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关于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的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说应该感谢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人说归功邓小平的分田单干。那么,我们就往根上刨一刨,或许真能得到答案。
首先,有人说从1958年到1978年,老百姓是在饥饿中度过的。历史是有记忆的,这个说法显然言过其实。“三年灾害”期间,老百姓确实饿了肚子,这是事实,不可否认。但是,困难时期过后,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进入70年代,饿肚子的现象基本得到了解决。这也是事实,平心而论。
如果有人不承认这一点,硬要把“分田到户”说成吃饱饭的不争事实,那就再往深处刨两下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土地都是私有,可老百姓并非丰衣足食,饿死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大概不会有争议,因为有史可查。那么,把“吃饱饭”归功于分田单干那就有些牵强了。
我没当过农民,对种地一窍不通,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谚语却听说过。它的意思很明白,离开了肥料,光靠起早贪黑的干是不足以让土地大幅度增产的。
所以,1974年我国在河北、安徽、江苏、湖南等地投建了13个大型化肥厂。1977年,这些化肥厂先后投产,充足的化肥开始走入了田间地头,这无疑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
另外,袁隆平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杂交,并从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1973年,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当时,这种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对全球粮食增产产生了重大影响。1976年,籼型杂交水稻开始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其三,天旱地涝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毛主席年代,广大劳动人民战天斗地,无私奉献,修建了86000多座水库,以及与其配套的灌溉渠道,真正实现了旱涝保丰收。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分田单干并不是粮食大丰收的主要因素,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水稻品种的杂交、充足化肥的供应和水利设施的保障。
所以说,吃饱饭“一分就灵”的说法是不靠谱的,不过是与毛主席时代投入的“收获期”在时间上的巧合罢了。
不再赘述,关于到底是谁让中国老百姓吃饱了肚子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当然,如果要将其当做二选一的答题,那就由读者朋友自己选择吧。
不过,我想多说一句:如果感恩,可别拜错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