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如果您处于人生低谷读,如果您被现实打压的喘不过气来,如果您也感到彷徨迷茫、精神内耗或力不从心,那么请给自己放点假,认认真真去读读毛选吧!教员的文章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而又思想深刻,那里面的每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能解决您90%的人生困惑。剩下的10%需要您结合21世纪客观条件,去自己实践,去自己探索。
——某青年读完毛选后的真情流露
这句话,被年轻人当成毛选中的顶级思维:
1939年,毛主席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这些话,被年轻人当成《毛选》中搞好人际关系的秘诀:
1940年,毛主席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说: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主席还教会我们,当遇到强劲的对手时,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不要低估了,自己方面的力量;不要夸大了,敌人方面的力量。
为什么毛主席从不焦虑呢?
年轻人在1945年毛主席七大上的讲话中,找到了答案:暂时吃亏,最终胜利;此处失败,彼处胜利,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一些人跑了,一些人来了;没有国际援助,学会自力更生。
当你因被敌人反对而陷入孤立、痛苦、郁闷甚至被威胁时,请听听毛主席在1939年说过的话: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界限,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是不是一下子感觉心情好多了,又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了?
为什么毛主席的身体素质能扛住那么巨大的压力呢?
年轻人在“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中,找到了答案:“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后来,毛主席的“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也广为人知。
当学习和工作疲倦时怎么办?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但同时我们又不要做蠢人。
1936年,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个蚀本生意。
做事遇到困难、挫折,被批评、讽刺甚至打击时怎么办?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毛主席还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当遇到棘手的工作,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想调动工作,想换一个轻松点的岗位时,毛主席却说这是懦夫的想法、做法。
毛主席给出的正确做法是:迈开你的两脚,到你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很多年轻人看了这些话,瞬间醍醐灌顶,头皮发麻,发誓不要做“懦夫”。
干成了一件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表扬时怎么办?
毛主席教导我们:如果你们骄傲起来,不虚心,不再努力,不尊重人家,不尊重干部,不尊重群众,你们就会当不成英雄和模范了。
毛主席还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呢?
年轻人找到的答案是:任何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1944年,毛主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如何看清楚世界局势?
2024年以来,网络上讨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越来越多,毛主席的态度是: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如果帝国主义者一定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断定,其结果必定又要有多少亿人口转到社会主义方面,帝国主义剩下的地盘就不多了,也有可能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全部崩溃。
毛主席还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是不是瞬间感觉,眼前是一片光明呢?
您知道今天的年轻人是怎样阅读毛选吗?
他们把毛选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做成了思维导图,深入分析和系统化梳理毛选的核心逻辑、思想精髓,从而帮助更多青年人快速把握和深化理解教员思想体系中的“底层代码”、理论架构与具体的战略战术,从而为我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南、决策启迪和精神激励。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为标志,轰轰烈烈的“毛泽东热”兴起来了。1991年,《毛选》第二版(1-4卷)发行,半年内就卖出1000万部。歌颂毛主席的红歌磁带的发行量也是以千万来计算,那时候,满大街都在播放《红太阳》录音带。
而到了2024年的今天,年轻人又一次阅读起了毛选,又一次唱起了那铿锵有力的红歌,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
小兵相信,这是觉悟的开始,这是启蒙的开始!
因为人们总是最先从自己身边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需要、利益或困惑出发,才能一步步去思考,才能想到原来我个人的苦难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原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