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我国粮食贮存几乎都是靠人工晾晒入仓。建国后,除了国家农场和兵团农场部分使用用烘干设备外,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晾晒入仓入库。新世纪以来,国家农场、兵团农场、农业企业和部分新型农业经营实体使用烘干设备,绝大部分粮食还是人工晾晒入仓入库。
人工晾晒粮食入仓入库,弊端多多:既大量动用人力物力场地增加成本,又难免造成粮食抛洒损失,还增加有害物质污染。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遇上阴雨天,极易造成粮食等级下降或霉变。让众多欲投资数百亩、上千亩、数千亩粮食规模经营的个人、村组和农业企业,因担心收获季节连阴雨不能及时烘干粮食发生霉变而望而却步。因而,粮食烘干装备设施成为制约粮食规模经营的一大瓶颈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短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908亿斤,(69541万吨)。一套 30 吨的烘干塔一昼夜可烘干粮食30吨,收获季节可工作三四天,可烘干粮食100吨左右。如果全国粮食总量三分之二(46361万吨)用烘干设备烘干,则需要463.6万套烘干塔啊!每套烘干塔30万元,是个潜力13万亿元的大产业啊!
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好处多多。
首先,发展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可以实现粮食烘干机械化自动化,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其次,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可以减少粮食晾晒中的抛洒浪费和污染,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
再次,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可以解除众多有意兴建农场的个人、集体和企业担心没有烘干设备阴雨天造成粮食霉变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发展粮食烘干产业,可以持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全国三分之二的粮食使用烘干设备,产业市场潜力将达13万亿元!每年生产1万亿元的粮食烘干设备,持续10年才能达到目标,每年可以为国家贡献1%的经济总量!
实现全国三分之二的粮食使用烘干设备,需要30吨的烘干塔463.6万套,可以促进粮食烘干产业和钢铁等相关产业大发展。
实现全国三分之二的粮食使用烘干设备,可以开拓粮食烘干产业和相关产业促进就业,可以增加税源。
近年来,由于美国联合盟国小弟对我国实行贸易战和经济制裁,“国际大循环”量很难大增长;由于国内多数产业产能饱和或过剩造成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量增幅受限。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因此,亟待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
粮食烘干产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亟待补缺的的短板,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因此,建议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烘干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建议国家扶持粮食烘干产业的引进研发和创新。
国家扶持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研发,扶持引进国外先进粮食烘干装备设施,扶持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创新。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研发体系。
建议国家扶持粮食烘干产业装备设施的制造。
国家扶持粮食烘干装备设施企业因地制宜、制造出适合国情农情的一专多能、可移动、耗能低效率高、物美价廉的粮食烘干装备设施。
建议国家扶持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推广。
从粮食人工晾晒到粮食烘干机械化自动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实行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国家在农业部、省市自治区农业厅、粮食大区县农业局内建立扶持粮食烘干设备推广机构。统筹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推广工作。
建议国家扶持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使用。
建议国家扶持各种农业规模经营实体使用粮食烘干装备设施;建议国家重点在产粮大县、扶持推广使用粮食烘干装备设施;建议国家扶持村组集体、企业、个人购置粮食烘干装备设施提供粮食烘干服务;建议国家加大购置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补贴,提高用户使用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开设粮食烘干装备设施跨区域作业服务绿色通道,提高粮食烘干装备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率效益。
以上建议,同专家学者交流,供决策层参考。
2024年2月18日于陕西长安
作者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柳青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促进会顾问、原陕西省县市报协会主席、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采写新闻搞社科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140多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