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3月7日 23:59在新浪微博发了一篇文章(全文附后)称:前段时间,“资本家”“买办”这些帽子在互联网上四处横飞、乱扣,确实伤了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心,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我认为,胡锡进的这个说法错误的。
第一,当前在中国“资本家”是客观存在的。
什么是“资本家”?世界上公认,资本家是指占有生产要素,依靠经营企业、雇佣劳动者来获得利润的人。
那么,当前在中国,有没有“资本家”呢?如果不是傻子和别有用心的人,都不会否认当前中国存在着“资本家”。
既然当前中国存在着“资本家”,那么就不能称呼“资本家”了吗?难道我们要像鸵鸟把头钻进沙子里那样去自欺欺人吗?
第二,将“资本家”称为“民营企业家”改变不了他们的本质。
世界上公认,资本家是指占有生产要素,依靠经营企业、雇佣劳动者来获得利润的人。不管哪位民营企业家,只要他是“占有生产要素,依靠经营企业、雇佣劳动者来获得利润的人”,那么,不管他有其它什么身份,哪怕他有博士学历、科学发明成果或者是代表、委员什么的,都改变不了他“资本家”的本质。
所以,不让网民称呼一些民营企业家为“资本家”,是不是有点过于霸道了呢?
第三,“资本家”不是一个侮辱人的称呼。
胡锡进说网民称呼“资本家”伤了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心,这种说法实在令人费解。“资本家”是一个中性的名称,并非是侮辱人的称呼。就像称呼男性为“男子”,称呼女性为“女人”,用以区别人们的性别一样,称呼“资本家”也不过是描述他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既然如此,网民称呼一些民营企业家为“资本家”,怎么就伤了他们的心呢?
第四,“民营企业家”与 “资本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现阶段,国家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倡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并把企业产权非国有的企业都称为“民营企业”,把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称为“民营企业家”。
大家知道,“民营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内涵不同,并不是所有资本家都是民营企业家,比如那些在民营企业中有股份(哪怕是最大的股东),但不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就不是民营企业家。
由此可见,网民批评的一些资本家并非都是民营企业家。
第五,只有那些守法经营和善待企业职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才配得上“民营企业家”的称呼。
国家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称为“民营企业家”,是希望他们守法经营和善待企业职工。可是有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为了赚钱,却采取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经营,采取996工作法等办法残酷剥削企业职工,这些人根本就配不上“民营企业家”得称呼,叫他们是“资本家”都算是够尊重他们的了。如果按照国际歌的说法,这些非法之徒就是“毒蛇猛兽”。
综上所述,当前在中国“资本家”是客观存在的,将“资本家”称为“民营企业家”改变不了他们的本质,而且,“资本家”并不是一个侮辱人的称呼,“民营企业家”与 “资本家”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那些守法经营和善待企业职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才配得上“民营企业家”的称呼。所以,胡锡进说网民称呼一些民营企业家为“资本家”是“乱扣帽子”,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文/阿华,本文为作者投稿】
附:胡锡进3月7日 在新浪微博的发文
老胡决不相信中国民间对民营经济有前段时间互联网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反对和厌弃,它们很大程度是虚假的。
我们都受惠于这些年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我们用的手机大多是民营企业生产的,享受网上购物和互联网支付的方便服务以及使用社交媒体交流,也基本是通过民营企业产品实现的。我们走上街头,吃饭,看电影,健身,同样会接触大量民营经济元素。民营经济为国计民生作出的贡献以及它给国家增添的竞争力都是明摆着的。
“反民营经济”形成虚假舆论,受到一些力量的推波助澜,这的确值得反思。社会上永远会存在一些因人生各种不如意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我们要尊重、体谅那些情绪,政府会为解决那些情绪背后的问题做出努力,但是舆论场上不该利用那些情绪,谁都不应将它们汇集起来,导流到反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方向上。那是最有害的民粹主义生成方式之一,它会打击经济,威胁民生,最终侵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资本家”“买办”这些帽子一段时间里在互联网上四处横飞、乱扣,确实伤了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心,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那样的情况再也不应该发生了。“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三个没有变”,这些都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政策,我们大家都应该看准方向,尊重常识常理,避免机会主义的误判。
社会主义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这个国家内部的问题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应该鼓励、支持讨论,同时坚决反对舆论场上出现敌我式的恶斗,反对在缺乏依据情况下的上纲上线。中国今年恢复、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希望舆论场上多一些包容,把过去的一页迅速翻篇,让团结在开放和多元时代形成特有的强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