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离开了实践就什么也不是了。
天才论是唯心史观的核心思想。
学界认为是康德是美学上最早提出“天才论”的。康德认为“美好的艺术无规律可言,因为如果有的话,美好的艺术就成了一种知识。可是如果没有规律,艺术作品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呢?很简单,天才天生具有一种能够创作出激发人们审美快感的作品。”
其实这是扯了。
相同的观点我们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钟繇就明确提出了:“文才性气禀赋于天”。
同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强调决定着文学风格的创作才气,完全受秉于天,即便是父兄也不可移之于子弟。
在政治上提出天才论在中国就更早了。中国封建文化认为皇帝就是天子,受命于天掌管人间。“天子”一词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了。
究竟有没有天才呢?历史到底是由天才创造的还是人民创造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在哲学上还争论不休。
颂明怎么认为呢?
毫无疑问,颂明是不承认天才论的。
不承认天才论并不意味着不承认天才,而是不承认天才决定论。
天才是有的。但天才是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天才。
所谓天才,无非是“聪明一点”而已。
为什么会“聪明一点”呢?
因为,人脑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人脑好比电脑。
电脑的原理和配置都是一样的。电脑的硬件配置主要由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机箱、光驱、键盘、鼠标和散热系统等。其中其决定的因素是CPU。除此之外还有软件。
人脑的CPU除了容量之外,还有一个“优势潜能区”,决定着人的特殊能力水平所能够达到的高度。
人的能力分为不同的方面,比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每种能力在大脑之中都有一个相应的管辖区域。这些能力相互作用就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智力水平。综合智力是一个平均数。
不同的人在每个方面的具体能力都是不同的。但平均数的差别不会太大,比如我们一般把智商70-100都视为正常人。70以下才会有明显的“迟钝”。120~140为聪明。140分以上者才称得上天才。
在这个平均数之内,从70到140,某些方面的差异会很大,有时会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也就是说,智商平均数为70的人,在某特定方面有可能达到或超过智商140的人。
智商转化为行为能力,又会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情感、性格、品格、价值观包括政治立场等等。
而且,每个人的潜能并不是都能被发现、被发掘出来的。
潜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潜能如果得不到训练,就会慢慢消失。譬如说珠心算中“珠像”能力,潜能期一般之存在于5-13岁之间。错过了这个时期,再想形成珠算式心算的技能就会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了。
大脑不用则废的特点非常明显。
以上还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
无论哪个方面的潜能被发掘出来之后,人们都会认为是天才。比如绘画天才、音乐天才、数学天才等等。
但是,“天才”在其“优势潜能区”之外的领域往往就与常人无异甚至在某些方面会低于常人。
因此,你千万不能迷信天才。千万不能把天才绝对化。
中国哲学的基础就是辩证法。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道理。
天才离开了实践就什么也不是了。
天才有了错误的价值观或者站到了非正义的立场上,反而会走向反面。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024年2月6日星期二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