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写了小说《成为剧作家的蜕变》。
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一个认真的建议。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喋喋不休地讨论“为什么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
中文系给出了一个振振有词的理由:“中文系不是专门为了培养作家而服务的,而是要提高文学修养,能够培养出适合各种文学与文化类岗位的人才”。
这个看似冠冕堂皇的说辞现在已经成了中文系教师的共识。他们认为,古往今来的大作家,很少是大学刻意栽培出来的。大学的写作课主要功能也在于增强同学的欣赏品位,使他们酿成热爱文学的风气,至于能否成为作家,更多地要靠学生个人志向的导引,而非学院人为刻意的雕琢。
这套说辞实在是荒诞不经的。
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的根本原因就在不让学生去做写作、创作的实践而都去复制掉书袋、说空话、空对空的“嘴炮”。
在这一点上,现代大学的文科教育远远不如过去的“科举制”了。私塾起码是也从培养、锻炼学生的写字、写作能力开始的。科举制也是依据书法和作文能力来选拔学生的。
假如我们的现在的大学生不会赏析作品、不会一般文体的写作、更不会创作文学作品,那他的文学修养又体现在哪里呢?
总是把文学创作归根于“天赋”只能表现出我们教育的软弱无能。
用一个道理就可以证明“文学天才论”的站不住脚。比如美术学院,能说美术学院不培养画家、不培养雕塑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吗?
为什么美术学院能够培养出画家、雕塑家呢?
因为他们的教学始终离不开美术的实践!从临摹、写生到创作,一刻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动手。而且,完全无法想象一个不会绘画的人能够去美术系教学。
中文系就不同了。中文系可以容纳大量不会写作而只会照本宣科的教授。
现在是AI 时代了。如果论照本宣科的话,人无论如何也比不过电脑。那还要这些只会照本宣科的教授干什么呢?
AI本来只是一种工具,现在却被人们用来代替写作。AI代替写作必定导致人的写作能力退化。如果我们的文科大学还是这么教学的话,那岂不是要把人教得越来越退化?
其实,改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掉书袋转变为动手写作。“实景实情写作”就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动手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文科教育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空对空变为实打实的根本性转变。
可是,我们的文科教授们愿意吗?
让学生都成为有真才实学的行动者吧,拜托了!
2023年12月30日星期六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