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学的鼓吹者都无一例外地说莫言的文学是“写人性”的。
关于人性,莫言最著名的观点就是“人不如鬼”:
“一生怕鬼,鬼却未伤我分毫,一生善良真心待人,人却让我遍体鳞伤,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猜不透的人心。”
最近网络上又在炒作莫言的另外一条金句:
“不要对任何人抱有精神上的洁癖,在这个薄凉的世界上,许多人的灵魂都是半人半鬼凑近了真没法看。”
其实这句话并非莫言先生的原创,借用过来也无非是要强调莫言的“人性之恶”的观点。莫言们实际上都在进行着“反人性”教唆。
在批判莫言的反人性教唆之前,有必要先对“人性”的概念再作以明确:
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是相对于人的生物本能性而言的。因为人的生物本能性是所有动物所共有的,因此我们姑且把这种生物本能性称之为兽性。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和谐性,个人的利他性。儒学的“仁者爱人”就是对人性的具体描述。人一旦脱离于社会,便不再是人了,也就谈不上人性了,比如狼孩。
具体到一个人来说,个人对于社会公德的内化、对于遵守法律的自觉、对于本能欲望控制能力,就是个人“人性”的具体表现。
因此,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
为什么说莫言文学是“反人性教唆”呢?
因为“人性”是不会自然生长而是需要教育的。
人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倡导人心“向善”。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小我”与“大我”的价值关系问题是价值导向的根本问题。
“小我”融入“大我”,“小我”服从“大我”,牺牲“小我”为“大我”谓之为教育。
那种以“我”为核心,以“我”为前提的价值导向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唆了。通俗地讲,教唆就是诲淫诲盗。
莫言们丧心病狂地攻击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反而不遗余力地
鼓吹人都是自私的,不自私就是没人性;
鼓吹“国不爱我我凭什么要爱国”;
鼓吹“我只对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负责”;
用“黄插图”、小说中的“露骨性描写”等低级趣味的东西腐蚀下一代;
……
所有这些都是在进行反人性教唆。
2023年6月2日星期五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