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什么是社会主义?

2022-09-01 11:28:5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7051    评论: 33 (查看) 字体: / /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的确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贯穿于社会主义运动全过程。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统一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就不能齐心协力。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这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任何一个新兴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生产方式,和其它任何一个新兴的社会形态一样,同样也具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个特殊和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要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且,也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为什么要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规定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形态,它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就是社会生产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

  在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工具非常简陋,社会生产以采集业为主,社会生产力等同于劳动力一一而且是以集体方式存在的劳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形态;此后,随着养殖业的产生,生产工具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生产力基本上还是等同于劳动力,只是劳动力可以个体方式存在了,与此相适应的是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种植业的兴起,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而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又取代了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

  从历史上来看,社会形态的产生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那么,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据又是什么呢?那就是生产劳动居支配地位并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特征或生产力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所以会产生,就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生产劳动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生产力角度看就是体力劳动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则是智力劳动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时期。

  3,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所有制的角度看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劳动个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所以成为社会主义,不仅仅因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还因为同时实现了生产劳动个体所有制。

  在历史上,各个社会形态都可以存在有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并不是社会主义,就因为这些公有制不是与生产劳动个体所有制相结合的公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或股东所有,而且由于劳动力是作为商品来实现的,因此,生产劳动也属于资本家或股东所有。而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社会主义不仅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所有者,同时也消灭了与资产阶级同时存在的无产阶级。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者已经成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他们已经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生产劳动所有者,又是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作为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每个劳动者都有权利利用公有的生产资料,在不损害公有资产(即在保值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作为劳动所有者,由于他是以个体消费为基础,他为企业、为社会投入的生产劳动具有个体性质,正因为具有个体性质,所以他可以而且必须凭借投入的劳动量取得相应的消费价值量或消费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劳动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同时也决定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

  4,什么是社会主义?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就是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它表现为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所有者成为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主体;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同时也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在同一种所有制面前,在同一个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没有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所谓的资产所有权已经没有意义。由于劳动者是以生活消费个体性为基础的,劳动者在劳动投入和消费需要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而能不能体现这种差别决定着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而劳动者的利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

  劳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的区别构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准则是“谁投资谁所有”或“谁投资谁受益”的产权原则,而在社会主义通行的基本准则是“谁劳动谁所有”或“谁劳动谁受益”劳权原则。

  5,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社会主义是消费价值生产。

  谁都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它的主体是资产所有者。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特征是劳动力价值处于预定状态,整个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的增长或资产增值,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这个增值额。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资产所有者,没有了资产所有者,当然也不会有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而没有了相应的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剩余价值生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资产所有者已经消灭,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而劳动者的需要表现为消费需要,他们为企业投入生产劳动,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消费价值量。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本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的基本特特征是公有的生产资料处于保值状态,整个生产过程表现为消费价值量的增长。

  在这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人分别从生产力发展阶段、社会所有制与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或者说,本人是从经济制度与经济形态这一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的。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恰当,请大家发表意见。

  但是,这也仅仅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回答了问题。事实上,如果要全面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必须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回答。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到社会主义时,她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第二,她是某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形式或生产方式;第三,她是一种特定的政治体制;第四,她也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她还是一种社会运动等等。

  因此,当我们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必须首先弄清是在何种角度?什么涵义上探讨社会主义问题。只有这样,争论才有共同的基础。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社会主义正是人性的体现。资产阶级社会所体现的只是资本家或资产所有者的人性要求,而社会主义则是要体现绝大多数人的人性要求!
0条回复
社会主义已明显存在几百年了,绞刑架绞不了,机枪扫不了,多年前有人下圣旨”不争论“还不行,恐怕原子弹也灭不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归根结蒂是一种社会文明问题.没有这种文明人类进入不了原始社会,更不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更不要谈被资本主义文明取代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同样必然而且是质的飞跃.
0条回复
从这个层面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错误的哲学立论。诚然,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有类似的论述,但你知道他们说这些话的背景和语境吗?他们要论述的具体感性实践问题是什么?可以说,争论的另一方,都以理性的论述作为标准,拒绝用历史感性的现实去佐证,把理性变成本本,教条。这个有名的谬论,否定了理性和历史实践。真理一方面是人的物质存继生活,一方面是对人本质趋势的归复。人类发展到当下,绝不是无理性指导的感性实践者,也不是单一物质生活的皈依者。那样与动物共性增多,也就是异化的道路。
0条回复
社会真理,是真的理性对于人们的历史延续到当下的实践总结。也就是说包含两方面,理性和感性实践。从时间节点上,对过往历史的理性总结,和理性对当下现实的总结。理性基础必须有,那是人类智慧结晶,但不能形成教条,需要时刻反思,结合人类的科学和社会发展进行矫正理性的差误。这是理性方面的要求,理性与实践的关系。而把实践绝对化,作为抽象的唯一,意味着用‘感性实践’代替理性。这绝对不是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否定过往的理性、和人类过往的实践,把自己的实践作为标准。这是一种狂妄自大,以自己的思想代替真理,耍小聪明的效果主义现实主义。如何把握理性与感性实践关系,是当代哲学焦点问题。
0条回复
我认为钟建民先生,对社会主义的探讨是坚持不懈的,深入细致,为我们哲学爱好者做出了榜样。理论必须与现实结合,马克思哲学根本的核心,就是理性与感性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共性相对容易,找出差异、独特性则不容易。
2条回复
大鹏展翅2@钟建民:社会主义根本不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容包括私有化生产经济,包括股票投机,包括竞争垄断业,垄断是私有经济控制其他小行业等,竞争更是大企业灭小企业强企业杀小企业,不但不利于国家发展反而走向资本控制社会的恶果!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拿来硬套上社会主义的外壳!想毁掉社会主义经济你就搞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吧!
2年前•上海市   30回复
钟建民谢谢你的理解。探讨社会主义,主要的是需要求异思维,而不是求同思维。抄作业怎么可能抄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
2年前•江苏省   05回复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本质。钟建民解析的很清晰:文明社会后的进步,都是后一个社会制度比前一个更能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对文明社会的彻底‘反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只是制度革命的共性,而不是其独特的本质。共同富裕也不是,原始社会也是均贫富的。只有劳动者与管理者壁垒消灭,所有人都成为劳动者,【包括物质思维两方面的劳动】,才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个体获得平等自由的社会关系,才是不同于其它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发展生产力是维持人的物质存继,是人本质的单一,是实行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和手段,并不代表生产力发展了就实现了目的。近三十年历史就是证明。
0条回复
比如: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那么‘彻底解放’单指物质约束吗,包括思维意识约束否?如果包括,那么它与物质生产是何等关系?能够反思,并且结合理性的深入分析,就是哲学。
0条回复
在此呼吁,所有的哲学爱好者,就社会主义性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解析。马克思哲学是理性与感性实践的结合,是每个人哲学水准的体现。不能离题滔滔不绝,遇到感性现实就鸦雀无声。
0条回复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当前哲学最深入的问题,考较每个人的哲学水准。即是个感性问题,表现为社会现状,更是马克思主义焦点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人的发展趋势,人本质的解析,可以全部体现出来。真假马克思主义,是否为无产阶级考虑,为人的自由解放考虑,在社会主义定性研究中会一清二白。
0条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