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博主“铁头惩恶扬善”举报杭州新东方违规培训,导致杭州新东方线下中心全面停课一事,让他靠着此前打假积攒的声誉毁之殆尽。
尽管他的举报迎合了“双减”的政策方向,也得到了一部分网民的支持,但更多网友却是持反对态度,更引起了学生家长群体的愤怒。
8月14日,“铁头”试水直播间带货,以惨败告终,最终迫使“铁头”承诺“暂时不会再触碰教培行业”。
尽管舆论风口浪尖的带货行为,让人们很难再去相信他的“打假”是抱着纯粹的社会公益目的,然而,单就举报杭州新东方违规补课这件事来讲,铁头的举报的确是错了,但错的又不是铁头。
微博上有些自干五把铁头的举报行为,上升到“劝学”还是“禁学”的高度来批判,这样的批判显然过高地拔高了当前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
课外培训中大量的“刷题”真的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让想学的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吗?
去年,高考大省河南省理科700分以上169人,600分以上有49203人,也就是说满分750分,考700分无缘清华、600分无缘211;今年北京中考放榜,再次出现众多考生无限接近满分的状况。
以前的分数段是纺锤体分布,而现在的分数段分布却越来越偏向倒金字塔。像北京中考固然有题出“简单”了的因素,但能考满分离不开大量的刷题,熟悉各种题型(怪题、偏题),充分掌握考试技巧——这样的考试已经超出了对基本知识点本身的考察,而变成对知识点的花样考察。大量的训练实际上都是在简单重复,而不是创新;是在摧残学生,不是在帮助学生成长。
所以,表面上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实际上比以前的应试教育更加应试教育;尽管现在体育、美术、音乐这些科目也加入到考试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是全面发展,但这样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家庭要付出更多的教育投资——笔者所在的地方刚刚宣布增加体育在中考中的分数,体育类的课外培训就大量地涌现出来,从以前的兴趣课变成了考试“刚需”。
即便是很多农村地区的县城,课外培训也大量地涌现了出来。笔者的一个侄女升高三之前,成绩中上,直接被班主任“建议”去报课外辅导班,否则别人都去辅导班了而她不去,最后高考成绩肯定很难保持班里中上的水平。暑期一个月几千元的培训费,在大城市的工薪阶层看来没啥,但对于这样的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就是非常巨大的开支了。
所以,课外培训的涌现无疑是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内卷,增加了教育的不公平,富裕家庭的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优异更加丰厚的课外培训资源,而贫困家庭的学生却只能去便宜却较差的培训机构,甚至无力承担课外培训的费用。
但是,课外培训仅仅是教育内卷的结果,而非教育内卷的原因。而导致教育内卷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内卷和普遍的社会不平等。尽管学历通胀、大厂裁员、中年失业,让“教育改变命运”变得更加不容易,但也仅仅是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桥”变得更窄,“过桥”仍然是底层仅存不多的改变命运的途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铁头的举报行为才是错的,因为新东方面向的是普通市民阶层,而那些请得起“住家家教”或者“高端一对一私教”的富人阶层根本不受影响;铁头的举报行为不是在掀桌子,而是在砸盘子,砸掉的只是工薪阶层的盘子。
2021年7月,教育“双减”政策落地,限制课外辅导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笔试,小学三年级到初三不公布成绩……
这样的举措出台的动机可能是好的,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大大降低了工薪阶层的子女教育成本,然而,广大家长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穷人一下子上不到课外辅导班了,而富人阶层仍旧没有停止“鸡娃”。当时就有媒体报道,某些城市搞起了变通的“住家家教”,年薪高达30余万。
一边是中小学“双减”,一边是中考高考升学模式不变,很多家长“焦虑的情绪”远大过“欣喜的情绪”,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半的学生要被分流到“职业学校”。
而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的中等职校,普遍存在且被广泛诟病的问题就是专业与工作无关、学业松散、老师不负责、设施简陋,在私立职校身上这些问题要更加严重,且私立职校的学费相比普通高中并不便宜。说白了,同样是“花钱买文凭”,职业学校的定位就是把学生塑造成新一代廉价劳工,学生能否学到真正的技术,并不是学校真正关心的。
更加严重的是,很多职校充当起了学生工“贩子”的角色;很多本来挺“老实”的孩子,到了职校都跟着学“坏”了,这样的例子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也举过不少……
今年5月,四川几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撤销称号、三年内不许重新申请,原因就是这些学校的教师被查出私自出去有偿教培。老师在学校不好好教,逼着学生家长只能选择课外教培,这是普遍现象,查出来的只是太“明目张胆”的。
去年开始,课外培训机构又重新开放了,但加了很多限制条款。除了对培训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例如禁止在周末、节假日开展业务),还有场地、师资等各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原来那些个体以及小型培训机构无法再办下去,只有大的机构、大的资本才能获得机会,这无疑是变相推高了课外培训的定价、加剧了课外培训资源的垄断,其他行业曾经出现过的一幕在教培行业重演了——而这正是教育被产业化之后所表现出来与一般产业相似的特征,而课外培训也成了教育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尽管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鸡娃”不好,意识到资本化、产业化不好,但面对无力改变的不平等局面,他们被迫只能“随大流”、选择“鸡娃”,去给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内卷当“帮凶”,反过来对铁头的举报行为感到愤怒。
这样的情形让笔者想到了白头豕在电影《孤注一掷》的影评(见:孤注一掷:当“为虎作伥”成为秩序本身……)中提到的一个词:“伥鬼逻辑”……
有些话没法讲……建议大家自己看看影评吧。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