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的定性和定量
M0、M1、M2是央行定义的货币分类。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M0加上单位的活期存款(以下简称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单位的定期存款和居民的储蓄存款,两者都用于投资,可以合并,以下统称储蓄存款。这样,从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将货币分成三类:现金、活期存款(M1-M0)、储蓄存款(M2-M1)。
1、现金
现金是所有国民取得收入的唯一方式。由于推行月薪制度,所以现金数量就是当月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现在称国民生产总值,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也称GDP,所以M0差不多就是GDP的十二分之一。例如,2021年的GDP是114.37万亿,114.37÷12=9.53,推算的M0为9.53万亿,接近9.08万亿的实际值。
2、活期存款
根据2018年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全国非金融类企业资产总额是537.8万亿。另据2018年12月的央行数据,M2为182.67万亿,M1为55.17万亿,M0为7,32万亿。M1-M0=47.85,活期存款余额为47.85万亿。M2-M1=182.67-55.17=127.5,储蓄存款余额为127.5万亿。47.85÷537.8=8.9%,活期存款余额大约占总投资的9%。平均每一笔投资,都要保留9%的现金。
3、储蓄存款
国民收入等于投资+消费,储蓄等于投资,要算储蓄存款余额有多大,我们要看历年的投资有多大。2016年和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其中2016年基础设施占GDP的16%,2017年基础设施占GDP的17%。以17%为标准,我们可以推算历年的新增储蓄存款。
例如:2021年的基础设施投资为114.37×17%=19.44万亿,2021年的住房投资为11.12万亿。这两项投资,一项来源于政府税收,一项来源于居民消费,都不是来源于储蓄,所以要从总投资中扣除:65.92-19.44-11.12=35.36,推测2021年新增储蓄存款为35.36万亿。
一般来说,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6年。建设工期2年,2年内资金陆续投入,平均的资金沉淀时间是1年,于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还要增加1年。
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相当于投资于7年后一次性收回。这样,每一笔储蓄存款都需要在银行的账户上保留7年。把7年来的新增储蓄存款加总,得到储蓄存款的余额。
按照前述方法,计算2015年到2021年的新增储蓄存款:15.94+19.07+21.70+25.78+28.45+30.97+35.36=177.27万亿,这是推算的储蓄存款余额,实际的储蓄存款余额是173.55万亿,两者基本吻合。
计算结果证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国内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7年;二是储蓄确实等于投资,但是要从中扣除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住房的投资。
二、现金的流通和衍生
央行发行的唯一货币就是现金,现金存在于银行的两个户头之中,一个是国民的户头,一个是企业的户头。
国民的日常支出,就是企业的日常收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结算日。在结算日,企业将自己户头内的所有现金收入,转移到国民户头里,转化成国民的现金收入。如此循环往复。
现金代表全体国民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所有收入,通常是一个月的收入。在这个时间段内,国民收入必须消化干净,自己不能消化的,银行会让别人替他消化。
经济永远增长,东西越来越多。每一轮的国民收入都高于上一轮的国民收入,每一轮的现金发行量都高于上一轮的现金发行量。央行于月底投放多少的现金,下月的国民收入就是多少,这就是所谓的货币数量论。
投放的数量不同,商品的价格就不同,这样每一轮都会出现价格的波动。价格的波动,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结算体系和生产体系。为了消除这样的负面影响,央行会根据经济的实际增长,有计划的进行现金货币的投放。
现金到了国民的手里,有两个用途: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每个人手里的钱,一部分用在消费上,一部分用在投资上。具体说,衣食住行用在消费上;储蓄用在了投资上。
投资意味着有闲置的劳动力或者从其它行业节省出来的劳动力投入使用。新的劳动力创造新的价值,这个新的价值是企业的新的收入。在这一个月中,随着不断的投资,新的收入不断产生,超出国民的实际支出,造成了收支的不平衡。
央行有两种解决收支平衡的办法:一个是提前预付新增的国民收入,在你还没有挣到钱的时候,提前把这部分现金发到你的手上,严格的说,是资本家的手上;一个是把这部分现金先发到央行自己的手上,美联储就是这么干的,所以美元的发行,就是政府的负债。
投资来源自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现金货币:一个是储蓄存款,一个是活期存款。具体来说:,一个建成了工厂,一个形成了库存。
用于建设工厂的现金,不断变成了那些建设工厂的企业的收入,和消费领域中的现金一样,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支出,从国民的户头进入企业的户头。在结算日,再从企业的户头,进入国民的户头。
形成库存的那部分现金,被永远保留在银行为它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户头里:活期存款的户头。它不能随着结算,从企业的户头转移到国民的户头上。
活期存款作为库存的产物,处于不断的流动过程中。从货币的角度,它是产品在不断流动过程中的结算货币;从实体的角度,它是工厂储存的库存品。有多少库存品,就需要有多少活期存款。
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库存呢?这是因为所有的工厂,它的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连续的,但是它的产品的销售过程和运输过程都不是连续的,走走停停。虽然其它环节停了,但是生产并没有停,所以产品会堆积下来,形成库存。
既然是库存,就一定存在最高点(满仓),也一定存在最低点(空仓)。满仓时,持有的现金达到最低点;空仓时,持有的现金达到最高点。在库存清空时,工厂必须有足够的现金进货,否则生产就无法连续进行。
这个现金是工厂需要的最大结算货币量,它等于工厂的最大库存量,在工厂正式生产之前就需要存入银行,进入银行为它建立的活期存款户头中。
三、经济危机溯源
无论是工厂,还是库存,都是经济的实体。这样的实体的大小,不是银行可以决定的,而是企业自己决定的。现代货币体制的缺陷,就是它深度介入经济实体。
当活期存款以现金的形式进入银行的时候,银行会将它作为储蓄存款立即使用,然后银行再为企业建立一个虚拟的现金户头,也就是银行收到企业现金的记账簿,用于今后的日常结算。真正的现金,银行不会真的保留,早就将它作为国民收入,重复使用了。
银行动用了属于企业活期存款的那部分现金,等于额外增加了同样大小的现金给储蓄存款。这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的认为,这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所以央行开始减少现金的投放。明明是投资产生的通货膨胀,最终却需要投资和消费一起为通货膨胀埋单,等于让投资抢夺走一部分消费的资源。
抢夺的行为造成投资和消费的不均衡发展,先后出现通货膨胀、产能过剩,进而出现工厂减产、工人失业。这就是经济危机。在19世纪,经济危机规律性的出现,大约是10年1个周期。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前世和今生
1913年,美联储制定了联邦储备法,以提供短期流动性为目标的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建立了起来,要求成员银行按照活期存款的一定比例持有准备金。
1917年的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中心储备银行为13%,储备城市银行为10%,乡村银行为7%。成员银行的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3%。这个3%的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实在是太低了。过低的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导致1929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全球性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开始修改规则,存款准备金制度从保证商业银行的货币流动性,变成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即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去影响整个社会贷款的实际投放数量。
这一时期,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错误认识,货币乘数论开始流行,人们误以为货币在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下,可以派生出更多的货币。
货币不能派生货币。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贷款数量,是误打误撞。活期存款是不可挪用的记账式存款,储蓄存款才是真正可以使用的存款。
正确的做法,活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00%,储蓄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是0%。由于客户的存款和提款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银行还应该保留一点准备金。这种准备金是传统意义上的准备金,和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含义完全不同。
既然活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不能设置成100%,储蓄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就不能设置成0%。按照2018年国内的相关数据推算,投资中有9%会形成活期存款。如果储蓄等于投资,那么综合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在9%左右。
投资中有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投资中还有居民的住房投资,名义上是投资,实际属于消费,来源于居民的消费收入。扣除前面的投资,剩下的就是企业的投资。
根据近年来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企业投资大约占总投资的一半。企业的投资源于储蓄,所以储蓄等于总投资的一半。此时,活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比例就不是9%,而是18%,综合存款准备金率在18%左右。
这个18%,是我们根据活期存款余额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例推算出来的,相当于历年来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率,不代表实际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这些年来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2011年6月份为最高,达到了21.5%,之后就开始不断的降准,到了2021年12月份,降到11.50%,而且还在不断的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可能有如下的背景:企业推行精益生产,安全库存越来越少;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中间商的安全库存消失了;加大投资的力度,牺牲居民的消费;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实体经济的成份下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说明库存占投资的权重较高。库存是实体,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快,才需要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美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说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低。同等的储蓄存款,中国的实体经济增长要强于美国,所以需要建立相对更大的库存。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出现,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全球性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后,再也没有原来那样剧烈动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了。然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是理想的货币发行制度,央行只能通过尝试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在控制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之间,反复摇摆。由于对货币机理的认识不足,人们始终无法摆脱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风险。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的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