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视频,有温铁军先生煞有介事的一段“解密”:68年插队什么原因,你们知道吗?答案是,“毛主席一句话,说得非常直白,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我们这帮人,就1700万知青,是在城里吃闲饭的,太透彻了。”
我知道,温先生是五零后,是曾经的知青,与农民工人接触广泛,阅历丰富。
我知道,温先生学海泛舟,书山漫游,通晓古今,学贯中西,千车载不尽,万船装不下。
我知道,温先生体察民意,能言善辩,对“三农问题”直抒胸臆,犹多评说,故而出频率不低。
我对温先生是怀有敬意的。但由于当下的“专家”被戏称、贬值为“砖家”,而温先生有着一圈“三农专家”的光环,也就不以为然了。
看了今天的“解密”,觉得温先生并非像有些人所鼓吹的,是那么“厚重”,那么“纯真”,那么“博学”,那么“率直”。
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温先生有没有“解密”不重要,“解”出了什么“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句话,为什么要移花接木、强加到毛主席头上?作为这么资深的温先生,难道对这句话的来龙去脉竟然会浑然无知、只存有自己的想当然?凭“想当然”红口白牙张冠李戴,捏造事实篡改历史,你温先生想图点啥?
温先生这段视频下端的评论区里,就有不同意见提出询问:温铁军你这句话是第几卷里的?;这句话根本不是毛主席说的。
我与温先生同龄,既然你温先生似有解不开的葫芦结,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真情实况告诉你吧: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这句话,出自于一九六八年国庆节前的《甘肃日报》,后为《人民日报》转载。有位叫王秀兰的会宁县城女居民,因为不甘于一辈子做“家庭妇女”而下乡去了农村,干起了体力劳动,挣公分自食其力。有记者采访问及“累不累苦不苦”时,王女士回答: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毛主席在阅读《甘肃日报》这篇文章后,特地安排专人核实了真实与否,要求《人民日报》予以转载并发了编者按,毛主席在这句话的“城里”中只加了一个“市”,社论就以此语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这篇社论的编者批语中,确有一段毛主席语录,就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因为毛主席的这个号召,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掀起高潮,持续了好几年。不知温先生是六八年的几月份出发去农村插队的?如今抛将出来用意何在?
我之所以会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是因为人民日报这篇社论发表后不久,大队党支部就接到上级关于热情接待、妥善安置知识青年的文件,通知我们东滨大队也将有九名知青来插队落户。我们大队地少人多,好几位生产队长对此有抵触情绪,为此,在书记老金主持下,党支部中心组连着三个晚上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编者按语和社论全文都是由我阅读的,学习一段讨论一段,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直到九个队长全部表态“欢迎他们来到”为止。这段往事,我怎能忘怀?
多年来,关于上山下乡的是也非也功也过也论争不休,但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再城市里吃闲饭”作为毛主席的语录端将出来“揭秘”,倒还是亏了温先生而得以第一次见识。
温先生素来学而不厌,饱读诗书,不知可曾拜读过毛主席的《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安排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难道似你所识,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温先生是“三农”专家,多年悉心调研乡俗农情,还有桂冠荣膺著作等身。不过,我还是要建议你该把心态调整复常,笼统、滑头、晦涩、空虚地说一些谴责邪恶的话,说一些恫吓未来的话,于昨日无补,于今天无损,于明天无益。远离哗众取宠,多点实事求是,有空时读点《毛选》,直接地、系统地了解一下对“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论调的剖析和评判,你方能晓得“天外有天”,前人中对于“谁掌握了农民,谁就掌握了中国革命主动权”、实现工人农民人民大众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什么等革命的常识,早就洞察秋毫,运筹帷幄,“标本兼治”既有宏图又有方略,既有举措又有实效。对于高人,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你心里不想服,你嘴上就得服,谁不服,谁就是不行!其实,这高人是谁,你可能比我还清楚,只是觉得他亏待了、你忌讳着不愿意提他而已。
虔诚一点、谦虚一点吧,或许对于你温先生“三农问题专家”、“共同富裕追求”的名实一致会有很多教益的。
【文/范洪利,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