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加冕!只为见证帝国无可挽回的衰败

2023-05-08 17:54:32  来源: 后沙月光公众号   作者:后沙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昨天是英国一个大日子,时隔70年,再次举行国王加冕仪式。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11时,查尔斯三世加冕仪式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正式举行,坎特伯雷大主教将圣爱德华王冠戴在国王头上,查尔斯三世正式加冕。接着王后卡米拉也完成了加冕。

  这里要说一下,不少自媒体将登基和加冕搞混,以为查尔斯三世是昨天才成为国王。

  其实他的登基仪式在去年9月10日就已完成,地点是在圣詹姆斯宫。

  登基和加冕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完成世俗程序;一个完成宗教程序。

  加冕之后,查尔斯三世就被神格化(宗教领袖),他不再是凡人。

  虽然这套仪式数百年都没有变过,但大英帝国的衰败已是无可挽回,甚至比人们预料的还要严重。

  与其说这场糜费巨资的典礼让世人看到了英国王室的排面,不如说是见证了帝国的衰败。

  英国人在辉煌时期最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这次居然没有什么动静。

  1953年6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英国海军还摆出了最强阵容为女王“护驾”,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大国海军也派出了主力战舰到英国海域参加庆典。

  这次,泰晤士河畔就一艘45型驱逐舰“钻石号”在当保安,英国海军表示,“钻石号”是为了庆祝国王加冕,并将在舰上举办鸡尾酒会和表演。

  今夕何夕,一个以海权为重的帝国,现在居然连一个像样的海上“护驾”阵容都摆不出来,更不敢邀请其它大国海军派舰参加。

  脑补一下,如果东方某大国这次派出几艘最新型大驱到伦敦的格林威治港共襄盛举,这画面得有多刺激?

  没有了硬实力的英国,加冕典礼花架子再多,也只是自我麻醉罢了,仿佛还能抓住几缕残存的帝国荣光。

  英国最大的靠山--美国,也没有给英国多大面子。拜登自己不出席,只派了夫人吉尔和孙女芬尼根·拜登前往伦敦。

  美国总统不参加英国国王加冕典礼是传统做法,但英国特别希望拜登能打破传统。

  3月底,英国政府就已向拜登发出了邀请函,但白宫没有回复。

  4月初,查理三世亲自打电话给拜登,但拜登只是表示吉尔将代表美国参加加冕典礼,并拒绝解释他不能亲自出席的原因。

  而拜登却在4月11日访问了爱尔兰。

  因此,拜登不出席加冕典礼成了英美两国一个心病,但又不能公开炒作。

  英国一些议员当时还无法相信拜登会拒绝邀请,保守党议员鲍勃.希利称,如果传闻属实,那么白宫就是在故意怠慢英国,是愚蠢的行为。

  但对拜登来说,参加女王葬礼是可以的,但绝不能参加新国王的加冕典礼。

  欧洲一些媒体说拜登的爱尔兰血统(美国爱尔兰人是最反英的族群)是他拒绝出席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骂英国王室骂得最狠最脏的就是美国人,美国建国之初,最流行的小册子《常识》(托马斯·潘恩著)通篇充满着对英国王室的谴责和辱骂。

  英国以前看不惯美国的共和制,《常识》回击英国:“世袭制是最腐朽的制度,一个娼妓没有资格评价别人妻子的品行”。

  “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所有加冕的英国坏蛋更有价值。”

  还有很多更难听的辱骂,这本书对美国社会和历史影响深远。

  说白了,制造对英仇恨是美国人维系团结的一个重要工具。

  因此,美国总统怎么可能去参加“英国坏蛋”的加冕典礼呢?

  尽管美英现在是特殊的盟友关系,但美国知道那是因为英国要依赖美国。如果美国垮了,“英国坏蛋”就会将美国撕得粉碎。

  英国的衰败,也有美国的“巨大贡献”

  二战之前,英国保持着“光荣的孤立”,它奉行的是“从实力地位出发”政策,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英国霸主地位被动摇了,轮到快速崛起的美国跟它讲“从实力地位出发”了。

  为了自保,英国要紧紧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贸易保守主义,放弃曾经高举的自由贸易大旗。

  1915年,英国议会通过《马克凯恩》法案,定出了33.333333%的关税率,以保护它的制造业。

  1921年,议会又通过《保护工业部门法案》,对精密仪器、化学品、金属制品课征50%进口关税。

  1923年,议会再通过《进口关税法案》,至此英国变成了一个贸易保护主义者。

  英国的贸易壁垒有两大阵地:“大英帝国特惠制国家”和“英镑区国家”

  美国高举三面红旗: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机会均等。

  美国用自由贸易敲碎了英国的“特惠制”,也就是英联邦自由贸易区(对外建立贸易壁垒),使得英国再也无法垄断英联邦市场。

  美国取得了制定西方世界贸易规则的权力。

  接着,美国又杀死了英国海军的根基--造船业。

  二战后,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如果英国接受援助计划,它就必须答应美国两个条件:

  一、海上货物运输必须有一半以上使用美国商船;

  二、海运价格由美国掌握。

  英国为了经济复苏接受了这个条件,但它的造船厂失去了大量订单(因为海上运输企业无法与美国商船竞争,纷纷破产),海运也失去了定价权。

  1956年,英国的造船工业第一宝座被日本夺走。

  也就是说,美国宁可让日本发展造船业,也要打掉英国,因为日本完全可以控制。

  而英国的商船吨位第一位置则被美国夺走。

  这两项第一的失去,直接导致英国海军失去了成长动力,海军力量不断萎缩,它只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海外军事基地和海峡控制权“移交”给美国海军。

  但事情还没有完,美元还要取代英镑。

  “英镑区”是英镑最后的堡垒,所谓“英镑区”就是指英联邦各国加上爱尔兰、伊拉克、缅甸、约旦、冰岛、利比亚,它们一直是以英镑作为结算货币。

  然而,加拿大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叛变到了美国这边,而澳大利亚则被美元资本大举入侵。

  “英镑区”出现两大破口之后,其它国家也陆续选择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英镑最终向美元投降,以保护自己仅存的地位。

  当英国在美国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时,它们发现自己连贸易都无法自主了,而英国贸易最后出路就是苏联和中国。

  1953年7月,英国工商代表团在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杰克·佩里率领下,绕道香港来到北京,跟中国签订3000万英镑的贸易协定,而中国想达成的金额是1亿5000万英镑,周总理还亲自出席了展览会。

  1954年7月,中国贸易代表团前往伦敦,商谈中英贸易问题,中国要将英国作为对外贸易的突破口。

  但美国极力反对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AI将杰克·佩里说成是中国“间谍”,FBI将他列入了禁止入境美国的黑名单。

  英国害怕了,最终决定追随美国,放弃了与中国的贸易机会,也放弃了苏联。

  1956年,英国军事力量撤出苏伊士运河以东之后,英国的衰落就已经无可避免了,一步步沦为了美国的附庸国。

  英国又不得不加入了欧盟(欧共体),想得到一些实惠。结果,欧盟只以德法为核心,在经过长期纠结之后,英国又脱离了欧盟。

  英国的贸易远景只剩下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但美国拒绝与它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而与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是英国自己断送掉的,它没有抓住“中英黄金关系”的机会。

  中国怎么可能在英国不断挑衅中国的同时与英国讨论自由贸易问题?

  而英国自己内部问题还有一大堆,苏格兰要争取独立,北爱尔兰要回归爱尔兰,还有威尔士也会跟上。马岛问题早晚要跟阿根廷摊牌,而直布罗陀海峡要跟西班牙较劲。

  查理三世虽然加冕了,但他并不是英联邦元首的法定继承人,如果英联邦在将来解体,英国还怎么混?靠一个印度裔首相拯救不了英国。

  用王室、贵族来包装自己的高贵,只能哄哄一部分民众和小清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帝国的衰败,等待它的只有分崩离析。

  老佛爷,洋人的炮舰就要停在伦敦码头了,还要帮咱们修铁路啦!

  大英帝国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而大英帝国的衰落却是有迹可循。

  霸权思维,正在被另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极力奉行,而这个霸主也会走向衰落。

  英国不要再到中国面前装腔作势了,那只能让中国笑话,英国最好先称称自己还有几斤几两?

  中国对英国只有一个态度: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