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夏斐君:为了操控世界,西方隐秘力量布局之深 远超想象!

2022-10-16 17:14:05  来源: 斐君观点微信号   作者:夏斐君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斐君按:今天这篇是去年的一篇旧文,由于时间很久了,新关注的读者朋友可能没有读过,因此重发一下,并做了修订和完善。这是篇常读常新的文章,花了很大心力写的,信息量很大,文中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是深谙西方的高人揭露的,从一个小切口透视这个世界的秘密,非常值得一读。以下为正文。

  当前,大国博弈已进入白热化状态,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实则是西方隐秘联盟与他们最畏惧的对手——华夏文明之间的终极对决。

  他们的撒手锏,不是那些鬼蜮伎俩,而是一张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庞大网络。通过这张网,他们能够便捷的从全世界吸血;通过这张网,他们能迅速而隐蔽地调动力量发动攻击……在这张网上,离岸公司与“避税港”是重要的节点和枢纽,可以说,这二者撑起了整张网。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个关键节点和枢纽。

  主要内容:

  一、泰晤士河上的“神秘死亡”

  二、“黑手党”们的真正主人

  三、他们是谁?他们在警告谁?

  四、所谓“资本外逃”的背后

  五、西方最大的“秘密武器”之一

  六、“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究竟是什么?

  七、编织无形网络的“幽灵蜘蛛”

  隐秘的离岸公司与“避税港”:这些究竟是些什么地方?

  超过全球一半的纸上贸易量、超过一半的银行资产、跨国公司1/3的直接投资等都要经过这里。

  全球85%的国际银行业务及证券发行都发生在所谓的“国际债券市场”。

  这些国际债券市场不仅无形无界、也不属于任何主权国家,然而一切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

  “离岸”、“避税港”究竟为何如此神秘莫测?究竟谁在控制着这些隐匿的财富天堂?

  什么人在阴影处挥舞着魔棒,操纵着全球财富转移、毒品洗钱、犯罪销赃、贿赂、欺诈、政府颠覆、社会动荡所需的无底洞秘密资金?

  为什么媒体对这个话题鲜有深刻而全面报道?

  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最好回到80年代。1982年6月18日,星期五,清晨,英国伦敦金融城。

  一、泰晤士河上的“神秘死亡”

  在公众眼中,伦敦金融城顶多是与华尔街齐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然而在许多层面上,它的地位与权势不仅远远高于华尔街,而且更加隐匿不显。就在1982年的这一天,在这个隐秘的世界金融权力中心,在城边,位于泰晤士河畔“黑修士桥”下的脚手架上,吊着一具尸体。这具尸体被吊下的方式相当令人费解:他的口袋及裤袋里塞满了砖石,双脚悬浮在阴森潮湿的泰晤士河上。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上帝的银行家》

  这具尸体就是意大利著名银行家,人称“上帝的银行家”卡尔维(Roberto Calvi),是意大利西亚诺银行(Banco Ambrosiano)的董事长。

  就在卡尔维尸体在伦敦被发现的前一天,6月17日,与他同一天死亡的,是他的秘书——长期为卡尔维工作、深知欧美某精英组织内幕的秘书,也碰巧在意大利的金融中心米兰,从该银行的国际总部四楼窗户上掉下来摔死了。

  时隔一个月,伦敦金融城警方迅速向公众公布了“调查”结果:自杀。尽管堆积如山的证据都指向谋杀。

  卡尔维的家人雇了一个国际私人侦探公司,该家侦探公司精心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对证据重新进行独立的法医刑侦审查,最终得出结论:不仅伦敦金融城警方在死亡现场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而且首次验尸的医生也忽视了死者脸颊上的抓痕。不仅如此,经过长达数年的调查,调查小组还发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本来掌握在伦敦警方手中的证据被处理掉而无从可查。

  这个独立专家小组最终的结论是,“卡尔维是被谋杀的。”

  卡尔维的家人将该调查小组的报告寄给了时任英国内政大臣克拉克,希望英国政府及警方能对此案件重新审查。三个星期后,英国内政大臣回执告诉卡尔维的家人,“他没有权力去干预这些事情”。

  2003年,在卡尔维死亡21年后,这个案件终于在意大利得以重新审理。堆积如山的证据最终迫使意大利官方将其死亡定性为“谋杀”。

  但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每当有上层精英圈子卷入、并与秘密势力网络有关的案件事发后,⼀个套路就是先由警方迅速定性,同时在主流媒体的大力渲染下,“嫌疑犯”黑手党出来背锅了。

  2003年卡尔维一案重审时,意大利检察官将谋杀动机指定为黑手党及所谓的洗钱作为,并指出四个“嫌疑犯”。

  二、“黑手党”们的真正主人

  意大利黑手党名扬世界,但看清了黑手党的历史及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谁,就会明白,为什么黑手党等犯罪组织时常要为一切罪行背黑锅。

  幕后秘密交易场的集体缄默,是普通公众所不知道的。在西方“自由世界”的舞台幕后,游动着一个秘密精英势力网络(绝不仅仅是所谓共济会),这些政界、工商界、军情界、教会、媒体、密教政治组织、秘密兄弟会、司法界、娱乐界等一体化的精英势力盘根错节,并融入各式各样的地下黑帮势力,从意大利的黑手党到日本的黑帮犯罪组织,从哥伦比亚的贩毒组织、俄国的高科技黑帮、法国的科西嘉黑帮,到东南亚金三角的毒品走私黑帮,从美国迈阿密的黑手党到芝加哥的黑帮家族……

  长期以来,尤其是二战后,这些地下黑帮、秘密黑社会已被成功招安,成为爪牙、打手与仆从,或顶多不过是小小的低级伙伴,它们游动在全球各个角落,接受主人的命令,为主人干脏活儿,参与执行主人对世界的“蓝图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黑帮不过是随时可被处置、被抛弃的垃圾,他们为主人干肮脏的苦力活儿,为主人坐牢,那些误以为自己能与主人平起平坐的“不识时务者”,则会被“杀鸡儆猴”。只需看看美国某著名黑手党家族如何被中情局无情绞杀,就足以给世界各黑帮仆从们示警:安心做仆人,你的绑架、毒品、娼妓、洗钱、谋杀等物业也会被关照;想做自己的主人,下场就是在地狱之火中燃烧。

  三、他们是谁?他们在警告谁?

  回到“上帝的银行家”之死,如果谋杀卡尔维是在传输一个隐晦的、只有某些人才能读懂的信息,那这个信息又是什么呢?

  究竟是谁、什么人躲在这起谋杀的幕后?

  他们到底想以这种公开方式警告谁呢?

  势力盛天却又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伦敦金融城、英国警方、政府、司法部门及其意大利同行们又在这一切中扮演什么角色?

  有一点至少很清楚,无论是谁,传递信息的对象不可能是普通大众,说白了,就是在警告那些深谙隐秘世界的知情者们。

  其实,在卡尔维离奇死亡之后,数位高级警官、记者、科学家、法官、教会神职人员,都在关键时刻去见了上帝。

  他们对卡尔维的杀害、高调将其尸体陈列于伦敦中心这一事实,也显示了他们对公众的蔑视,彰显了他们掌控整个司法、警方、政界等公共权力的信心,并以此向那些知情者发出“闭嘴”的警告。

  “他们”究竟是谁?又有什么目的?这一切是否透出了在大西洋两岸的政界、司法界、军界、情报界、金融工商界、地下黑帮、教会、媒体的最高层之间存在着一张不为大众所知、密切而隐匿的无形纽带?这纽带仅仅限于欧洲及美洲吗?还是如同一张不见边际的无形蜘蛛网,在悄无声息中一点点地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扯远了,回到文章主题,每当他们的秘密被追踪时,离岸地、避税港就出来了,这些离岸地总是被层层防火墙精心屏蔽着,使得追踪线索难如登天。

  不仅如此,每当一个丑闻因种种原因暴露,西方主流媒体几乎总是异口同声地将矛头指向真正的受害国家——某亚非拉国家、某国“腐败”的领导人或社会精英、某国“不透明而垄断”的国有企业、某国的文化与民族劣根性、社会体制等等。

  然而,这些主流媒体从不会提及这些国家一系列“天灾人祸”的共同源头:源源不断的秘密资金从这些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流向西方国家,通常经由一系列避税港,并由一个庞大的无形精英部队一路协助:声名显赫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审计公司、理财公司、外交家、军情网络、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

  四、“资本外逃”的背后

  近些年,有一个越来越时髦的用语,叫“资本外逃/资本外流”(“capital flight”)。这个用语本身就带有“单行道”的心理暗示:似乎问题在于那些资金出逃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有问题,或“腐败”、或“专制”、或“市场经济不健全”等等……

  2009年9月,20国集团的一个公报也承诺要“打击非法的资本外流”。然而,几乎没有人提及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既然有出逃国,也自然存在“逃入”国,那么这些资金如何逃入那些国家?经由那些渠道?那些最终受益国都是谁?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大张旗鼓要“打击避税港”的国家,何以成为最大的避税港与最大的受益国?

  是什么将污秽的黑帮世界与冠冕堂皇的国际金融界以彩带连结,是谁通过这些隐秘的资金“避风港”,在一个又一个金融风暴、国家颠覆、社会动荡等危机中扮演了重大角色?

  为什么在西方一些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反腐败”国际组织的腐败国家排名榜上,接受这些“出逃资金”、以及形形色色黑钱的三大核心国家——美国、英国、瑞士,常常被列为世上“最干净”、“最透明”的国家?究竟是谁在误导世界公众?

  在这个并不高明却很管用的秀场上,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站在道德制高点,措词激昂地指责抨击那些离岸避税港,仿佛这些国家已成功打击了这些秘密活动的天堂。

  2007年,在舆论压力下,“经合组织”列出了⼀个避税港的“黑名单”。在该名单上的国家与地区,若要从黑名单上拿下也不难,只要签订十几份协议、同意与其他国家交换信息——使用“经合组织”的“国际标准”。

  于是,三十多个避税港一股脑的走出黑名单,甚至连签那些协议都不必,只要你“承诺”签约就可以了。这个时代,只要幕后大佬们喜欢,空头承诺也是价值连城的。

  比如,百慕大、英属维京岛(处女岛)、开曼岛、直布罗陀、泽西岛、根西岛(Guernsey)、马恩岛/曼岛(Isle of Man)等英国海外领地与皇家属地同意签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税收事务共同协作多边公约》。在英国政府看来,这一切都是这些英国管辖地不再是“避税港”的有力证明。

  五、西方最大的“秘密武器”之一

  “自由市场经济”、“私有化”、“全球化”的洪流,恰好在70年代开始在全球势不可当,也恰好在这个时间,横跨全球,以英美为轴心构建的“离岸中心”、“避税港”蜘蛛网得以飞跃发展,这二者在时间上的吻合并非偶然巧合。

  不仅如此,这些神秘莫测、迷宫般的“离岸中心”、“避税港”在全球的财富洗劫与再分配、一系列主权国家及民族的命运起伏中都扮演了重大角色,这一切之间的联系同样不是孤立偶然的。

  正是70年代的这盘连环棋,使得纽约成为与伦敦金融城齐头并肩、不容挑战的世界金融中心,继而在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中得以大练兵,并为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华尔街财富再分配等洗劫大宴设下了机关。

  这是个意在主宰全球的大战略,它的成功实施,深深依赖于一个基石:在军事与政治强权保护下,全方位主宰并维持一个单行道式的国际体制及其游戏规则。

  这个“国际体制”,以英美等西方盟国、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私有金融网络、教会及其属下的军事宗教骑士团组织为轴心,巧妙地将国际私有金融力量纳入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战略,成为现代一体化无形大战的核心之一。

  在这方面,美国的战略大师们常常暗中以敬慕的眼光观望自己的母体——惯以“能而示之不能”、“心与行相异”、 擅长“声东击西”战略的盎撒长兄——英国的同行们。

  早在50年代,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在悄无声息中把伦敦金融城作为一个国际金融活动的“离岸”中心来运行,并有意让五花八门的国际金融活动几乎在完全没有管制的状态中无拘无束地运行,伦敦也如此被指责为世界最大的洗钱、销赃、黑钱中转中心之一。

  这个将“伦敦金融城”铸造成世界“离岸”中心的决定,是50年代由英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的。当时,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基本都维持着政府对金融的严格管制,包括外汇、资本进出口管制。

  但如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这样的法律几乎总是针对普通公民的,对那些精英权贵们来说,自己总是例外。谈及伦敦金融城的精英们违反外汇管制法律等活动,一位英国高官曾评论说,“只有小鱼小虾们才会遵守这些法律,大鱼们总是会找到侧窗后门之类的途径绕过法律规章。”

  这也是伦敦金融城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Euromarket)中心的玄机之一。

  六、“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背后的秘密

  “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是个常常被人们误解的概念,许多人把它和欧元交易市场混淆。这个市场最大的交易产品其实是境外美元(Eurodollar)及以美元标价的债券。许多人也误解了另一个相应的概念——“国际债券”(Eurobond),它并不是指由欧元区发行的欧元债券,而是一种境外证券,即某个国际发行者在某个国家以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标价而发行的债券。比如,麦当劳在中国境外以人民币发行的证券就叫“RMB Eurobond”(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从最初发行,就是一种不记名债券(bearer bond),即以匿名的方式,不记录证明谁是拥有者。谁拿着这种证券就被认可是属于谁的。如今,证券基本上是以电子方式交易,但匿名的本质仍通过许多途径被保存下来。

  以匿名见长的“国际债券”被国际犯罪组织青睐,并在国际犯罪活动中大显身手。许多善良的公众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个现象是,在这个影子般的“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些大规模的国际犯罪组织、地下黑帮已与西方各国的军情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非政府组织构成一个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庞大蜘蛛网,成为互利互惠的天然同盟。而伦敦金融城则在这个市场的飞跃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1968年,境外美元的贷款还是250亿美元,但仅仅五年时间,至1973年就跃至1300亿美元。当时,伦敦金融市场几乎占了80%的市场交易量。至70年代中期,“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就已超过全球的外汇储备。80年代末期,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已达数万亿美元。及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那一年,近90%的全球国际贷款都是在这个影子市场上成交的。

  至此,“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如此泛滥,以至于国际清算银行,这个本来应监管全球金融流动的国际机构,已不再试图掌握该影子市场的实际规模,而是干脆把它算作外汇市场的一部分。

  很显然,这个市场崛起与飞速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放松管制、削弱并拆除各主权国的外汇管制等安全屏障。

  那么,许多人会问:这个市场在哪个交易所进行交易?由哪个机构管制?答案是,这个市场如同影子一样,它没有什么具体的交易所,也不受哪个国家的哪个机构管制,因而在这个市场运作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受正常银行必须接受的准备金等管制规定,它甚至没有一套被广泛认可并普遍遵守的正式规章制度。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影子般的黑洞,成为全球金融、贸易、投资等一系列领域的最大资金供应源,这个黑洞的中心则位于伦敦金融城。

  60年代,伦敦金融城的国际金融业务也随着境外美元存款市场的发展而急剧扩大膨胀:处于伦敦金融城这个世界财富、权势中心的银行们,一手接受“离岸”美元存款,另一手又转而将这些游动在全球的海量“离岸”美元借贷给全世界的政府及商业机构。

  实际上,伦敦金融城作为无形“离岸”中心的这个角色,由英美两国政府共同默契配合运营,使得美国银行得以通过在伦敦建立各自的“离岸”活动,免受任何美国国内银行业的金融管制,这也使伦敦金融城得以建成一个独特的、无形的国际“离岸”金融中心。

  但美国也不甘落后。1981年,里根治下的美国也出台了一个类似的影子“离岸”金融中心,叫做“国际银行设施”(IBF – 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在短短数年内,从纽约开始,近五百多个“离岸” “国际银行设施”在美国境内遍地开花。如同《时代》杂志评论的:“忽然间,美国已变成全球最大的、或许是最诱人的避税港。”

  “离岸”这只影子大船也如此堂皇地驶在美国大陆上,并与“岸上”的金融业务日益融合。不仅如此,随着英国与美国将“自由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各个角落无情推进,影子般的“离岸”大船也悄无声息地嵌入各主权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并深刻影响着全球各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影子体制下,美国的银行家们可以端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只不过是另开设一套不同的纸面文件,仿佛自己身处某加勒比小岛的离岸中心、避税港一样,并按照“离岸”中心的规则去操纵金融业务。这意味着,他们虽然身在纽约,却可以不受监管,其银行运行也没有准备金储备要求。

  七、编织无形网络的“幽灵蜘蛛”

  80年代,在撒切尔与里根联手推动的全球“新自由主义经济”大潮中,著名的伦敦金融市场“Big Bang” ( “宇宙大爆炸”),也为以伦敦为核心的国际金融市场炸出了一个大黑洞,并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全球化并肩前行,如同一支三管枪,向全球各个角落发射,在此后至今的数十年中,打开了一个又一个主权国对货币调控、外汇管制、资本进出等管制的大门。

  图为伦敦金融城

  在这个超级旋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离岸中心、避税港,而离岸中心的中心则是伦敦金融城。

  一个历史性的“巧合”是,伦敦成为全球离岸中心之中心,恰好是在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日不落帝国”看似崩溃、消失之际。任何一个深谙盎撒“能而示之不能”帝国权术的有心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大大的误解。

  让我们看一下世界地图:21世纪的今天,从美洲的加拿大,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国家首脑都仍是同一个英国君主,全球有数十个国家仍属于英联邦,而且十多个国家也选择了留在帝国的直接统治在内,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

  许多人会不以为然地说,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余的国家都是些小岛国。这才是帝国权术大师的精明所在。仅以开曼岛为例,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总共约260多平方公里左右、不到10万人口的小岛,今天竟成为世界“第五大国”?确切地说,是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并被戴上“世界对冲基金首都”的桂冠。

  玄机何在?玄机就在每个人的鼻子底下,但多数人视而不见:这些大英帝国的海外领地,这些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小岛,已被迅速打造成新帝国的一个秘密武器。

  这个新帝国无形而隐匿,如同一个在悄无声息中编织无形网络的幽灵蜘蛛,它庞大的蜘蛛网覆盖全球,而遍布世界的离岸中心与避税港就是它伸向全球各个角落的触角,它无时无刻不在窥视、捕食一个又一个目标,毫不留情地抽吸一个又一个牺牲品的鲜血。

  及至今日,国际金融市场的大部分业务与活动一直以纽约华尔街与伦敦金融城为中心,源源不断的资金、形形色色的财富来源也以这两个“离岸港”为中心,流入、流出世界大多数国家,并为控制各国的命脉而铺设陈仓栈道。

  当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时,超过全球一半的纸上贸易量、超过一半的银行资产、国际跨国公司1/3的直接投资等都要经过这里,全球85%的国际银行业务及证券发行也都发生在所谓的“国际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个无形无界、也不属于任何主权国家的“离岸”区,然而一切却笼罩在神秘莫测中。

  对于这个看不见的隐秘力量,我们了解的太少,所谓共济会只是冰山一角。大国博弈只是表象,本质是隐秘力量联盟与华夏文明的对决。这个隐秘力量及其蜘蛛网究竟有多大规模,覆盖到哪里了,值得有智有识之士去探究。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