误是用兵仁慈,对乌军打击不力,使之渡过危机,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打仗是暴力,是极端残酷的。俗语说: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孙子兵法也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将有五危,是针对于其弊端而言,屠戮太多,必遭杀人之祸;临阵退缩,容易被俘虏,故为将者需要有勇气与必死决心;遭受敌人侮辱可能因失去理智而后悔,故为将者当增加智慧;爱民可烦,则表示不能太报仁慈之心,否则必被敌人趁虚而入,反为敌人而害。
这五种危害,表示将领要克服本性,既不能过于杀戮,又要报必死决心,还要理性分析,不能太有仁爱之心。否则,必将受于危难之中,给敌有可乘之机,遭敌暗算。
俄军异国作战,对乌克兰存在的对俄族人纳粹式的屠杀揭露不够,舆论造势不力,出师无名。在开始作战时,坦克装甲遇到红绿灯还停下来,而乌克兰自己的坦克装甲为了支援步兵打击俄军而横冲直撞,冲向战场。
在打击乌军时,用一般火箭和炸弹多,而大杀器用的少。只对军事目标打击,没有对中心大城市的水、电等重要民用目标打击,缺乏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民用目标的狂轰滥炸,从而瘫痪对方的抵抗意志。
俄罗斯这样仁慈用兵,考虑的同是斯拉夫民族,血浓于水,于心不忍。但是,美国挑动俄乌战争,其目的就是要斯拉夫民族之间互相残杀,借斯拉夫人之刀,杀斯拉夫人之头。
当年拿波仑、希特勒等异族入侵打不败斯拉夫人,但是,这次美国的借刀杀人之谋,将可能达到打跨斯拉夫人的目的。这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对投敌的同族如何用兵?如何及时用决绝手段?如果过于仁慈,将会延缓战争,愈打愈残酷,死人愈杀愈多,民族的灾难更重。
只有用坚决的手段尽快打败对手,才能减少斯拉夫人的伤亡,赢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时的残酷,是最大的仁慈。
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体、政体改革,其战争的潜力已经不能同原苏联相比,私有化制度下的社会信仰、国民凝聚力、人民精神面貌和战争动员力等,已经这大打折扣,这也是国土面积大于乌克兰20倍、人口是乌克兰4倍的俄罗斯迟迟不能达成战争目标的根本原因。
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私有化经济占70%以上,剩余的公有制经济也是人心惶惶,俄罗斯的整个国民经济大幅度衰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国家硬实力包括国防实力全面下降,人心、国民凝聚力及战斗精神等软实力极大的丧失。
因此,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军民目标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时,作为盟友的俄罗斯,一点办法也没有,叶利钦甚至连有力的抗议也缺乏。
南联盟被迫解体,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政府和人民受尽了屈辱,直到今天塞尔维亚总统武西奇还在联合国大会上,控诉塞尔维亚主权在过去遭受到了严重戕害,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南联盟发起大规模军事打击,出动了1000多架战机,向上万个地面军用和民用目标发射了2300枚导弹,投掷24000枚精确制导炸弹、集束炸弹、贫铀弹。
集束炸弹和贪油弹是大杀力和灭绝性武器,国际公约禁止。整整78天的疯狂轰炸,造成南联盟的供水、供电、道路和桥梁等大量生活设施毁灭,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影响了塞尔维亚几十年,现在他们仍然在遭受持续的危害。这个极坏的示范是美欧带的头。
武契奇向“某些国家”发起质问:“我们没有踏入别国的领土,也没有危及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但这个从未攻击过其他国家的塞尔维亚主权被侵犯了,却无人问津;那么请问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有什么区别?没人告诉过我们答案!”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中东的一些国家,当今世界上有更多比塞尔维亚还要惨烈的小国,比如在遭受轰炸和领土侵蚀的巴勒斯坦,他们甚至没有问这个问题的机会。很显然,美国等霸权强国在掌控舆论和生杀大权,他们完全以自己的标准定义是非,“谁的主权被侵犯”由他们说了算。在霸权下,大多数国家不敢怀疑,少数敢怀疑的声音太小,起不到制约。
普京当政后,为了使俄罗斯摆脱困境,通过行政手段、司法手段和市场手段,将战略行业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大型企业重新国有化,把重要资源掌握在国家手里,并亲自确定涉及国防、石油、天然气、运输、电力、对外贸易、银行、渔业、钢铁制造业等领域的1063家俄罗斯大中型企业变为国有战略企业,规定政府无权对这些战略企业实行私有化。
同时,加强对国有战略企业的监管,使之忠实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并向国库上缴利润。这样国有企业占俄罗斯的40%左右,使俄罗斯政府对经济有了较大的支配权。
因俄罗斯政府掌握了1000多家国企,当时石油价格上涨,政府财政收入大增,普京放弃2004年准备实施的“社会福利货币化”政策,将财政盈余和能源出口收入,集中用来偿还实行私有化运动时期对俄罗斯人民的欠账,推动实现“现代化免费医疗、高质量教育、买得起的住房和高效益农业”等,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俄罗斯人的幸福感,俄罗斯的软硬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国家经济的大幅增长,俄罗斯的工业、军工企业和高科技武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民的凝聚力不断提高,这是俄罗斯打赢第二次车臣战争和对格鲁吉亚战争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次俄罗斯敢于向乌克兰动武和敢于挑战北约的底气。
但是,俄罗斯必定元气大伤,目前私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土地也绝大部分私有化了。打仗是需要钱的,制造武器装备是需要购买的,特别是私有军工企业和公司,很多没有钱购买不到。如果没有实施战时状态,很多装备和物资无钱难以按时订购。
打仗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赔偿金钱的,少了不行,俄罗斯男女生育严重不平衡,一般男女比例是1:5,即生6个孩子中,男孩1个,女孩5个,男丁奇缺。因此,赔偿少了不行,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很大。
在公有制占主导的社会里,人们打仗是为祖国、为人民、为大家,也是为自己,士气高昂,不怕流血牺牲。如原苏联在二战时,出现11635名战斗英雄,这些英雄,包括元帅、中低军官和士兵,有男有女。很多英雄一个人消灭敌人几百名;很多英雄重伤不下火线,十分顽强;还有的面对敌人酷刑,宁死不屈。苏联打败德国是必然的。
现在的俄乌战争打了7个多月了,为什么没有出现多少英雄?不但英雄没有多少,而且部队士气不高,很多官兵作风还稀稀拉拉。甚至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一触即溃。私有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军队的打仗其实质是保护资本家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联。
因此,军队和军人不会为资本家们奋不顾身去卖命的。资本主义社会招兵全靠重金引诱。因此,必然形成一个规律:资本主义的国家,在相同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比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战斗力要低的多。
有人认为美军为什么战斗力强,世界称霸呢?实际上美国是雇佣人去打仗,也称雇佣军,包括用大量金钱雇本国人和外国人打仗,靠高薪招兵买马。这样实质上是不可能强的。
美军的强主要靠以下手段:
一是靠世界垄断资本和垄断企业赚全人类的钱,用大量金钱搞科研追求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靠武器装备绝对优势打胜仗,从而保护大资本家的利益。美国什么时候劣势装备打过胜仗?
二是美国打仗靠拉帮结派。是拉多个国家组成集团或团伙对付一个国家,靠团伙占居绝对优势打胜仗。
三是靠打代理人战争,让别人打仗,他从中出小钱而后赚大钱。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中东战争打的是石油与美元挂构;中日钓鱼岛之争打掉的是对美元构成威胁的中日韩及东盟的亚太大市场和亚元;科索沃战争打掉的是刚兴起的欧元;这次挑起俄乌战争打掉的是欧元和卢布,救疫情下不断衰弱的美国经济。
美国一般专找小国、弱国打,从来不在大国对抗中单独出马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出面了,但是也拉了16个发达国家同中国打,武器装备比中国先进的多,结果被落后的中国打败,志愿军把美军从鸭绿江打退到1000多公里外的三八线。
抗美援朝战争如果中国是美国的先进装备,美国是中国的落后装备,恐怕美国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都成了俘虏,美国也可能会解体。抗美援越南战争也是一样的。
结论:在相同武器装备条件下,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战斗力要比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战斗力差的多。
现在俄罗斯私有制占主导,俄罗斯士兵为私人资本打仗很清楚,俄军没有了原苏联军队的强悍,这是他们很难达到彻底胜利的主要原因。
俄军攻占乌克兰的四个州公投入俄后,利用核威慑可以保护一时,但是,乌克兰和美国为首的北约是不会善罢甘休。俄乌战争将会拖相当一段时间。
对俄罗斯经济恢复和国力的影响是长期的,对乌克兰国力的影响则是致命的,对欧州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唯有美国只赚不赔。
当美国出现比特朗普更亲俄的总统时,俄乌战争才能真正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