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延迟退休与过度教育

2024-07-29 17:32:1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dec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教育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3.4%,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4%,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02.6%、89.5%和51.6%;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高考录取率从1978年的7%,上升到2019年的80%;高校毕业生数量从1978年的16.5万人,上升到2020年的874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7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稳居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劳动力市场“就业难”也日渐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有些不得不接受较低技能要求和收入的职位,导致教育回报率不断下降。中国似乎也正出现发达国家在教育扩张后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不匹配或错配现象,尤其是过度教育现象,成为教育不匹配或错配的主要表现。

  一般而言, 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岗位分配初始主要依据人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按照教育程度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匹配程度,我们可以区分三种教育匹配状态:教育不足、教育匹配和过度教育。许多研究表明,教育不足者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通常和教育匹配者一样高,即教育不足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往往不会处于劣势地位。而过度教育在教育匹配的研究中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对个体而言会降低教育回报率,影响工作满意度;对家庭和社会而言则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在此意义上,本文聚焦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匹配失调的一种特定状况,即过度教育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教育扩张、产业结构转型和职业结构升级基本是同步进行的。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顺应这一趋势,在90年代后期也开始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协调。一方面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张始于中等教育获得充分发展之前,彼时以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无法创造充足的合适岗位以吸纳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与此同时,又有很多岗位(如熟练技工)招不到人。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是在短时期内的迅速扩张,培养质量和内涵未能随着数量增加而相应提升,导致不少拥有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并不具备某些专业或管理职位所需的技能。

  从2003年到2006年,过度教育呈现出微弱上升趋势,随后迅速下降。一个背景性原因是1999年的大学扩招,即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文凭在短期内出现迅速扩张,而当时的劳动力市场无法迅速吸收这些劳动力,从而使得大学文凭出现“通货膨胀”,很多大学生无法迅速找到匹配其教育的职业,最终导致过度教育的上升趋势。

  过度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职业结构的变迁。那么,中国职业结构如何随时期变迁?有学者研究表明,1978年到2001年间我国职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并认为未来10年职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会有飞跃式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2002年到201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城镇数据,发现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对教育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比重迅速上升,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职业类型;相反,以农林牧渔生产为代表的对教育和技能要求较低的职业,其比重迅速下降。净差异指数进一步为职业结构高级化提供了重要证据,我们基于2006年和2015年各类职业的分布比例来计算净差异指数,计算出的净差异指数为17.4%,表明职业结构在近10年间实现了17.4%的向上偏移,表明我国职业结构确实正在走向高级化。

  对于年轻的世代,他们既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主要受益者,也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过度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如何创造与教育相匹配的职业岗位,需要产业政策和教育政策的系统协调与配合。

  教育系统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联结设计。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就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未来教育改革有必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从而强化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结强度。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提升培养质量、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加强个体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职业匹配。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谋划需具引领性。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注重内涵和质量,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既为降低过度教育现象提供了机遇,也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将教育匹配纳入就业质量的衡量范围,以对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起到反馈作用。

  教育不仅具有就业和经济的目标,更对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文明和民族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加强学校教育到劳动力市场过渡的动态研究和政策设计,努力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创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是实现这一远景目标的应有之义。

  【文/dec,本文为作者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