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为什么突然觉得风平浪静了?
有的说是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其他工作正按部就班。
有的认为医疗反腐如果再轰轰烈烈搞下去,问题恐怕更多更严重,恐将医院停业。
医疗反腐是为了正本清源,不是为了让医疗系统可能走向瘫痪。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治病还是救人、保命还是保财,再次成为某些方面、某些个人的必选题。
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近200名医院院长和书记在反腐行动中被查处。
进入9月份,这些曾经引人关注的医疗反腐消声匿迹了。
实际情况是,医疗反腐工作并未终结,而是悄然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深水区。
纪检监察机关正在积极跟进线索,深入调查案件背后的人际关系和利益链条,尤其要查药代这个行贿人。
此外,许多被查处的案件都牵涉到复杂的经济往来、权力交换和利益输送等问题,调查取证、核实事实、查清责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某些案件尚未完全侦破之前,纪检监察机关将谨慎披露消息。
医疗反腐,众所周知,不仅仅是一场打击高层领导的“老虎”的运动,更是对基层一线的“苍蝇”进行无情的清理。
全国医药领域贪腐问题的整治工作是要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时段等重点对象和范围。
这里的“关键少数”并不仅仅指高层领导干部,同样也包括那些一线拥有实权的医务人员。
8月份以来,在医药反腐中各地都启用了“廉政账户”。
据说,以西部大医院为例,设立“廉政账户”后,要求医生在截止日期前将违规所得缴纳至该账户。
账户平时能收到2万、3万的汇款,没有想到在截止日期前,忽然收到一笔38万元巨款。可见“廉政账户”并非摆设, 确实能收缴不少赃款。
当然,也要警惕“廉政账户”变成某些人逃避惩罚的“港湾”。
医疗反腐到底要持续多久、追究多深?
集中整治之后,医药领域的反腐力度是否会持续?
只搞一年就完事了吗?
近日,中办印发了《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规划》明确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思路举措,明确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明确突出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
这意味着,对医药领域的反腐力度至少持续到2027年。
此外,8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动画《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丨斩断“统方”数据利益链》,剑指“统方”腐败利益链,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信息、药剂等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监督。
什么是统方利益链?简单说,就是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开多少药,背后有一股利益勾兑链条。
在这个利益链中,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药剂科、财务科、‘统方’人(医生)、库房等部门和人员都可能参与其中。
他们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利益输送。
如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医生处方权等方面获得回扣、佣金、好处费等形式的贿赂,以换取药企在医院的药品和器械销售上的优势地位。
官方推动的全国医药领域贪腐问题的集中整治,旨在通过一年的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震慑、教育、预防、治理的全面结合,将医药领域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医疗反腐,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