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突闻这个消息,笔者想起了这位前总理在2020年5月28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的话: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这段话在当时被很多人解释为“说出了真相”,“敢亮家底”,事实上这个“真相”和“家底”每年都会公布,只是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中“虚焦”了,以至于让多数群众没有注意到。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数字,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其中收入最低的4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9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5元。
按照总人口折算一下的话,确实就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甚至还不到。
那么,这“六亿人”是哪些群体呢?
中国统计年鉴将居民收入按照人数的各20%进行了五等份,分为“低、中低、中等、中高、高”这五等,其中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66元、8509元、12530元、18052元、34043元,对应的月收入也就是306元、709元、1044元、1504元、2837元,前四等的平均月收入为890元,还不到1000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还有五亿人常住在农村,也就是说大约有四亿农村居民的月均收入为890元,离1000元还差100余元。以1000元划线的话,不足1000元的农村居民可能要占到五亿常住农村人口的90%以上。
不过在计算城镇化率的时候,还有一个数字,那就是户籍城镇化率,这个数字在2021年的统计为仅为46.7%,与城镇化率相差了18.02%,约2.5亿人,也就是常住在城镇、户籍在农村,可能只在春节回一趟老家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刚好又是城镇地区低收入及中低收入群体的主力,从而补足了月入不足千元的“六亿人”。
而这2.5亿常住城镇的农民工群体(注: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2.95亿人),成了一个很关键的变数。前些年,一些人经常提一句话“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所指的主要就是这个群体。他们在城市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又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起外来的扶贫措施,他们对农村的“反哺”堪称主力,不仅盘活了城乡结合部的消费,也是小县城房地产的主要“客源”。“稳”住了他们,则农村的低收入群体会受到他们的“辐射”与照抚;“稳”不住他们,农村的低收入群体处境会更加艰难……
前总理之所提到“六亿”这个数字,真正担忧的疫情过后的经济下滑、开工率不足、破产增加等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受冲击的首先是这2.5亿常住城镇的农民工群体。
所以,“六亿人月入千元”这个话刚讲完,“地摊经济”便兴起了。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则注重体面的大城市,对于“地摊经济”的态度并不友好,二则“地摊经济”也并非长久之计,况且地摊吸纳不了那么多就业……
这样的状况似乎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很多人都已经注意到,2023的返乡潮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今年6月的制造业采购指数显示,大公司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而小公司采购经理指数为46.4%。这一数据反映了一个信息:从下半年开始,大公司的盈利将继续上升,而小公司的盈利将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会有很多小公司将进一步倒闭或者裁员,而它们恰恰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场所。
尽管“返乡创业”成了前段时间的一个热门话题。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返乡创业者创造的商品的消费群体在哪里?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垄断持续加强的背景下,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很多从事乡建的朋友对于“返乡创业”的前景并不悲观,他们一直都主张将农村作为社会的稳定器。然而,返乡的结果首先必然是加剧农村地区的内卷,由此带来持续的降薪;在所有制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创业所能提供的就业,依然会在农村地区制造着贫富分化;更为主要的是,如果资本下乡依旧,亦或是将农村融入经济大循环体系,这些末端的创业者恐怕也只能沦为“大鱼吃小鱼”的对象……当然,如果农村能够重新发展集体经济,在农村形成自循环的公平的世外桃源,或许农村能免于受大资本盘剥的命运——但这近乎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前几天在短视频里刷到了一位博主向Chat GPT求教“返乡潮”问题的视频,Chat GPT给出的回答是:现在回去就会失去一线城市的信息源和上升通道,回乡一年很可能会浪费数年在大城市的拼搏。面对目前的困难,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迎难而上、咬紧牙关,不要缴械投降。
笔者赞同Chat GPT的最后一句话。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遥望黎明”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