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
不知组长、居委会、庙行镇、宝山区的各级领导,以及邻居朋友们,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努力在搞的防疫、抗疫做法,是不是需要认真回过头想一想,是不是需要认真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以有更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可以帮助大家逐步走向解封的做法?
毕竟我们已经被封控将近一个月了。各种检测也已经做了将近一个月了。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们毕竟是人,是有头脑,有思考的人啊。
我为什么上面只写到宝山区领导,而没有写上海市领导?
因为大家都知道,上海市虽然要求搞核酸或抗原检测,并没有像我们这里,要求天天搞核酸检测,或者天天搞抗原检测,甚至经常一天搞抗原、核酸两种检测。
一天搞一种检测,已经能知道阴或阳了,
一天搞两种检测,真的有这种必要吗?
上两天只搞了抗原检测,但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又要一天搞两种检测?
希望不会了吧?
我不知道我们小区究竟有多少洋楼?但我们楼肯定不是洋楼,因此我们小区肯定并不都是洋楼。封控、检测了将近一个月,居委会、庙行镇直至宝山区,对我们小区的情况,应该是了解的吧?尽管有一些洋楼,但绝大多数都不是洋楼。这种情况下,应该很好考虑,如何进一步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的问题,而不是继续一刀切了。我说的对不对?
据说,病毒有潜伏期。我非专业人士,不知道这潜伏期究竟有多长?但再长,总不会超过一个月吧?我们现在已经被封控一个月,那病毒感染应该表现出来了吧?如果我们这些非洋楼里没有发现新的阳,那能否可以说,我们这些楼都肯定不是阳楼了?
领导们肯定知道,小区里究竟有多少非阳楼。对这些楼道,能否将它们升格为防范楼?就是说,只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力,管住这些楼道的人,不随便进出,不聚集,不随便购物,也就是彻底隔绝传染源,那这部分楼道,也可以说,已经基本动态清零了。这部分楼道,就无需再搞这样那样的检测了。
我们应该将注意力、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等,都重点集中到管好洋楼上去。
这样,动态清零的任务,相对来说,要清楚、轻松多了,也容易解决多了。
对于洋楼,一定要及时将发现的阳送出去,及时进行消毒,对剩余的人继续进行高度隔离的检测,不让再有交叉感染的机会、条件。
将发现的阳马上送出去,切断传染源,对剩余的人继续进行检测。发现一个,送走一个。如果不再有新的阳出现,进行消毒处理后,这些洋楼也就逐步变为非洋楼,最后,不是就全部实现动态清零了吗?
只要我们认真摸清情况,认真分析,区别情况分别对待,我相信,动态清零的目标、任务,一定会在我小区,我庙行镇,我宝山区,我上海市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