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多数时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它偶尔也会露出狰狞。我们都知道,毒与赌是极具成瘾性的恶习,而消费也可以上瘾,也可发展为不能自控乃至六亲不认的地步。
近年来,痴迷于网购的剁手党非常普遍,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也屡见报端。成瘾者明知自己过分却无法自拔,常常在众叛亲离之后方才有悔意。
前几天,又有一条不起眼的新闻#父亲不堪重负杀死网购欠百万女儿#,一度冲上热搜但很快就撤了,可能是刑事案件不愿形成负面导引,同时也说明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一旦引发效仿波及面太大。
上海女青年刘娟(化名)月收入仅三千元却沉迷网购,三年里欠下百万债务,她不仅向同样收入不高的父亲张口,还借遍亲戚,更欠下巨额网贷等债务。父亲拿出10万积蓄并借钱40万帮女儿还债,最终忍无可忍,在一次口角之后将水果刀扎进她的胸口……上海二中院以自首情节对父亲从轻处罚,判有期徒刑15年。(红星新闻)
一个悲剧发生了,而无数家庭或许正在悲剧的边缘。入不敷出却管不住超前消费的青年多吗?太普遍了。走进大学校园问问,哪个不欠借呗花呗,哪个不知什么白条,种种为青年人定制的网贷、小贷大行其道,无孔不入。
青年人又不要养家糊口,借钱消费都不是刚性消费,而是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买买买最后买出了快感,买成了习惯,网络借贷又那么容易,就像流沙一样舒舒服服陷入,却再无拔腿之机。这一恶习最开始的源头,就是消费主义的洗脑,彻底改变了青年一代的三观。
在从前,消费观念是一代传一代的。我们中国人讲究的就是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重视积蓄。捌玖十年代的大学生,虽面临改革开放、个人消费品兴起,但总体上仍然秉持从小来自家庭、社会的三观教育,大多数都非常勤俭刻苦。
90后、00后在越来越富裕的社会中长大,消费主义思潮开始大行其道,网络言论的洗脑也渐渐取代了父母的言传身教,甚至一部分暴发户家长本身就提供了错误的引导,为孩子提供各种奢侈消费,毫不顾忌其校园影响反而乐于以此建立优越。
网络思潮是成功者书写的,但为此买单并成为炮灰的是普通人。不知从何时起,子女对父母的心态从体谅感恩变成了埋怨仇恨,校园里攀比之风盛行,打小孩一上初中懂一点事,就知道追求耐克阿迪,再也看不上国产球鞋。上大学必须是苹果三件套,家再穷也得办齐。女孩子被舆论教导“富养”,从小用贵东西见大世面,将来不被穷小子骗走。
富家富养那是正常,穷家富养那就是灾难。小时候可能就是千八百的名牌鞋子衣帽,长大点之后名牌化妆品、包包,那可都是无底洞。曾想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好,抵不住消费门槛越来越高,普通人家总有撑不住的一天,但孩子的恶习和观念已经成型,他们却不可能收手。
向父母伸手不再被视为羞耻,甚至二三十岁结婚的年龄,还在坦然比较彼此的家庭能给多少首付,并公然歧视无力资助子女的普通家庭。
一个月入三千的小职员是买什么东西能累积百万巨债,当然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而如果她对照网上那些动辄晒出数万包包的名媛来说,可能丝毫也不觉得自己过分,甚至觉得自己很苦,无法享受花一样的青春。
过去的教育,青春是用来奋斗,而今天的教育,青春是用来享受。钱花完了可以借,而青春一去不复返。女孩子不爱自己,也不会得到别人的爱,女孩子不让对方花钱,对方也不会珍惜。所有的话术都在引导青年超前消费,借钱消费,让他人为自己消费……用消费定义所有幸福,把一切苦难归于没钱消费。已经从底层开始构筑了一整个三观体系来自圆其说。说是三观,其实只有消费观一观,通过污名和抹杀,让很多传统价值观消失在了一代人的字典里。今天你跟他们说奋斗,说勤俭节约,说先苦后甜,所有的传统价值,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套与之诡辩的说辞,消费主义宇宙已经无懈可击。
当然它不是真的没有漏洞,只是它利用了人类的弱点,驱出了青年人自私、懒惰、贪图享受之基因,谁不愿理所当然地不劳而获?谁不愿不受谴责地当一个巨婴?向上爬坡很难,往下出溜太容易了。从前的中国人刻苦奋斗是因为生存环境恶劣,败家要挨骂,而今天的消费主义歪理体系使他们摆脱了衣来伸手的内疚,甚至反过来辱骂含辛茹苦的父母没有本事。能把最爱你的人逼得挥刀相向,是有多么过分而不自知。
借钱消费而毫无自责的青年已是行尸走肉,消费主义榨干了他们的灵魂,大佬依然侃侃而谈,而他们死得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