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师:如何成为汽车强国是道大考题

2024-07-29 10:06:27  来源: 环球网   作者:钟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随着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94.4万辆,同比增长32%,预计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

  如今,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这是我国几代汽车人几十年的努力成果。在生产端,广大车企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创新,形成了覆盖广、链条全、技术成熟度高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基础,并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快速迭代;在消费端,中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稳步提高,促进了市场化快速普及,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竞争,整个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但繁荣之下,我国汽车产业仍存在不少挑战,有一系列问题和短板亟待解决。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例,虽然其科技水平已相当高,但车载智能芯片自给率不高、依赖进口,基础软件等配套需求也存在短板,车路云一体化距离应用普及仍需时日。而已有多地开始投入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测试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想快速实现大规模商用难度不小。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关键部件——动力电池,目前国内头部企业的产能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均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作为尖端产业,也同样面临市场与科研路线的双重压力。在市场方面,国内市场空间前景广阔,但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海外市场虽然压力较小,但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制约,产生难以预估的风险挑战。而在研发方面,不少公司也在为面临技术路线切换感到焦虑。全固态电池正随着讨论和研究愈发成为业界的关注重点和未来方向之一,如何在完善现有液态电池技术与探索新路线中实现投入平衡,如何保障技术积累和产业规模优势得以延续,是国内企业持续关注的重点。

  在传统造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关系上,传统车企往往依靠燃油车业务的利润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经过长期充分竞争,燃油车利润正越来越摊薄,加上燃油车总体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开始吃力。因此,少数传统车企只得忍痛对新能源汽车板块进行切割,待价而沽。另一边,多数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崛起依赖外部资本催化,但资本留出的时间并不宽裕,资金断供导致新生车企倒闭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会导致新生车企对网络营销等短期策略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在安全、技术积累等对长期发展必不可少领域的投入。虽然造车新势力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鲶鱼效应”,充分激活新老车企的全方位竞争,但“鲶鱼”本身较大的生存焦虑与过快的退场、更迭节奏对产业弊大于利。

  有观点认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电动化”的角逐已经结束,下半场“智能化”角逐即将开启。其实,电动化的角逐未有穷期。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各类自燃事故给社会和公众造成较大心理压力。动力电池安全性和电池管理领域还有不少技术短板,发展更安全、更高效的动力电池势所必然。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系统效能也还有继续挖潜的空间,所以以产能与市场规模作为论据,得出上半场已谢幕的结论为时尚早,推动产业升级不能急于求成。

  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状态,新质生产力应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在政策引导与资本、市场刺激的双重加持下,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产销量、科技水平等方面毫无疑问已实现世界领先,基本达到了新质生产力三项要求中的“高科技”。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调整关注点,在市场、前沿科技、营销之外着力实现“高效能”“高质量”,持续推进产品安全性、稳定性的提高和供应链优化,把握住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的历史机遇。在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大国后,如何继续发展,成为市场、产业、技术全方位领先的汽车强国,将是留给汽车行业和主管部门的大考题。(作者是汽车行业分析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