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后沙:印度要改国名,结局会如何?

2023-09-07 14:46:29  来源: 后沙月光公众号   作者:后沙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印度国内将上演一出大戏--改国名。

  据《印度时报》称,印度政府将会在9月18日至22日向议会正式提出一项把印度英文名称India更改为Bharat(婆罗多,我们译为巴拉特)的议案并进行审议。

  不少人从宗教、文化、历史角度来解读印度改名的原因,其实在本质上这是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一场政治豪赌。

  赌赢了,印度人民党将会死死压住国大党,将政权延续下去;

  赌输了,印度将全面动荡,甚至四分五裂。

  莫迪老仙利用执政优势,在G20峰会晚宴的邀请函上,称印度总统为“巴拉特总统”,这是印度建国以来第一次。

  既然莫迪政治意图如此明显,国大党肯定要进行反击。

  而在7月份,由26个党派组建的印度反对党联盟(缩写为I.N.D.I.A.),也发声表示坚决反对,它们称问题是改善经济,而不是改变国名。

  莫迪的理由是“India”带有殖民痕迹,所以要改变。

  在印度宪法中,英语称印度为India,印地语则称为Bharat(巴拉特)

  印度人民院要审议的就是英语India是否要改为Bharat。

  可以看出,改名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1947年印度独立,尼赫鲁为了去除殖民色彩,决定在15年之内废除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同时,选择使用人数最多的印地语列入宪法,准备作为将来唯一的官方语言。

  15年之后,就是1962年。印度由于在边境屡屡挑衅中国,结果挨了一顿暴打。

  印度为了求得美国和英国支持,1962年废除英语计划就不了了之,至今英语仍是官方语言。

  印度目前十大本国语言:

  1、Hindi (印地语、国语)

  2、Bengalese(孟加拉语)

  3、Telugu(泰卢固语)

  4、Marathi (马拉地语)

  5、Tamil(泰米尔语)

  6、Urdu (乌尔都语)

  7、Gujarati(古吉拉特语)

  8、Malayalam(马拉雅拉姆语)

  9、Kannada (坎那达语)

  10、Oriya(奥里雅语)

  另外还有1600多种语言和方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此多的语言,它是无法协调和发展的。

  “书同文”,中国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解决。

  中国人一般会说方言和普通话,天南地北交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比如,东北人说“干哈?”,台湾人说“干什莫啦?”,相互都能了解对方的意思。

  美国更注重语言统一,因为它是移民国家,美国公民必须会说英语,这是强制性的要求。否则,美国各州各讲各话,它也无法发展。

  法国的拿破仑将标准法语视为巩固帝国的一种力量,强行推广。

  印度则错过了统一语言的历史机会,问题出在甘地身上。

  甘地给印度人留下了一个政治悖论,这与今天印度想要更改国名有直接关系。

  此事说来话长。

  当年英国殖民者故意把印度搞出562个土邦,同时又设立几个行省。

  英国人本可以取消原有土邦将其并入行省,但英国却把土邦越搞越多。

  土邦和行省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域设计使得印度人根本无法统一协作,英国人则可以轻轻松松统治印度。

  甘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建立“语言邦(省)”的思想,以争取英属印度不同语言族群的支持。

  1947年,印度独立,尼赫鲁承诺按照甘地精神设立语言邦,重新规划行政区域,这使得印度失去了统一语言的最佳时机。

  如果印度用语言来设立行省,那怎么可能有统一的语言?

  如果印度要确立唯一官方语言,那又怎么可以设立语言邦?

  这个政治悖论是无法解决的,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大国。

  印度就闹开了,孟加拉邦就要求以孟加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因为印度最伟大的作家泰戈尔就是用孟加拉语写作的。

  而其它各语种则要求尼赫鲁兑现甘地的承诺。

  尼赫鲁发现这事不对,邦的问题就僵在那里。

  1952年,印度政治人物波蒂绝食而死,他要求甘地精神不能变。

  尼赫鲁只好让步,同意设立安得拉邦(泰卢固语),它是从马德拉斯邦分离出来的第一个“新邦”--语言邦。

  这道口子一开,其它语言群体也纷纷要求这样做。

  旁遮普闹得最凶,旁遮普分两种语言:旁遮普语和印地语,而旁遮普人拒绝再次被切割(印巴分治已切割过一次)

  他们要求印地语群体离开旁遮普地区,准备建立一个旁遮普语言邦。

  这里的印地语群体基本上都是印度教教徒,他们拒绝离开,印度教教徒与当地锡克人展开激战,死了不少人。

  锡克人的卡利党(就是现在闹独立的“卡利斯坦运动”主力)在地方议会中获得了席位优势。

  根据印度“民主”嘛,这就必须建立旁遮普语言邦。

  但印度教教徒拒绝离开,他们背后是全印度说印地语的印度教教徒。

  尼赫鲁束手无策,他死后,1966年才建立了旁遮普语言邦,但却是一分为三,印度教教徒分走了一块(哈里亚纳邦)和另一块并入喜马偕尔邦。

  而哈里亚纳邦与旁遮普邦却是同一个首府--昌迪加尔(可以自行百度)

  这就是浑浑噩噩印度人干的事,锡克人愤怒,印度教教徒也愤怒。

  于是印度教狂热分子不干了,当年,甘地就是死于他们之手。

  印度教激进组织要求建立一个“婆罗多”国家,这就是莫迪现在要改的国名。

  他们的口号是“一个国家,一个文化,一个宗教,一个语言”。

  婆罗多又必须包括巴基斯坦,因为印度河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这怎么可能实现?

  有人觉得这口号没有什么不对啊?说明印度有雄心。

  但问题是,这是印度,你不能用正常思维去看待。

  “去除殖民色彩”就是鬼扯,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对这里早就有“印度”这个称呼。《大唐西域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大唐有殖民过印度?

  India虽是西方人的称呼,但也是读音的演变。

  莫迪老仙就是想通过煽动宗教狂热性来延续其权力,这是印度人民党明年议会大选的吸票大法。

  印度人民党是怎么来的?

  1914年,一个叫提拉克的印度教领袖创立了“印度教大斋会”,这是最早的印度教组织,是得到英国人允许的。

  1925年,它们提出“振兴印度教”口号,并在那格普尔建立了教派暴力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它的极端性不亚于纳粹冲锋队,莫迪年轻时就是RSS的成员。

  后来,RSS被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国大党对它进行压制。

  所谓“振兴印度教”,就是要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印度--婆罗多。

  1951年,“大斋会”领袖慕克吉带领一帮人退出了RSS,成立“印度人民同盟”,以合法身份参加议会斗争,他们鼓吹“婆罗多”,要求“收回”巴基斯坦。

  随着国大党的分裂(德赛派跟甘地派不和),1977年“印度人民同盟”与五个小党联合,成立“人民党”。

  人民党禁止其所有党员参加RSS活动。

  由于对“婆罗多”理念产生分歧,人民党分裂为RSS支持者和温和派。

  1980年4月5日,瓦杰帕伊率温和派建立“印度人民党”,也就是现在的执政党。

  但“印度人民党”这帮人发现,没有RSS宗教狂热分子支持,他们的选票就是上不去。

  于是,他们又转向与RSS合作,搞宗教煽动,挑起印度国内宗教矛盾,以此吸收选票。

  另一个宗教狂热组织“湿婆军”也站在了“印度人民党”一边。

  他们在农村鼓吹建立“婆罗多国家”,号召回到罗摩王子时代,因为史诗上说那是印度的黄金时代。

  瓦杰帕伊他们在选举时,就是一天到晚的喊“婆罗多--罗摩”,而国大党的票源来自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人数比不上信奉印度教的农民。

  1996年,印度人民党成功上台,瓦杰帕伊成为总理,但他的内阁只坚持了13天。

  1998年,印度人民党再次胜出,瓦杰帕伊二度出任总理,但内阁也不稳定。

  1999年10月,印度人民党与24党结盟获得大胜,瓦杰帕伊第三次出任总理。

  瓦杰帕伊是温和派,他没推动政教合一政策。

  莫迪可不一样,他在古吉拉特邦当首席部长时,就纵容印度教教徒屠杀非印度教教徒,过程极为残忍,“异教徒”男女老幼都不放过,甚至连孕妇都要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RSS还拦截火车,放行印度教教徒,然后纵火烧死车厢里的“异教徒”

  宗教冲突越激烈,印度人民党的选票就越多。

  2014年莫迪上台后,印度人民党就变本加厉地玩政教合一。

  但甘地种下的“语言邦”种子已经注定印度无法实现大一统。

  印度用语言划分行政区域是客观事实,一些邦就不会接受带着印度教色彩的“婆罗多”国名,印度教经典之一就是《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

  其它不说印地语的印度教教徒也很难接受,否则,他们将失去语言邦的地位,而印度是联邦制,邦的权力非常大。

  这样能看出莫迪的最终想法了吧?人民党想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的“新印度”--婆罗多。

  但这是缘木求鱼,比如旁遮普邦的锡克人就宁可打内战,也不会接受单一制国家。

  往深了说,“语言邦”背后是各邦的既得利益集团,这是阶级问题。

  莫迪怎么可能去触犯地方高种姓“贵族”、地主和资本家的阶级利益。

  而且自古以来,印度也只是一个地名,只是被英国人捏合在一起。

  所以,印度改国名,只是莫迪和印度人民党为了一己之私的政治操弄,除了挑起各邦内乱之外,不会有什么收获。

  但为了权力,他们要豪赌一把。

  起初,这或许是一场喜剧,但结局必定是一场悲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