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人们经常看到一幕,某影星或娱星出行,不仅前呼后拥一大帮保安随从,甚至庞大的国家武装力量鸣锣开道,背面“特警”二字赫然,掀起轩然大波、民愤汹汹。事毕当事人出来道歉,比如男星甄子丹,也有当地公安出面澄清,他们是经过备案的;最“冤”恐怕是一些商场了,他们邀请人,他们左一次右一次认错,说那些活动都安排在商场内,商场外的事情真的无能为力。
看罢,这三方都很委屈,其实上都是设计好的,从机场或车站到商场有N条路可走,他却偏要走最繁华的闹市街,引无数人驻足围观,既然事前备案,公安不可能不知道选择一条寂静小道走,何况又不是一群野猪,不故意的大肆声张,谁会在意呢?
事实上这种场景在九十年代后的中国各地频繁闪现,居民与拍摄团队为封路事宜频起冲突;他或她也就荧幕演了一次“皇阿玛”,可没多久下台阶时就有俩人左右胳膊扶着下,他或她昨天还好好的,身体看起来棒棒的呢,乍看不象六十岁的人;和同事们说话时动不动就用弯曲的中指“笃”、“笃”、“笃”敲击讲台,官气十足,既使某会“会长”之类,其实与台下听讲者睡一个铺板上;入乡随俗、北枳南橘,著名的成龙大哥说“中国人是要被管的!”,可在他乡他还挺正常一个,左右美女少妇各拥一个,一付众乐乐娱乐腔;更有娱界兼商界大佬,用个小勺子,女员工排队一个个全跪或半跪仰头张嘴等他喂食,一付甜嘻相――曰“与员工保持亲密互动”。
我的看法:三方“委屈”不必了,就是为了显摆,显摆个啥呢?“威权”二字。
有人会说:道一人你胡说八道个啥呢?就是个娱星戏子,与“威权”八竿子打不着;我说你呀你!今天我特意为此而来,阿Q为什么非得也要摸一摸小尼姑的头呢?他不就也要显摆一次:我也是“高人一等”。
阿Q都懂,凭啥娱星戏子不懂?是的,娱星戏子与“威权”很可能最相关,这是民族性现象,是国民现象――自己明明就是社会普通甚至底层一员,可偏要有统治者意识,“人上人”意识特浓,鲁迅将他“点”了出来,我则狗尾续貂。
这两天我起劲的写,死命的写,用了一个句式“既不是…也不是…,而是…”,比如《既不是“亲德派”也不是“亲苏派”,而是“文艺派”――谈民族性问题》、《既不是“披肩派”也不是“传统派”,而是“文艺派”――再谈民族性》;我们这代人受历史熏染,有较强的“阶级意识”,但我以为“国民性”也是一个看问题视角,两者不能偏废。
×××××××××××××××××××××××××××××××××××××××
刚才看到一则娱文:某著名女星晒照。娱记标题用了“眼神凌厉”、“气场全开”诸如此类字眼――近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来,内地媒体特别娱乐媒体,频繁出现“气场”、“气场全开”诸如此类字眼。这类字眼他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忽然联想起近日所写。
真的不能怪这位影星或女星,“气场”、“气场全开”、“威权”呀都是你们的理解,我只想展示美,把美和最好的姿态展示给你们,善莫大焉!
中国的文字改革我是举双手赞成欢呼雀跃的,不过有些细节也在思考:那个“气”原本“氣”,望字生义,人吃五谷杂粮就得排泄拉稀,也得有“氣”;原本还有个“炁”,他在古代中国是个很神圣的字眼,古代中国无神论,“炁”在中国替代了西方那些部分,“炁”既含物质成份也含非物质成份,不全是物质的也不全是精神的,总之他在古代中国是很神圣的字眼,可如今“氣”和“炁”全到一块了,都是“气”了。
女星一到,全场都是“气”,啥个“气”呢?“氣”还是“炁”?
那个女星我是非常喜爱的,有他的新片子我总是会看的,别以为我今天是针对他的,那是民族性问题,是国民性问题,与他个人没啥关系的。
【文/道一人,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