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搞好防疫建言谈之四:动态清零应精准

2022-01-17 17:53:3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宝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两年来,我国防控新冠疫情经历了两个阶段和两个转变。

  2020年1月下旬至4月上旬武汉解封,是我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疫情爆发扩散流行全国诸多不明,实施的是“全党动员,举国防控”的战略,运用的是“重点封控(武汉),全国联防”的战术。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扩散流行的势头,取得了狙击疫情战役决定性成果。

  2020年4月中旬至今,是我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疫情传播途径等比较明朗,偶发疫情散状出现,防控疫情的战略转变为“外防疫情输入,内控动态清零”;防控疫情的战术转变为“全面防范,精准防控”。迅速斩断了多次疫情蔓延的途径,取得了扑灭多场偶发性疫情的战绩。 精准防控是克疫制胜的法宝,值得总结发扬光大。

  常态防疫区精准防控防输入防外泄。

  涉外机场、车站、港口、货站、仓库、边防;隔离入境人员场所区域、隔离疑是病例场所和治疗确诊病例医院的区域等常设防疫区的精准防控,是搞好入境人员和携带物品、进口物资的病毒检测、人员隔离、感染者治疗、涉外场所的消杀,拒疫情病毒于国门之外。尤其要做好所有涉外人员管理和保护,严防百密一疏感染传播。

  常态防范区精准防控防传播防浪费。

  机场、车站、港口、公交、广场、地铁、商场、学校、会议、旅游文化活动场所等流动人口密集常设防范区的精准防控,建议国家制定统一的防范方案标准实施消杀,防止病毒传播。纠正众多防范区消杀随意化、低效化、过度化浪费人力财力和资源的状况。

  临时封控区精准防控防扩散防扩大。

  两年来,各地防控偶发性疫情,基本上实行的是街道乡镇行政全域、区县行政全域、市行政全域封闭管控。很快实现疫情动态清零,行之有效功不可没。

  同时,全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全区全县行政区域或全市行政区域封闭管控,将没有发生疫情的社区村寨、乡镇街道、区县也划入封闭管控区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显见,亟待改变。

  为了实现精准防疫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议将现行以行政区域整体划分封控区,改革为以行政区域内实际疫区范围划分封控区,将未发生疫情的区域排除出封控区外。(详见上篇《进一步搞好防疫工作建言谈之三:内控清零应果断》)

  建议对“红码区”“黄码区”以外的小区、村寨等区域标明“绿码区”,对居民实行禁入“黄码区”的管控,坚守防控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建议“绿码区”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单位正常工作,学校正常开学,农业工业正常生产,商业公交文化旅游等各业正常运营,城乡居民正常生活。

  封控区实行分类防控,逐步解封的原则。纠正封控区管控“一刀切”“齐步走”的倾向。

  以行政区域内实际疫区范围划分封控区,将未发生疫情的区域排除出封控区外。街道乡镇级的封控区,可能将未发生疫情社区村寨的数千人、上万人排除在封控区外;区县级的封控区,可能将未发生疫情街道乡镇的数万人、数十万人排除在封控区外;市级的封控区,可能将未发生疫情区县的数十万、数百万人排除在封控区外。可以减少封控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可以减少封控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非疫区精准防控防流行防过度。

  两年来,各地非疫区对待来自疫区人员和从疫区归来人员采取的防疫措施差别很大。建议国家制定统一规定,规范管控来自疫区人员和从疫区归来人员。

  建议非疫区对来自疫区“红码区”和从疫区“红码区”归来的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实行离家隔离观察;

  建议非疫区对来自疫区“黄码区”和从疫区“黄码区”

  归来的人员,实行居家隔离观察;

  建议对来自疫区“绿码区”和从疫区“绿码区”归来的人员,不实行隔离观察。

  纠正对来自疫区和从疫区归来的人员随意扩大隔离范围或拒绝上车上机上船入社区村寨酒店旅馆的倾向。

  精确防疫,见效快效率高,投资少,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是防控疫情的“中国创造”,值得总结完善和推广。

  我们深信,偶发疫情区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坚持实事求是求实创新,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疫,就一定会实现“外防疫情输入,内控动态清零”的目标。

  【作者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原陕西省县市报协会主席、西安市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干新闻搞研究40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等100多个全国省市新闻奖,50多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