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写的一首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唐朝时期的诗人杜甫写的与战争有关的诗,《春望》。
这两首不同时代的诗,全都透漏着作者对于战争的无奈与悲愤,感觉他们都应该是讨厌与惧怕战争的人。实事求是的说,有几个底层的老百姓不惧怕战争呢?又有几个底层的人民希望自己与家人处于战争环境呢?即便是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民全都算上,也应该不会有太多的老百姓喜欢战争。即便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国老白姓,他们恐怕也没有几个人希望现代战争可以在美国本土发生。在美国本土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话,他们也应该会出现相似于陆游与杜甫所写的这样的风格与意思的诗或文章。还有今天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相信乌克兰与俄罗斯都应该会有心情相似于当年的陆游与杜甫一类的文艺作者。
2022年11月份之后,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当世所有人的领导们,在人们谋划未来的战争之时,在人们指挥现代战争、参与现代战争,点评现代战争的时候,人们当真的感觉“民与上同意”吗?自己当真的可以同普通的老百姓“可与之死”,“可与之生”吗?老百姓愿意“与上同生”,可老百姓当真的也愿意“与上同死”吗?这样的问题,恐怕现如今唯有乌克兰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或是看如今乌克兰老百姓在战争之中的真实反映最有说服力。
战争,自有人类的文明史以来,它就一直相伴于人类文明之间,从来没有断代过。也可以说,战争在大规模摧毁生命的同时,它也确实有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一定贡献。就比如最近的人类的科技文明之:互联网、GPS定位技术等等。想到这些,还可以说,现如今人们所使用的所有高科技技术,要么就是诞生于军工技术,要么诞生之后很快就可以被应用于军工产品,总之,给人的感觉,所有的高科技总会与军工产业相连。如此说来,人类早晚被战争灭亡的那一天出现之时,也应该说“人类是死在了自己努力使用高科技为自己亲手挖的墓坑里了”。
现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已经诞生热核武器近一百年时间了。在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已经拥有热核武器的二十一世纪,笔者感觉,人类的博弈观念应该改改了。如若继续这之前的博弈理念不更改,那么现代战争就只能继续“正常”的进行下去。可是,如果允许目前的战争观念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人类就只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走进自己为自己精心设计的高科技的坟墓里”。因为,克劳赛维茨在《战争论》里就论述了,“战争就是迫使敌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暴力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装备自己以对付暴力。”“如果,一方迫使另一方也不得不同样的采取暴力,双方进一步激化,日益趋向极端,这种趋势完全受内在的牵制力的限制,不受其它任何外部因素影响。”
在此处,笔者感觉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文中的这句:“这种(战争)趋势完全受内在的牵制力的限制,不受其它任何外部因素影响”的这句论断,在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的时间段再来审视这句话,这句话或许是要改改原有的说法了。原因是:现如今再发生的战争,当战争的规模与级别达到相应高度与烈度的时候,就有可能要受核武器的制约了。可是,当《战争论》成书的时候,克劳塞维茨应该是不清楚——“核武器”到底是何物的。所以,现在的人们并没有丝毫的理由怪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有毛病、有漏洞,而应该是做出合适的、合乎二十一世纪的新战争规则、新战争理念即可。
说到这里,就意味着要改变人们旧有的博弈理念的时候应该到了。仔细思考这样的问题之时,感觉人类的社会生活之间需要有相应的相互博弈思想。否则,人类就会失去应有的奋发精神,而很快地走向“躺平”,而很快灭亡。那么,这样的未来的人类博弈观念应该往哪个方向改呢?笔者感觉,这个方向应该往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里找寻最合适的答案。这是因为,现如今的现代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规则与秩序,大多都是西方的理念、观念与规矩为主。这是由于近代人类的发展事实所决定的。之前无法更改,也可以说目前的人类博弈现状就是一个正常的发生着的“不应该继续如此发生的事实”。
在西方的观念之中,一个人、一方势力或一个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当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最为有效与直接的办法就是战争。以战争决定胜负,以战争的结果决定未来的生活,他们很少有“和局”的时候。“和局”,就是这个“和局思想”,或者叫做“和局观念”、“和局理念”,笔者感觉就是未来人类博弈理念急需出现的新理念、新思想。在《战争论》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之第一章:什么是战争第24节、“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再现”之中论述: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更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延续,是通过另一种手段实现的政治交往。也确实,仔细回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与之后的一百年之内的中国人的反侵略战争,那确实应该就是西方思想之下的政治行为的延续。当敌人拿到他们认为“合理的”结果之后,他们就“心甘情愿”的与中国人“讲和了”。还以西方人具有“契约精神”,来忽悠中国人有义务遵守自己与西方人被迫着签订的“条约”。他们也不仔细的想想克劳赛维茨在《战争论》中所论述的战争的性质,是如何论述这样的战争过程的。在西方人看来,唯有抗美援朝战争是个例外,抗日战争是个“部分例外”,例外的原因是敌人没有达到他们发起战争的政治目的。可是,这样的检验过程,却是包括侵略者在内的无数敌我双方老百姓的死伤,以及不可计数的财力、物力的损失。一边是战争催生了科技水平的发展,一边是对人、财、物力的无尽的损失,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拥有核武器的今天,将要有可能发生的核战争,恐怕只能是人类使用高科技为自己努力精心创造的坟墓。现如今正在开打着的俄乌战争也是政治行为延续的本质,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仔细思考东方人、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个人与国家的博弈理念之时,在这样的从最近基层到最高层的为人处世之道、相互博弈理念之时。在这样的观念之中历来都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当面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买卖不成仁义在”等等,诸多不同的场景适合使用的可以息事宁人的理念与说法。把这样的东方人的诸多观念总结在一起,再结合今天的世界时局的时候,应该可以使用“勇争第二,不争第一”来加以描述与概括。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可以让任何人感觉,“他将要面对的持有此等观念的人,只是一个想要过自己的好日子的有上进心的人,而无意与任何人争第一。”把这样的理念放置在国家层面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当自己可以有感觉自己已经有可能在某一层面处于当之无愧的第二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与处于第一位的人或势力为了争当第一而多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自己只需努力的当好第二,并且长期的努力保持第二的各方面水平。此时,处于第一位的人或势力,如果也是持有“勇争第二,不争第一”的理念的话,他就应该心平气和的努力当自己的第一。如果,某一时刻感觉自己确实已经从第一位跌落到处于第二位的位置,或者更靠后的位置了,自己就努力的在自身找问题。只要能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相信自己照样有重返第二或第一的时刻。此时,到有点可以部分适用《战争论》中的说法,“这种趋势完全受内在的牵制力的限制,不受其它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当人人都愿意在遇到发展的瓶颈之时,先从自身多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以怪罪别人的发展剥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的理念大行其道之时,战争、冲突与纠纷,就会自动少发生很多。否则,还是允许“丛林法则”理念继续大行其道的话,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国观念,只能会陷入“永无休止”的纷争之中,在这样的“丛林法则”思想的观念之下,即便是有核武器存在的现在与将来,也很难说可以有本领永远都不会再发生世界大战。
当持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理念的人很多之时,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也会少很多。人们可以在国内很多的家庭情感类电视节目当中看到,当矛盾双方的当事人认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之时,问题与矛盾就会好解决很多,当双方必须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的结果之时,很多的时候,确实是即便是难为死法官,也很难得出一个双方皆可满意的答案。勉强依法得出个答案了,再过一段时间又很难避免当事人还有后悔的可能。“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在现如今的开封城西门里(大梁门)不远的地方,在清朝的时期就留下了一个南北向三至七米宽,约五百米分南北的两段“仁义胡同”。关于这两段开封城西门里的仁义胡同的具体故事,在百度里都可以找寻的到。其实,这就是一种遍布中原地区的故有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事例的很好的例证。作为左邻右舍的邻居,当双方感觉不值当的把矛盾扩大的时候,可以为了仁义而让出一条“仁义胡同”。假如,双方感觉必须对簿公堂的话,试问哪个法官能够断得了这样的案件呢?假如把这样的理念放置在南海问题之上之时,当南海周边的涉事方都感觉彼此都是永世都不可能搬的走的邻居之时,怎么还可能会有“国际仲裁法庭”存在的空间呢?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还是应该在未来的人类博弈规则当中,掺入更多的中华文化元素,才是未来人类的正确抉择。
“勇争第二,不争第一。”此等理念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与纠纷即可少发生很多次。人们的斗争与博弈观念将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人们将会因此省去特别多的猜忌与烦恼,也将会因此而少发生一些战争场景,直至出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战争,既有可能成为过往的事情。
史武军
2022-11-23
【文/史武军,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