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以前曾写过哭文化系列,哭文化革命和哭文化在市场化私有化大潮中的演绎,曾经得到一些文友和网友的关注。去年有朋友期望再写写笑文化,觉得应该对以前发表的“微笑的政治”有个续写。联想到一个领导,因不适应退休的生活所患的抑郁症,以及与周围环境和人们交往屡屡发生矛盾,愈加增加写作笑文化的激情。本文为第五篇。
笑文化的颠覆和变异,肆虐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大量的围绕资本和权贵的笑,大量的扼杀笑本能的笑,大量让人啼笑皆非的笑,对经济社会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上篇《论笑文化的颠覆和变异》论述了危险最严重的思想和政治领域,很多文友提出意犹未尽,因而推出由于篇幅问题改作的续篇,剖析经济道德社会领域的笑文化颠覆和变异,以期助推匡正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
“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的死灰复燃,让妇女再次成为权贵富豪的玩物和附庸
“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下的弃旧迎新,造成的新娶媳妇满是笑脸,没人可怜弃妇哭声的情形,不过当时的一夫多妻是合法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一夫一妻,消除了重婚纳妾,更重要的是妇女解放,推翻压在妇女身上的夫权,在伟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生活,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号召鼓舞下,广大妇女获得了历史性的地位,走出家门,参加生产,与男性并驾齐驱,在各行各业勇创佳绩、建功立业,撑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半边天”。可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人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尤其是私有化市场化引发的私欲性欲贪欲急剧膨胀,妇女进一步沦为有钱人的附庸和玩物,“包二奶”等婚外性消费大量出现。这个“包二奶”即有配偶之男性通过提供物质、金钱等方式供养婚外异性,实则是养情妇、新的纳妾的非法同居行为,制造了现代的“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对家庭和社会道德形成了巨大冲击。
“包二奶”即制造“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的群体,都属于高收入、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开始是一些回内地投资经商的港澳台商人,后来发展到包工头、厂长、经理、个体户,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其手段就是一方面用金钱和物质引诱,一方面鼓吹包二奶的合理性(“包二奶”是市场的供求经济因素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贪图享受不劳而获价值观,使得一些年轻貌美甚至不少城市女子和高学历女子,在年龄比父母祖父母都大的情况下,即使永远没名分的地位,也甘愿做“二奶”。在这种双重误导下,不只是小三、情人大行其道,把事实上的纳妾弄小老婆公开化合法化,甚至对白毛女中喜儿的反抗产生不理解,不少女孩认为喜儿给黄世仁“当小”是幸福的。可以说,二奶的“笑”,是一种悲哀,是一种怒其不争的可怜。
“包二奶”为何造成新的“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因为包二奶大都以秘密姘居方式逃避法律制裁,而且打着市场化旗号,制造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歪理。比如有人把“包二奶”看作是性需求的市场化膨胀,是国民收入增加促进了人们心理需求向市场需求的转化,是特殊的刺激经济和别样的供求关系;再比如有人把“包二奶”看作是社会市场化的结果,是包括人器官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商品化,包二奶者寻求的是资金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二奶们寻求的是器官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二者交换的基础正是两个“最大化”的交换;还比如有人把“包二奶”看作是消费更新律,荒谬地将喜新厌旧当作人们的基本消费倾向,且随着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倾向不断更新换代,甚至推出“道德约束人们保持着‘大奶’,消费欲望驱使人们寻求‘二奶’”以误导社会。凡此种种,能把“包二奶”包装成市场化理论,冠之以“商品化”、“供求关系”、“消费更新律”、“器官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不能不说是“特色”,也不能不说是奇异的发明创造。正是这些歪理的开道,使得包二奶养小三肆无忌惮,以致大量原配投诉告状。仅广州市妇联1999年到2000年接到“二奶”投诉就达1710宗,且逐年呈急剧上升态势:1999年为246宗,2000年为582宗,2001年为882宗。于是有人总结“包二奶”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社会贫富差距大,政治基础是社会法律制度缺陷,尽管社会贫富差距是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制度问题而非经济问题,是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产生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包二奶”说到底是制度问题,亦即新的“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是社会贫富悬殊和金钱至上价值观交相作用的必然现象,是私有化市场化和“与世界接轨”的必然结果。
遗憾的是,“包二奶”这种“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并没有让“新人”“笑”那么得意那么持久,也没有给“旧人”那么多“哭”的机会。不能任由“旧人”那么伤心地“哭”,弄出了很多不让“新人”笑阻止“旧人”哭的祸患。个中既有因“包二奶”杀死原配妻子,2006年西安一男子妻子企图阻拦“包二奶”被丈夫杀死;也有因“包二奶”被妻子杀死,广东惠州市一女子发现丈夫不仅包养二奶,还隐藏家庭财产,愤怒砍死丈夫;也有“二奶”杀死原配清除所谓“障碍”,2000年东北某市国税局直属分局长于水明包养的“二奶”,居然10万元雇请杀手杀死原配;还有原配怒对“二奶”子女报复,广东佛山禅城区一女子发现丈夫出轨,就对其夫与二奶的女儿痛下毒手,左耳、右手四根手指齐刷刷被砍掉,下体被捅伤。这一起起血淋淋案例表明,当今包二奶养情妇弄小三制造的新“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不只是封建文化死灰复燃,也不只是对新时代文化的亵渎,而是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巨大毒瘤,既让被包的二奶新人“笑”不出来,也让被伤害的原配旧人“哭”不出来,已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境地。
必须指出的是,“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的死灰复燃,领导干部“包二奶”起到了极坏的助推作用。据媒体披露全国各地查处的贪官污吏,95%都有“情妇”,相当多的“干部腐败”与“包二奶”有关。海南省临高县委原书记吴光华带动的领导干部包养情妇公开化更为恶劣,不仅诱发领导干部公开带着情妇出入酒席和公众场所,而且互相攀比炫耀,使得“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到了令人瞠目的境地。加之,富豪大佬包二奶用的是自己的钱,领导干部包二奶养情妇用的是公款或权力滥用的钱,也就更可恨,造成的“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危害更大。
“包二奶”肆虐泛滥,引发的“只管新人笑,哪管旧人哭”死灰复燃,不只是制造家庭危机,而是社会畸形发展和不正当致富尤其是公权力滥用交相发酵的结果,预示着社会的震荡和普遍的道德沦丧,更是对新中国妇女解放的颠覆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社会作用的亵渎,是社会的极大倒退,对时代发展有着致命的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彻底治理。
“笑破不笑补”的颠覆,让艰苦奋斗沦为标新立异的个性张扬
“笑破不笑补”,是艰苦奋斗年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现在却发生了彻底的颠覆。“笑破不笑补”原是勤俭的流行语,意为衣服破了打上补丁不被笑话,任由衣裤破洞存在就会受到嘲笑,同时也是对勤劳智慧和艰苦朴素美德的褒奖。那时补丁也不是随随便便加上去的,还要把补丁补得周正一点,对称一点,美观一点。手巧灵动的人,甚至像绣花一样,把补丁剪成漂亮的桃形、花瓣抑或三角形、多边形,再用缝纫机缝补,针脚一圈一圈、一层一层,使补丁像装饰品甚至艺术品。常年干体力活的肩膀头、胳膊肘、臀部、膝盖容易磨破,新衣服就打上补丁,既有耐磨耐穿意味,更有装饰的漂亮美观和时尚。再后来“笑破不笑补”又扩展为“笑过不笑改”,意即衣服破了别人会笑话你,但是打上补丁就不会有人再笑话;犯了错误有了过失别人会笑话你,但是能够进行改正就不再有人会笑话。家穷被人瞧不起没什么,只要我们能够努力去拼搏,犯了错误被人指责也没什么,只要我们有心去改正。随着内涵的增加,“笑破不笑补”用途益发广泛。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富裕和价值观改变,却离奇的出现大量的破洞装、乞丐装,美女帅哥们把穿着破了几个洞的衣裤当作时髦,不仅与过去的打补丁不能同日而语,还弄出很多笑话。据说城里一位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女孩下乡扶贫,到一个贫困户家送温暖,老太太看到女孩的“破裤子”,激动地说“孩子,你自己都穿得咯样破烂,还来给我送衣送物,咯吗要得啰。要不我把你的裤子补好后再穿”,女孩听了又好笑又好气而无语,破洞装真的颠覆了“笑破不笑补”。
破洞装颠覆性出现,可谓市场化私有化和明星走红的杰作。破洞装何以成为潮流?却原来是为了暴露,美其名曰“一些巧妙的暴露更能遮掩缺点,修饰身材”,“个性的破洞能很好转移视线,让无论是丰满或者纤瘦的身材,都能得到遮掩”。好好衣服挖几个洞,居然成了时髦时尚,破洞装还不够,又发展为服装破坏重组,破坏部位从最初的裤腿和膝盖,扩展到胸前、背后、臂部、肩部、衣领,破的尺度也越来越大,甚至“遍体鳞伤”,则被吹捧为蜕变和获得新生,表达了不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穿出自己的风格,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显然,破洞装与“笑破不笑补”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笑破不笑补”,衣裤自然破而加上补丁,是勤俭节约的标志,弘扬的是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精神;破洞装是为露肉露皮肤故意挖破,乞丐服撕边的破破烂烂,故意做旧做脏的所谓乞丐风,表现的是所谓个性张扬,其实是浮躁的标新立异。其次“笑破不笑补”,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激励勤俭建国奋发向上的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破洞装宣传的是西方的个性文化,玩的是的“酷”,美国时髦女孩们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演绎过了,所谓的时尚不过是老掉牙的拾人牙慧。三是“笑破不笑补”,是新中国人们精神面貌的标识,笑窟窿补窟窿,记录的是勤俭勤劳,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呵护烙印;破洞装、乞丐服等的挖窟窿、秀窟窿模仿的是西方,所追求的休闲不羁和个性张扬,可以说与中华民族传统格格不入,甚至有邯郸学步味道。所以,从“笑破不笑补”到破洞装的流行,简直是笑文化的彻底颠覆,难怪老年人极力抵制,也难怪破洞装在农村弄出很多笑话,人们真的弄不清楚破洞装代替“笑破不笑补”,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是生活富裕了还是返贫了?
由此让人记起开国领袖们的勤俭节约风范。开国领袖不仅在战争年代艰苦朴素,而且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作风。毛主席的节俭是最出名的,没有打补丁的衣服几乎没有,其中补丁最多的一件衣服有73个补丁;朱德元帅也是一个常穿补丁衣服的人,他穿衣服的宗旨就是“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周总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只做过3件新衣服,其它都是打过补丁的衣服,以致逝世后实在找不到一件新的,只能从旧衣服中选相对好点的,让许多人都误解警卫员,后来邓颖超出面解释:这是周总理临死前的要求,死后不必做新衣服,反正最后都要烧掉,新旧都一样,不要浪费人民的财产,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泣不成声。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尽管衣服多的穿不完,可有些人衣服干净心却是脏的,衣服不需要补,思想却需要大补。幻想投机钻营不劳而获,异想天开一夜暴富,鄙视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精神,甚至不惜卖身投靠换取狗粮,不惜卑躬屈膝出卖祖国出卖祖宗换取荣华富贵,这些个“脏”,这些个“破”,才是最可怕的,也是重视颠覆“笑破不笑补”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也应该永远记住那时的每一个补丁,记住充满亲情与温暖的补丁,保持节约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展传统文明。
“气人有,笑人无”贩卖解读的肆虐泛滥,挥舞资产阶级人性大棒挑起底层人物的撕扯
“气人有,笑人无”,是流传广泛的俗语,意思是嫉妒比自己成功的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可在私有化市场化大背景下,有人冠之以仇富、仇官心理和所谓的“人性大恶”,挑起底层小人物的对立和矛盾,完全背离了“富帮富穷帮穷”“穷不帮穷谁照应,两颗苦瓜一根藤”的社会规律。
古代社会“气人有,笑人无”,背后是攀比,攀比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比别人混得好,为什么非要攀比呢?都是“虚荣心”在作祟。在金钱至上的年代,“气人有”表现的是“酸葡萄心理”,别人有的,我没有,哪怕是甜的,也是酸的;“笑人无”表现的是“甜柠檬心理”,别人没有,而我有,哪怕是酸的,也是甜的。实际上,“气人有,笑人无”是私有化和自私自利价值观熏陶下的极端自私和鼠肚鸡肠的表现,认为谁也不能比他强,有的甚至会由嫉妒驱动干一些违犯法律,伤天害理的事情。
本来这个“气人有,笑人无”是个别现象,也是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富豪大佬,绝非社会的主流,也绝非限定于哪个阶层。可有的人,甚至一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硬是把这种现象当作社会普遍现象,甚至圈定在底层百姓,认定是底层群众互相撕扯和群众的仇富、仇官心理,真的是不可思议。比如有篇来自美国的文章,不仅把“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定位普遍的人性,还提出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理论:比如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慢慢你会发现,一颗好心,永远比不上一张好嘴;再比如,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你的朋友或许会希望你过好,但是前提条件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还好;更比如,憎恨伤不了对方一根汗毛,却把自己的日子弄成了炼狱,忘记仇恨,才能收获内心的喜悦与平和。这意味着什么呢?忘掉日本侵略的仇恨吗?却原来他精美也精日,他是以村上春树写作不顾他人嘲笑,每天早上4、5点起床,工作5-6个小时,写4000字,坚持数十年成了享誉世界的作家,获奖无数为例,来教育世人,这就是为什么让人们放弃仇恨!尽管本文道出了不少目前的社会现实,但很多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还有很多文章把“恨你有,笑你无, 嫌你穷,怕你富”归结为阶层内斗、熟人互掐,进而归结为“仇富心理,很多人就会用残忍的手段去抹杀富人”,把“怕你富”归结为对富人产生敌意或排斥的恐惧心理,甚至把“恨你有笑你无”当作办公室的人性定律,当作底层人互相撕扯定律,当作熟人圈子最大的黑暗等等,都是把某种某个现象当作本质,起到了严重的误导作用。
这让人们想起了很熟悉的《农友歌》,近百年前就有“霹雳一声哪震乾坤哪,打倒土豪和劣绅哪,往日穷人矮三寸哪,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哪。天下的农友要啊翻身啊,自己当家作主人哪,一切权力归农会啊,共产党是我们引路的人啊”!那时的底层人就能在党的领导下“粗黑的手哇掌啊大印哪,共产旗帜照人心哪,鸟铳梭镖握得紧哪,坚决革命向前进哪”团结一致,而在今天怎么成为互相撕扯互相嫉妒见不得同类人好的情形呢?为什么普遍出现“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呢?
这又让人们想起《工农兵联合起来》,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都能“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都能做到“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而在多少年后,又不团结而互相撕扯离心离德呢?有为了蝇头小利不能“联合起来向前进”,不能“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呢?
还让人们想起《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那“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多么令人热血澎湃!那“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多么令人回望眷恋!当初的团结友爱,当初的万众一心向前进,怎么会变成了“气人有,笑人无”的种种肆虐和蔓延了呢?而铺天盖地的“气人有,笑人无”解释和防备,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总之,笑文化的颠覆和变异,不是简单的忽视笑本能,也不是人们普通的感情表达问题,而是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乃至意识形态导向的大问题。研究笑文化的颠覆和变异,也绝非剖析罗列笑文化变味的现象,而是要探究笑变味的根本原因,消除影响人民群众笑的制度和社会土壤,弘扬昂扬向上和公平正义的正气,营造人们健康的笑由衷的笑社会环境。
参考文章:
1、今年又火了一种衣服叫“破烂衫”,时髦又洋气,回头率还高,夫君的种草日记,百度2022-06-21;
2、什么叫人性?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这就是人性......迈哥 佛州华人互动网2022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