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印度与乌克兰经历了一场不愉快的互动,因为莫迪访问了莫斯科并与普京热情拥抱。
泽连斯基随即在网上发文指责印度:
“看到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领导人……这真是令人极为失望,也是对和平努力的毁灭性打击。”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莫迪居然启程去访问乌克兰了。
这种违反常理的外交动作或许也就印度人做得出来。
8月19日,法新社、路透社、《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
印度总理莫迪即将访问乌克兰,这是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乌克兰。
今天莫迪已抵达波兰,接着坐10小时的火车晃到基辅,呆一天,再花10个小时晃回波兰。
莫迪老仙为何要如此折腾?外界有颇多猜测:
一、他上月访问俄罗斯,这月访问乌克兰,为了的是两头都不得罪,两头都要吃。
二、莫迪想在乌军突袭库尔斯克之时显示一下印度的斡旋能力,突显印度国际地位。
三、印度想向表明它站在西方一边。
不过,这种分析也很难解释莫迪的行为。
往基辅跑的一般都是西方国家领导人,有的国家甚至是为了去基辅而去基辅,比如去年3月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7月的韩国总统尹锡悦。
主要就是向西方阵营表个态--反俄挺乌。
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而且这段时间因为孟加拉国暴乱等问题,美印关系也并不融洽。
这说明莫迪急访乌克兰是为了表明自己挺乌反俄的可能性不大。
斡旋?莫迪的说法是:他将与乌克兰总统分享关于和平解决当前乌克兰冲突的看法。
印度总理不远万里跑到基辅去“分享看法”,也是挺离谱的。
在种种不合理机动被排除之后,莫迪急访基辅就剩下一个真正动机:
印度有求于乌克兰。
莫迪不亲自来一趟,就没得谈。
有人会问,乌克兰都那样了,还能有什么牌,可以让莫迪冒着得罪俄罗斯的风险前往基辅?
其实别看乌克兰满目疮痍,但不要忘了,乌克兰可是苏联军工皇冠的继承者。
而印度主要重型武器装备都是来自苏制(俄制)
说白了,莫迪就是为了苏联家底而来,具体说就是为了曙光设计局(曙光机械联合生产体)
马达西奇公司是专门负责为苏军和民航研发和制造各种发动机,被誉为“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动力沙皇”。
曙光设计局则是苏联海军的“动力心脏”,是苏联唯一一家拥有燃气轮机生产能力的工厂,也是世界三大船用燃气轮机制造商之一(还有美国通用电气和英国罗罗)
乌克兰燃气轮机广泛出口俄罗斯、中国、德国、美国、还有印度、越南等国,曾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乌克兰就用燃气轮机卡俄罗斯脖子,进行各种供货限制。
2022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后,一切供货中断。3月,俄军就炸毁了尼古拉耶夫市内的曙光设计局一个大型车间。
2023年,当美国宣布扩大对乌克兰武器援助后,俄军又用“口径”巡航导弹对尼古拉耶夫市郊外的一些疑似厂房进行轰炸。
破坏曙光设计局生产能力,是为了限制乌克兰海军作战能力,同时,俄罗斯也有“我得不到,你们也不要想得到”的心态。
这就把印度给害苦了,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的塔尔瓦级护卫舰,动力系统用的就是曙光设计局的M7N2燃气轮机。
曙光设计局还关系到印度海军的维修、维护等问题。
印度如果买美国的,却不配套,除非把军舰一部分给拆了,但这又会同山军舰重心调整等问题。
因此,印度只能等俄乌冲突结束。
那么,俄罗斯就不怕自己失去燃气轮机供应吗?
俄罗斯还真不怕,因为它可以从中国采购到燃气轮机(主要是非军用)
比如,2023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就从哈尔滨汽轮机厂购买20台GT-25000燃气轮机,用于北极LNG-2燃气轮机发电厂。
俄罗斯可以,但印度不可以向中国采购燃气轮机,它只能寄于乌克兰恢复生产。
印度拥有6艘塔尔瓦级护卫舰,前3艘由俄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另外3艘由加里宁格勒的扬塔尔造船厂建造。它在印度海军编号为11356。
2016年10月15日,印度又向俄罗斯采购4艘塔尔瓦级护卫舰,其中2艘在扬塔尔造船厂建造,另外2艘由印度果阿造船厂建造。
无一例外,这10艘军舰用的都是乌克兰曙光设计局的燃气轮机。
扬塔尔造船厂那两艘军舰一艘6亿美元,由于是印度使用,当时乌克兰也同意提供燃气轮机,有钱一起赚。
印度果阿造船厂也向曙光设计局下了订单。
今年7月23日,印度举行了“国产”11356型护卫舰(塔尔瓦级)“特里普特”号的下水仪式。
但舰体上是光秃秃的,就这样,印度还向俄罗斯额外支付了5亿美元,由俄方转让许可证和技术。
武器系统俄罗斯将为印度“补充”,但动力系统就不是俄罗斯能解决的。
三哥三嫂庆祝完之后,却等不到乌克兰那两套M7H系列燃气轮机组。
根据2021年的合同,乌克兰方面第一套交付日期为2022年10月,第二套交付日期为2023年7月。
人算不如天算,2022年2月俄乌开战,俄军把曙光设计局一些厂房给炸了。
乌克兰交不了货,印度就蒙圈了。
没有动力系统,印度军舰是打算泡在水上当浮标吗?
但牛已经吹出去了,空壳船也是船。所以,阿三在7月份硬是搞了场军舰下水仪式。
8月初,印度就催着乌克兰交付燃气轮机,但乌克兰说目前没办法。
印度空军也卡在曙光设计局,因为曙光还做飞机发动机。
印度向苏联(俄罗斯)采购了安-32双发中短程运输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它可以在高原地区的短跑道机场起降,载50人。
这款运输机的发动就是由曙光制造的。
印度先后买了130多架,目前在服役的还有105架(有十几架是被印度自己摔了,2019年6月,就有一架载有13人的印度空军安-32运输机在中印边界地区摔得粉碎)
印度空军安-32大多数不敢飞了,因为发动机都到了大修阶段。
印度空军跟海军的问题一样,曙光设计局如果不提供服务,印度一些军舰和飞机就成了摆设。
等要等几年,五年,十年?
所以,印度就想了个招,劝乌克兰把曙光设计局转移到印度生产。
但乌克兰会不知道印度在想什么?印度催得越急,乌克兰手里就越有牌。
因此,7月23日印度空壳船一下水,8月,莫迪就乖乖跑到基辅“面圣”。
这就是印度付出的政治代价,这种代价比被经济上的杀猪价还大。
表面上看印度似乎挺机灵的,两边讨好。
但实际情况是:印度海军、空军的武器系统靠俄罗斯,动力系统靠乌克兰,而俄乌现在是死敌。
那么,阿三到底是灵活还是急病乱投医?
有远见的国家,早就跑去争取与乌克兰合作了。然后将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升级、生产、量产。
当年,我们在建造哈尔滨号和青岛号两艘最新锐的驱逐舰时,燃气轮机还要从国外进口。
苏联燃气轮机的图纸都保存在乌克兰曙光设计局,我们在1993年就开始与乌克兰签署订单,引进十台燃气轮机,并且获得相关技术。
接着,中国的052系列新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开始换装。
20多年过去后,中国人民海军开始下饺子了,因为我们的动力系统解决了。
在民用方面,俄罗斯现在要向中国采购燃气轮机--从一个由苏联援建的中国燃气轮机工厂,购买从苏联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燃气轮机,这怎不令人感慨。
乌克兰如何一步步败光苏联家底,本文不讨论。
印度则是另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它永远是买买买,那就永远要被人卡脖子,那怕是无意的卡脖子。
曙光机械设计局迁往印度生产,只是莫迪老仙的一个幻想。
即便是乌克兰得到满足后,转移一部分生产能力,但图纸也未必齐整,人才更是严重老化。
说句不好听的,乌克兰好吃又大碗的苏联遗产早被人端走了。等印度人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莫迪临时抱佛脚,唯一结果就是被人利用,印度军工还是老样子。再者说,印度也不具备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条件。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八个字,看似简单,想要做到却谈何容易。
印度这次算是躺着中枪,但归根结底问题在印度自己身上。
想两头吃的人,往往会两头碰壁;想两头都不得罪的人,往往会两头都得罪。
莫迪低三下四跑到基辅,证明了一件:靠谁都不如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