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笔者的《抱歉!我是“倪光南清贫院士”之“始作俑者”》凌晨两点半发在微信号,院士本人一大早就给我打电话来了,不满意披露个人隐私,然后让他新聘的秘书继续跟我说,该秘书居然还质问我写这个文章什么意思?我后面不是写得很清楚吗?为了青少年一代不被“院士清贫”误导。秘书说不该以金钱引导青少年,还有不少院士“清贫”(大致意思),后来我考虑院士感受还是把文章删了。
但笔者觉得“院士清贫”之事非要澄清一下,否则,人们会以为是我在煽情炒作、弄虚作假和肆意造神……
当网上铺天盖地出现倪光南院士“贫穷”、“困苦”和“潦倒”之类文章时,我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犯了一个大错!
因为,把堂堂中国高科技领域旗帜性人物、中国IT产业潮流领军者活生生“沦落”为三无人员——无车、无房、无存款,整个一个赤贫阶层人员,惹得一众人马为之落泪伤心,甚至还要奋起募捐、替老先生买房安身立命……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是一场误会,但我担心忧虑的是“院士清贫情景”给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传递负能量、破坏未来一代的进取心——院士功成名就、至高无上,可却落得个捉襟见肘、穷困潦倒…… 那今后谁还去当院士、当科学家,当影星、网红不是腰缠万贯、亿万家财吗?
蛋似燃鹅,我很想澄清事实、正本清源,可却投鼠忌器、害怕披露倪光南院士个人(财产)隐私,为此一直“耿耿于怀”而无可奈何,每每看到院士被“叫穷”而无语郁闷……
那天,看到网上一篇文章,打破了“沉默”,披露了倪光南院士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其实都在网上,所以,我才“如法炮制”…… 下面,我就避开个人隐私,谈谈“院士清贫”的误区。
这场院士被贫困风波之所以说我是“始作俑者”源自网上广为流传——我微信公号最初发出的一篇文章《致敬倪光南!》
大概在2021年12月10日左右,中关村国际原董事长微信上给我一个文章,打开一看,是中关村管委会原主人夏颖奇先生撰写的《夏颖奇:致敬倪光南》。我看过了后觉得不错,就问中关村国际原董事长这篇文章出自哪里,她说发在他们微信群里,我说能不能发在我的微信公号上?她说我问问夏主任,一会她回复我说夏主任同意。我就发在公号上了,出于对夏主任的尊重我没有对文章进行修改。
始料未及的是,此文在网上不仅广为流传、纷纷盗版转发,而且引起“轩然大波”……
这篇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以致微信公号多次征询我意见,称有读者屡屡举报他人侵权转发我文章,问我需不需要追究他们侵权责任,我为了扩大影响就放弃了追责,没想到造成“院士清贫”谬种流传……
我在初阅夏主任文章时,也发现了瑕疵和笔误,但出于礼貌,我没有任何修改——没想到传播这么广大——我微信公号开了好几年、因为聚焦联想华为,基本没怎么写文章,所以粉丝才四五百,但夏主任文章登出后,粉丝暴涨到一万四千多(现在依然近一万三)。比如,四通文字处理机(打字机)的发明人是王缉志先生,夏主任写为“段永基的四通汉字打印机”——因为我觉得大家都知道王缉志发明四通打字机,就没替他修改。
更有甚者,关于倪光南院士从加拿大回国购买大量电子元器件用于今后国内科研而不是大肆采购家用电器之类高档生活用品的叙述,夏主任说倪光南先生花了八万美元。当时感到从未知道这一金额信息、我所拥有的联想早期创办资料里确实包括购买大量电子元器件用于今后国内科研的内容、但绝无“八万美元”信息,开始我有些疑问,但一想,夏主任是亲历者,应该更知情,就没有对此金额“较真”,后来网上一片赞赏“倾家荡产”、耗尽“八万美元”……并引起读者意见分歧,我最后才得到确认“没有那么多”…… 猜测是年代久远、有些记忆模糊了……
……
不过,我知道倪光南院士曾自己出资用于中国计算机桌面自主操作系统联盟的筹备运作,比如在五道口曾经租下一套房子用于筹备办公室使用……
国家院士享受什么待遇?
根据百度:国家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相当于副省部级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等。国家院士的院士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专项拨款。国家院士一般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郑儒永院士和自己的老公黄河研究院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中科院大学教育基金,成立“郑儒永院士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中科院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学子们,郑儒永夫妻二人都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子女,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科研事业,就像郑儒永院士捐献自己毕生积蓄时说的一样:“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然而网络上对院士毕生仅有150万元的积蓄表示怀疑,其实不仅是郑儒永院士,中国还有很多院士他们的收入并不高,中国对高端人才的重视从2000年左右才开始,这也是为何曾经清华、北大留学生出国留学后很少回国的原因,中国的各种影视明星一场露脸的出场费都够中国科研人员们一年的收入,这也是为何“两弹一星”时期回国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易,他们靠的是信念,在海外他们可以收入更多,只是为了祖国才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也有院士的确是富翁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院士这个群体也不是铁板一块。
大多数院士都能以科研为重、淡泊名利,但依然有人重利忘义。
比如院士工作站,各个省市都乐意建立、以推动地方科研事业发展,同时也能获得国家资金扶持。
据悉国家规定每个院士只能创办三个——但有的会超出这个限额——有的院士籍贯所在省市省级要“站”、市里也“站”——这就可以跟国家要钱——而盛情难却、有的院士无法拒绝——断人财路要被算账的……
但是,现实中,确实有个别无良院士到处“创办”院士工作站,最多的高达80多个、可谓遍地开花!
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李兆申,因被曝剽窃数十篇学术论文引发社会关注。更有甚至,该院士居然开设80多个“院士工作站”,大肆捞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