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福奇临别打了拜登的脸:美国疫情大流行没有结束

2022-11-29 09:09:54  来源: 后沙月光公众号   作者:后沙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82岁的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终于要退休了,下个月他将辞去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以及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的职务。

  福奇领导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已有38年时间,工作时间50年。

  他在8月底对《纽约时报》表示,他将退而不休,老干部要继续发挥余热,他要到美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如果精力充沛的话,他将从事写作,并推荐优秀的年轻人进入政府卫生部门工作。

  作为“七朝元老”,安东尼·福奇经历过美国艾滋病毒爆发、西尼罗河病毒、炭疽热、大流行性流感、禽流感威胁、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

  然而,他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却是在退休前面对的新冠疫情。

  因为新冠疫情问题,福奇连他参加的最后一场白宫新闻发布会也在闹轰轰的气氛中收场。

  11月22日,福奇在发布会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没有被主持人卡琳.皮埃尔点到名的右翼媒体记者戴安娜·格列博娃(Diana Glebova)反复大声询问有关新冠病毒起源问题。

  双方在福奇面前爆发争吵,卡琳怒斥记者,“我受够了,我不想跟你纠缠。”

  而福奇关于重视疫情问题的提醒则被这场闹剧所淹没。

  在这三个月来,因为即将退休,无官一身轻,福奇在媒体上频频发声,9月19日,他对美国的“与病毒共存”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福奇认为“与病毒共存”是做不到的,因为新冠病毒在不断地变异,而天花病毒不会每年变异。我们已经有了天花疫苗,可以为人类提供终生免疫力,但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根除它的疫苗,因此无法“共存”。

  但拜登在9月18日的“美国疫情大流行已经结束”说法影响非常大,许多美国人连疫苗都不想打了,因为拜登还说,“没有人再戴口罩。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健康”。

  当时,福奇没有站出来公开反驳拜登,是顾忌到11月的中期大选,拜登需要用自己的抗疫“优异成绩”来提升民众对民主党的支持度。

  从这三年美国疫情来看,福奇始终处于一个非常纠结的角色之中。他既是防治传染病领域的专家,同时又是一名政客。

  作为专家,他在特朗普时期因说真话而遭到了共和党的多次围剿,甚至议员们将他叫到国会兴师问罪。

  拜登上台后,民主党的防疫就是靠一张嘴,用媒体来制造“岁月静好”的假象,然而,在疫苗充足的情况下,拜登的防疫“成绩”,死亡人数比特朗普时期还要多。

  这一点,福奇是清楚的,但他却变得更加圆滑,只谈加强疫苗接种(加强针),仿佛成了疫苗产商的代言人。对加强防疫限制的措施则避而不谈,尽力做好一名政客的工作。

  然而,福奇上周终于站出来公开反驳“美国疫情大流行已经结束”的鬼话,打了拜登的脸。

  上周日,福奇在NBC新闻一档节目中表示,“美国肯定仍处于新冠大流行之中”。

  他说,“我不管你是极右翼共和党人还是极左翼民主党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良好的公共卫生安全(防疫条件),但这并没有发生。”

  他还指出,美国每天仍有300至400人死于新冠病毒。

  “我希望把科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原则带回到我们遇到的非常严重的危机中去,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福奇的谈话很长,内容比较丰富,他主要是说出了三个问题:

  一、美国不能假装看不见疫情还在扩散,冬季,对弱势群体(经济困难或年老体弱者)来说是致命的。

  二、两党党争将疫情政治化,科学和公共卫生常识被抛之脑后。

  三、作为专家和官员,我已经尽力了,我对得起自己的工作。

  福奇的谈话不仅是对拜登鬼话的否定,而且也令那些以为美国疫情”已经结束“的人感到难堪。

  一些总是说要“相信专家,相信专业”的人,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并非如此,他们只是相信西方,准确地说,只是在相信西方媒体营造的“岁月静好”气氛。

  以美国政府的消极防疫态度,美国疫情大流行怎么可能结束?

  然而,当媒体将人命当成数字,当社会对死亡变得麻木时,活着的人就会觉得“岁月静好”,毕竟,死去的人没有抱怨和评论的机会。

  有条件做核酸的人照样在做,还做的非常及时,福奇也是如此。

  而那些“自由”的民众,则继续“快乐”下去。

  美国政商精英与平民百姓各取所需,于是,皆大欢喜。

  同时,也要注意到,福奇虽然在提醒美国政府要加强冬季疫情防控,但他仍然反对严厉的防控措施。

  福奇的防疫思路就是把宝押在疫苗上面。

  他几乎每次公开讲话都要强调疫苗的重要性。加强针、加强针、加强针……这是他提到最多的单词。

  “提高疫苗接种率,美国接种率还很不够,加大疫苗研发力度”,如果新冠病毒是不如此“善于”变异的话,福奇的防疫思路或许是正确的。

  但新冠病毒并不配合,三年的全球疫情证明,它比其它病毒狡猾多了。

  从全世界来看,想要做到有效防疫,各国根本没有捷径可走。

  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它们在2020年、2021年那些可怕的惨状,甚至连病亡者遗体都来不及火化的那一幕幕,至今历历在目。

  去年朋友圈不是在刷“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吗?忘了?

  中国的防疫政策,在这三年疫情当中避免了多少生命的逝去?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无法估测。

  生命是无价的,但如果对疫情放任不管,那么,生命就将成为一个个冰冷的统计数据。

  今年,国内不少人对核酸检测和加强防控措施带有情绪,冷嘲热讽,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想生活受到影响,

  但病毒并不会因为我们抱怨而停止传播,也不会因为网吵而放慢脚步。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有不少鼓吹美国已经“全面开放”的论调,认为那样做才是对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也在苦口婆心地劝中国放弃,以提升全球经济发展。

  然而一个希望你经济崩盘的国家,怎么又会同时又千方百计地为你经济发展操碎了心?

  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医疗资源并不富裕,我们能这么干?60岁及以上的新冠脆弱人群总量近3亿,等到发生大规模悲剧以及医疗系统崩溃时,抱怨者是不是又会抱怨国家在漠视生命?

  道理我们都懂。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怨言并不是针对防疫政策,而是一些基层政府的粗暴作风,甚至是野蛮行为。

  有的地方动辄一刀切,封城封校、停工停产、断绝交通……本末倒置。

  当这些问题屡禁不绝时,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不断积累,社会就会有撕裂的危险。

  而防疫最需要的是团结,社会裂痕越深,防疫代价就会越大,各方面的努力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何尝不想回到疫情之前的那种状态,但现在的客观事实并不允许我们假装看不见疫情的可怕。

  防疫工作中存在缺点是不争事实,但这绝不是放弃防疫的理由。

  实际上,福奇也从未主张过美国要“全面开放”。

  10月3日,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丹.戴蒙德的采访时说,“人无完人,我当然也不是。我曾建议,在病例极低的地方,没有必要改变生活方式。但媒体却从我的言论中得出无需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防止疫情的结论”。他说自己感到悲哀。

  这只能说明,在美国,有人想搞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死亡轮盘”,淘汰那些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生命。

  或许是“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又或许是一辈子医学专业的本能驱使,福奇最后还是说了一些真话。

  但福奇的忠告改变不了什么,因为美国已经“赢麻了”!

  福奇退休后,如果真想发挥余热,就该好好研究一下,这该死的病毒是怎么来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