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首先争得夺取制空权和摧毁对方的防空体系。
用空、地导弹在尽可能短时间内破坏对方的战术空军机场。最好是连对方的战机也加以摧毁,这得用很多的空、地防区外攻击弹药,而且一般也只能部分摧毁对方的战机。当然最好是己方战机临空攻击对方的机场,但对方一般有防空体系,如此攻击很可能得不偿失,至少不值得。
对方战术空军机场在遭到攻击后,一般仍能有战机升空作战。己方战机数量应不亚于对方,而且最好有预警机支持,使己方不仅空战的战场感知能力强于对方,而且指挥控制系统、从而成体系作战能力也强于对方,如果还有电子战机干挠、迷盲对方战机的机载雷达,在争夺制空权的作战中就能据有绝对优势,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更大的胜利,而且能争取速决。
一般情况下,对方还有地面的防空体系配合它的战机作战。
因此,在预警机、电子战机支持的制空战机摧毁、压制对方制空战机时,还得在预警机侦测指挥和电子战机对对方防空体系的指控系统和雷达的干挠下,用战机携载反幅射导弹和空对地导弹摧毁对方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
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是战术空军多机种配合作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当比对方更多更先进,以求争夺制空权和摧毁对方防空体系的战斗损失最小并能速胜。
将对方的战术空军和防空体系基本摧毁后,集中战术空军主力,配以地面远程火力,大规模毁杀对方的指空投控、通讯、交通枢纽,其它战争的基础设施,远程地地导弹、重炮、坦克装甲部队和其它有生力量。此时,制空作战的战机和摧毁压制对方防空体系的战机仍需要,但已大大减少。用大型无人侦机布下对整个战场的足够密度的侦搜网,引导战机、无人攻击机,依轻重缓急临空攻击对方的地面目标。
临空攻击到根本削弱对方地面部队成规模建制的机动作战能力、破坏对方的挥控系统后,才发动地面部队进攻。
如果对方地地导弹也能攻击己方的战术机场,而且预有防备,事情就复杂了。
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的作战对象乌克兰空军装备的三代机数量不多,而且陈旧,没有预警机,也未听说有电子战机和电子侦机,二代机也不多,机载武器也相当落后。其地面防空体系赤然。而且没有空、地远程制导弹药,不能对俄军的战术机场、地地导弹部队和俄纵深内的重要军事目标构成威胁。即空军、防空体系都落后,没有远程打击武器。
这是俄军动用不多的空天军的战机和数量并不多的远程制导弹药,而且,一般的空地制导弹药也不多,甚至动用的地面部队数量并不比乌军更多——但技术质最上比乌军更强,就能取得对乌军总体上的优势的决定性原因。
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尽管几乎是一下子就夺得制空权,但没有根本摧毁、只是有限程度的压制对方的防空系,更没有足够强大的战术空军,配以地面远程制导火力,大规模攻击对方的指控、通讯、交通枢纽,其它战争的基础设施,重炮、坦克装甲部队和其它有生力量,未能给予乌军重大打击和削弱,而且只动用了数量不多的地面部队,就发动了长驱直入的进攻行动。
在发动地面进攻的过程中,也应当把将摧毁乌军防空体系作为尽快解决的重点。
“相对较难的是从根本上摧毁乌军包括基辅在内的第聂伯河以东区域的各战役据点的中近程以上的防空体系的雷达和防空导弹。单靠空、地导弹打不掉乌的防空体系。俄空天军得集中电子战机,配以软电子战、假目标,诱使乌防空导弹机动的雷达开机,在软电子战机的支持下,战机或无人攻击机,用反幅射导弹,逐个摧毁防空机动雷达,然后摧毁防空导弹。对乌军落后的防空体系,俄军也能在几天以内,达成摧毁、至少根本加以削弱目的。在这同时,地面部队收缩合围的包围圈,作好对这些战役据点总攻的物资、兵力、兵器调度、组织和配置的准备。在乌的中近程以上防空体系被摧毁、至少根本压制以后,视轻重缓急,集中空、地兵力,对各战役据点展开总攻。此时俄军用有人和无人机能布下空中的战术级的侦搜网,能对乌军的重要战术级动向加以掌握,引导空、地火力对乌军加以攻击。【 见我在红歌会网的《 俄对乌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不可能逆转》】”
但,显然,俄军投入到“特别军事行动”的空天军的力量甚至地面力量都不够,做不到这一点。
对对方的防空系统摧毁程度不够,只是有限的压制,俄空天军的战机制空、特别是对地攻击,就受到对方防空系统火力的相当程度的抑制,也难以布下足够密程的无人机侦搜网,无人侦机数量也不足,甚至,投入“特别军事行动”的三代机数量相当有限,加上预警机、电子战机、电子侦机,大型长航时无人侦机,空对地制导弹药数量不足,据说合成孔径雷达的无人侦机根本没有。如此 一来,伴随地面进攻的重炮部队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火力打击作用,造成俄军地面部队进攻能力不强,尽管改变了分散兵力的打法,集中力量攻打顿巴斯地区,进攻仍然是处处受阻,进展迟缓,打成了消耗战。
有文章描术英国独立电视台17日独家公布的一段视频,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了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过程中的交战现场。这样的画面让外界可以了解到,俄乌围绕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展开的战斗有多么激烈。
描术者说,据哈尔科夫当地官员介绍,目前双方在俄乌边境地区的攻防仍在继续:俄军在撤退途中,还炸毁了一座桥梁。指出“乌军或逼近俄军顿巴斯作战核心补给线”。
“17日的最新消息显示,乌军可能已经渡过北顿涅茨河,逼近沃尔昌斯克方向。沃尔昌斯克位于哈尔科夫市东北方向约90公里处,紧邻俄乌边境。这座在俄乌战事爆发前约有2万人口的边境城市,是俄军从本土向伊久姆、进而向顿巴斯地区运送补给的重要关口。”
以上是从网上下载的。
以下是我的看法。
尽管俄军进攻不力,但总体上俄军对乌军仍具有明显优势。俄军攻下顿巴斯甚至乌南部一些地区仍是时间问题。
沃尔昌斯克在哈尔科夫东北直线距离约60公里处,距俄乌边界不到10公里,是俄境内通向乌克兰铁路交通枢扭城市别尔哥罗德其中一条成西北——东南走向通到北顿涅茨克、从靠近俄乌边界乌境内约40公里的库皮扬斯克又分出一条南下通向伊姆久的铁路边的一个城镇。
距哈尔科夫东面约100公里,还有一条从俄境内由北向南、在库皮扬斯克又分出一条由西北向东南,能通到伊久姆和北顿涅茨克的铁路。
所以,哈尔科夫的乌军“逼近沃尔昌斯克方向”的进攻就是攻下了该城镇,对俄军伊久姆和进攻北顿涅茨克的俄军的后勤补给并不能构成重大威胁。
西方舆论所谓的“拐点”,主要是指在哈尔科夫的乌军已经展开了向北和东北方向的所谓进攻。向北已抵近俄乌边界据说只有20公里,向东北已逼近沃尔昌斯克。据说还有从西面和西南面乌军对俄重兵集团向南和向东南进攻的出发地伊久姆的进攻,而且已抵近伊久姆约20公里。这被看成自俄乌战争以来乌军已开始出现的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局部进攻现象,特别是哈尔科夫乌军向北、向东北方向的进攻意义重大。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这里的乌军有基辅方向兵力、兵器和弹药的更为充分支援和补给,乌军在基辅和哈尔科夫有乌军最强的防空火力,还有最多的市民作为人盾,俄军空、地火力不能放开手脚攻击城内乌军的防空、重炮、坦克和装甲部队。目前俄军的主攻方向是顿巴斯地区,无力集中兵力攻打哈尔科夫,而是钳制哈尔科夫的乌军。
既然俄军目前不是也无力攻占哈尔科夫,俄军抵近哈尔科夫城下,置于哈尔科夫乌军重炮火力的打击之下,自己的空中和地面火力由于以上原因难以反制乌军的重炮部队,何苦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因此,只要能起到钳制哈尔科夫乌军的作用,俄军撤离出哈尔科夫外围乌军重炮打击范围以外是上策。
俄军兵力确实捉襟见肘,也许用于钳制哈尔科夫乌军的兵力也不够。由于在靠近边界地区俄军对乌军据有几乎是绝对制空权,把乌军放出以城市建筑障碍和市民人盾掩护的乌军防空导弹射程保护以外,更有利于据有制空权的较弱的俄军与乌军打火力消耗战。
乌军的老式S—300的区域防空导弹射程可达上百公里,对战机的高强度威胁可能也达50、60公里范围。俄军空对地短程导弹数量有限,甚至空投轰炸的精确制导炸弹也数量有限,非到必要时,投入“特别军事行动”本来就很有限的包括战机在内的空中高端武器要集中用于顿巴斯战区。因此,只要能钳制哈尔科夫方面的乌军,将乌军限制在它防空火力能高强度发挥的范围以内,没有必要将乌军过多压缩在哈尔科夫城下。但乌军要脱离它防空保护伞效强火力有效范围50、60公里以外,没有制空权的乌军就丧失了对可能是较弱的俄军钳制部队的进攻能力。乌军的重炮要成连、营规模在哈尔科夫城外20公里左右作战,在这个范围俄军的战场感知力就可能超过乌军,就会遭俄军重炮和查打一体无人机的较强的打击。越是离城远距离作战,就越对它不利。如果进一步发动进攻,就会遭到俄空中强大火力的毁杀。这就是哈尔科夫乌军的先头部队前出到以上西方报道的地区,多天来,没有进展,也不敢进展的原因。乌军炮击俄境内的村圧,听闻是乌军使用轻便的步兵炮——迫击炮使然,而不是重炮。12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轻便,几个人拿几枚炮弹对俄境内游击炮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至少没有形成,我看也不能形成经常性的连级及以上规模重炮对俄纵深10多公里炮击的态势。
俄军的空中火力集中用在对顿巴斯的进攻,在伊久姆方向乌军同样没有制空权,而且其野战防空火力不足,更缺乏区域防空火力。没有制空权的乌军,即便如有的文章说已渡过了那个北顿涅茨河在伊久姆西面和西南面形成的大河湾,同样不可能有进攻俄军的能力。
所以断言“拐点将至”,哪怕是“将至”也是捕风捉影。
除非乌军夺回了制空权,至少我们能看到乌军已显示出它的空军战机能与俄空天军的战机拼打的架势,“拐点将至”就是乱弹琴。
还是那个看法,如果俄国不发生重大的政治变故, 俄对乌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不可能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