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独立电视台17日独家公布的一段视频,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了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过程中的交战现场。这样的画面让外界可以了解到,俄乌围绕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展开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据哈尔科夫当地官员介绍,目前双方在俄乌边境地区的攻防仍在继续:俄军在撤退途中,还炸毁了一座桥梁。
乌军或逼近俄军顿巴斯作战核心补给线
17日的最新消息显示,乌军可能已经渡过北顿涅茨河,逼近沃尔昌斯克方向。沃尔昌斯克位于哈尔科夫市东北方向约90公里处,紧邻俄乌边境。这座在俄乌战事爆发前约有2万人口的边境城市,是俄军从本土向伊久姆、进而向顿巴斯地区运送补给的重要关口。
以上是从网上下载的。
以下是我的看法。
沃尔昌斯克在哈尔科夫东北直线距离约60公里处,距俄乌边界不到10公里,是俄境内通向乌克兰铁路交通枢扭城市别尔哥罗德其中一条成西北——东南走向通到北顿涅茨克、从靠近俄乌边界乌境内约40公里的库皮扬斯克又分出一条南下通向伊姆久的铁路边的一个城镇。
距哈尔科夫东面约100公里,还有一条从俄境内由北向南、在库皮扬斯克又分出一路由西北向东南,能通到伊久姆和北顿涅茨克的铁路。
所以,哈尔科夫的乌军“逼近沃尔昌斯克方向”的进攻就是攻下了该城镇,对俄军伊久姆和进攻北顿涅茨克的俄军的后勤补给并不能构成重大威胁。
西方舆论所谓的“拐点”,主要是指在哈尔科夫的乌军已经展开了向北和东北方向的所谓进攻。向北已抵近俄乌边界据说只有20公里,向东南已逼近沃尔昌斯克。据说还有从西面和西南面乌军对俄重兵集团向南和向东南进攻的出发地伊久姆的进攻,而且已抵近伊久姆约20公里。这被看成自俄乌战争以来乌军已开始出现的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局部进攻现象,特别是哈尔科夫乌军向北、向东北方向的进攻意义重大。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这里的乌军有基辅方向兵力、兵器和弹药的更为充分支援和补给,乌军在基辅和哈尔科夫有乌军最强的防空火力,还有最多的市民作为人盾,俄军空、地火力不能放开手脚攻击城内乌军的防空、重炮、坦克和装甲部队。目前俄军的主攻方向是顿巴斯地区,无力集中兵力攻打哈尔科夫,而是钳制哈尔科夫的乌军。
既然俄军目前不是也无力攻占哈尔科夫,俄军抵近哈尔科夫城下,置于哈尔科夫乌军重炮火力的打击之下,自己的空中和地面火力由于以上原因难以反制乌军的重炮部队,何苦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因此,只要能起到钳制哈尔科夫乌军的作用,俄军撤离出哈尔科夫外围乌军重炮打击范围以外是上策。
俄军兵力确实捉襟见肘,也许用于钳制哈尔科夫乌军的兵力也不够。由于在靠近边界地区俄军对乌军据有几乎是绝对制空权,把乌军放出以城市建筑障碍和市民人盾掩护的乌军防空导弹射程以外,更有利于据有制空权的较弱的俄军与乌军打火力消耗战。
乌军的老式的S—300的区域防空导弹射程可达上百公里,对战机的高强度威胁可能也达50、60公里范围。俄军空对地短程导弹数量有限,甚至空投轰炸的精确制导炸弹也数量有限,非到必要时,投入“特别军事行动”本来就很有限的包括战机在内的空中高端武器要集中用于顿巴斯战区。因此,只要能钳制哈尔科夫方面的乌军,将乌军限制在它防空火力能高强度发挥的范围以内,没有必要将乌军过多压缩在哈尔科夫城下。但乌军要脱离它防空保护伞效强火力的有效范围50、60公里以外,没有制空权的乌军就丧失了对可能是较弱的俄军的进攻能力。乌军的重炮要成连、营规模在哈尔科夫城外20公里左右作战,在这个范围俄军的战场感知力就可能超过乌军,就会遭俄军重炮和查打一体无人机的较强的打击。越是离城远距离作战,就越对它不利。这就是哈尔科夫乌军的先头部队前出到以上西方报道的地区,多天来,没有进展的原因。乌军炮击俄境内的村圧,听闻是乌军使用轻便的步兵炮——迫击炮使然,而不是重炮。12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轻便,几个人拿几枚炮弹对俄境内游击炮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至少没有形成经常性的连级规模的对俄纵深10多公里炮击的态势。
俄军的空中火力集中用在对顿巴斯的进攻,在伊久姆方向乌军同样没有制空权,而且其野战防空火力不足,更缺乏区域防空火力。没有制空权的乌军,即便如有的文章说已渡过了那个北顿涅茨河在伊久姆西面和西南面形成的河湾,同样不可能有进攻俄军的能力。
所以断言“拐点将至”,哪怕是“将至”也是捕风捉影。
除非乌军夺回了制空权,至少我们能看到乌军已显示出它的空军战机能与俄空天军的战机拼打的架势,“拐点将至”就是乱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